首頁>文化>

#國學新知識#

三思而後行,這句話往往是長者教育後輩時,或朋友間勸解時常用。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標準答案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初中的時候,老師講解:三思而後行,是指遇到事情不要盲目做決定,多想幾遍再去做,古人用“三”這個字,並不是確定的數字,而是表示“多”。

到了大學,教授講解:三思而後行,出自《論語.公冶長》,意思是,任何事情要反覆推敲,借鑑,類比,想象,最後再做出決定並去實施。

後來,查了一下詞條:《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開矣。”譯文:季文子每件事情都思考三次以上再去做,孔子聽說後,說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發展到21世紀,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再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後,煥發出的,不是陳詞濫調,反而煥發生機,發人深省。

什麼是三思而後行?即將結束義務教育階段的兒子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於是,將上述答案告知,以便考試或生活實踐皆可使用。但,隨後我分享給他一個我自己的新解:

所謂“三思而後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一件事情。

一思: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這是本能反應,遇到任何事,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以自己利益為先的,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這個時候如果你就做了決定,那麼只能說你做了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決定,後果難以控制。

二思:對方的角度思考。我們通常說的換位思考一下。凡是必有利弊,你利而他弊也好,他利而你弊也罷,都會產生矛盾。所以儘量平衡雙方利益尤為重要。

三思:旁觀者的角度。我們常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一味的追求利益往往會讓我們迷失本性,或者忽視了事情的本身。而把自己當做旁觀者,在沒有任何利益驅使的前提下,或許能更好的看清事實。

從這三個角度看待問題,理清事情脈絡,再參考過去雷同的事情,或參考別人雷同的境遇,最後做出合理的決定並去實施。

此為“三思而後行”在當今社會,我個人的理解。寫此文,一求指正,二做謬解。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何為君子?何為小人?你最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