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為什麼我們會抱著我們的孩子赴湯蹈火!!!???

因為我們希望他們一生平安!

因為我們深深地愛他們!!

只有父母才會如此!

思考,這就是傳承!!!

正月二十三,

中國傳統防疫日和健身節(三)

2021各地年俗節俗記錄62集

聽81歲老人郭金榮說

銅川王益區義興村燎疳

燎惡水(泔水)去汙

燎清水,風調雨順

燎米麵豐收

燎擀麵杖

燎菜刀

燎條帚

燎孩子被褥

燎雞娃饃(燈燈饃)

燎“疳娃娃”(七個拉手剪紙娃娃),疳娃娃代表疾病,一般剪四男三女,或七光頭。

周小林說,他特別感動其中的燎人跳火。

男女老幼爭跳火堆,如全民健身,老人體弱者也抬腿烤一下,特別是只有父母才可抱著自己的孩子踏過火堆,這種一家人的親情令人感動。

期盼烈火把疾病、晦氣和旱魔焚燒;燎花花是什麼花?

燎疳的高潮是揚糧食花!

(友吳斌等攝影)

灰燼經揚場把式拋向空中

形成農民想像中的麥穗子,洋芋花,包谷花,豌豆花等種種花形,占卜預示來年豐收。

又透過清水入火、

撒米撒面等儀式,

祝福新春甘露潤物,莊稼豐收。

跳火

燎雞娃花饃

插在竹棍上烘烤並食用,希望新年莊稼豐收和身體健康。

最後,

揚場用鐵鍁把火燼揚起,根據飄揚空中的火花形狀,預測豐稔。

集體燎疳結束,村民打著火把,挑著燈籠,祭灶揭灶王爺

點燃自家門前的柴堆,

照徹村頭巷尾,跳過火堆,拿出自家餐具、衣物燎火,祈求百病俱消風調雨順。

燎疳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又叫“燎幹”或“煉幹”。“疳”,泛指疾病和晦氣;而“幹”,特指乾旱。

拜祭火神,燃起火堆,期盼藉助火燎,吞噬疾病、邪祟、乾旱和災禍,從而保佑平安健康、莊稼豐收。

燎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的燎祭,兩週至唐代以前,官方每年都要舉行燎祭儀式活動,並流傳影響至民間。

銅川市王益區義興村保留著傳統的燎疳祭祀儀式。每逢農曆正月十五、二十三、三十,按照傳統燎疳

正月二十三“迎火神,迎春耕”,最為隆重熱烈。

義興“燎疳”分為集中燎疳和各家燎疳。集中燎疳在村子中心舉辦,先由長者站在香案前,焚香鞠躬,恭迎火神,宣佈活動開始。

經過泔水入火、

義興“燎疳”歷史彌久,代代傳承,流傳完整。義興“燎疳”活動中供奉南方火德星君神位,主要使用蒿草和三個大草垛代表福祿壽。

與甘肅靜寧曹鄉張屲村有什麼不同?

甘肅民俗學者王知三轉來

靜寧縣曹務村張屲村燎幹節影片

屲(Wa,低窪之地)

跳疳健身

拾山柴寓意財山

忌用村裡家裡原有秸杆

在院裡送老天爺

打喬面攪團纏疳

吃吊幹羅卜,哭窮求天官憐恤

燒對聯和門神

燒正月剝的蔥皮蒜皮

一燎百了,乾乾淨淨,也叫燎幹

甘肅寧夏一些村不僅燒燎幹娃娃,連門神和春聯都燒了,我的直覺,這種習俗應更古老!

正月二十三,又一中國傳統防疫節

正月二十三,燎疳 辟邪 驅疫 楊火花占卜年成,銅川義興祭火神,點大麥莧積子,燎被子,燎花饃,

正月二十三 牛馬的節日

正月二十三老驢老馬歇一天

櫟陽古廟會,

潼關古廟會,

楊凌揉谷姜嫄古廟會

甘肅是吃幹吊兒菜(羅卜幹?)

吃攪團纏疳

掛燎幹娃娃,三是燎幹。

“燎幹”也叫“燎疳”。

“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燎疳”。 “年”過到正月十五就到了高潮,

但是還有一個尾巴,就是“燎疳”。

“燎疳”的目的是什麼,防病,送瘟

,“除晦氣”,

“燎”就是用火“很快烤”的意思,

“疳”就是我們鄉下通常叫做“疳氣子”的東西。除病祛災。

“火”是神聖的。鑽木取火。有了火

消毒作用。接生的時候,剪臍帶的剪刀放在油燈上烤

圍火堆,跳過去,

百病俱無。

燎幹節的來歷

正月初一,院中掛一盞高燈,這就象天火在空中燃燒;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各家各人都在屋裡點一盞面燈, 這就意味著天火已經著到了屋裡;

寧夏的“燎幹”節,家家戶戶掛紅燈籠,門前點柴火,大人小孩均從火堆上跳過,名曰:“燎幹(又叫:燎疳)”, 認為一燎百了就會幹乾淨淨、百病不生,全民健身,

跳躍的高度和距離,

鍛鍊人的勇氣和魄力,

“也叫煉幹”、“跳幹火”

用黃紙剪幹娃娃,

土坷垃上吐唾

柴火高壘,

全民跳火

隴東在土坷垃上吐上唾沫,粘上火灰盡力向遠方扔去,俗稱送幹;

黃紙剪“幹娃娃”,大人小孩都用香燭往“幹娃娃”身上點窟窿,自“花”,象玉米花、麥花、豆子花或其它花,也就是預示著接下來一年啥農作物會豐收。

“幹”是一種疾病,一種怪物,專喜歡吃人的嘴唇,

在喪葬出殯者經過門前時在門前放火送行,夜路回家家跨火

王智非遺故事,敬請關注!

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15歲的北魏少年,他的墓誌銘上刻的字可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