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寶玉和黛玉真心相愛,寶釵插足其中,導致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這種說法,已呈主流之勢。確實,從過程來看,寶釵總愛往怡紅院跑,每次寶玉和黛玉正在你儂我儂之時,寶釵就出現了,實在礙眼得很。從結果來看,黛玉淚盡而逝,寶釵卻嫁給了寶玉,還開啟了一段“齊眉舉案”的婚姻生活。

這不是第三者插足害死女主成功上位的標準劇情嗎?

這就是紅樓這部鉅著的魅力所在,也是讀紅樓有趣的地方,“假作真時真亦假”,表面的假象,也非常符合情理和邏輯,不由人不信。所以,如果就停留在假的層面來讀,也不失為一部完整的言情小說。

但是,如果具備一定的功力,就能透過作者刻意描述的假象,看到更深層次的情理和邏輯。用賈雨村的話來說,“若非多讀書識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不能知也”。

正如賈雨村在智通寺看到的“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的龍鍾老僧,以賈雨村的“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他能看出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老僧,應該是“翻過筋斗來的”。但具體是什麼人,翻過什麼筋斗,因為賈雨村的功力還不夠,所以看不真切。

同理,看待寶黛釵三者之間的關係,如果功力不夠,就只能看到最為普通的第三者插足。一旦能夠“多讀書識事”,具備了“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翻一個筋斗來看,就能讀出作者深藏其中的寫作主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紅樓夢,寶釵也有過。

什麼是紅樓夢?紅樓不是指紅色的樓,也不具體指哪座樓,它代指的是人們心中最為美好的夢想。

從人性的特點來看,每個人心中最為美好的夢想,就是在一個完全無憂無慮的環境裡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個無憂無慮,包括不需要為衣食奔波,不受世俗約束,天性不會被壓抑。

曾經的寶釵,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夢裡。因為天資聰穎,酷愛讀書寫字,恰好其家又是書香之家,不但家裡有很多藏書,更有一個開明的父親“令其讀書識字”。在這樣一個富足而又書香氣濃厚的環境裡,寶釵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愛好讀書即可。

這樣的生活可真美好,按照這個方向發展下去,寶釵將在父親的庇護下,長到出閣,然後由父親擇一個門當戶對、志同道合之人,繼續詩書生活,就像李清照和趙明誠那樣。

這就是屬於寶釵的紅樓夢。

然而,這個夢沒能做多久,隨著父親去世,庇護著寶釵的那塊天坍塌了。

如果寶釵是一個不那麼聰明的孩子,像香菱一樣有些呆,那麼她還是可以繼續做夢。畢竟,父親去世,看似天塌了,但薛家的生活質量並沒有出現大的波動。戶部的名頭有哥哥掛著,家裡的生意“自有夥計老家人等措辦”,家中依然有“百萬之富”。除了不再有父親的身影出現,這個家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

但是,聰慧的寶釵從父親的去世看到了一個殘酷的生活真相:從來沒有長久的美好,如果不想被生活打倒,就得主動去預防變故、適應生活的殘酷

這就是進入賈府前,寶釵的心路歷程。帶著這樣的人生感悟,她來到了賈府,來到了寶玉和黛玉身邊。

被賈母庇護的寶玉,沉醉在美夢中,寶釵總想叫醒他。

來到賈府的寶釵,迅速地看清了寶玉正沉浸在紅樓美夢中,為他創造美夢環境的人是賈母。

有人說,寶玉釵總愛往怡紅院跑,說明她想親近寶玉,以達到“金玉良姻”的目的。

還有人說,寶釵總愛往怡紅院跑,是因為所有的兄弟姐妹中,只有寶玉與她有血緣關係,屬於關係最親近的。

這兩種說法,我都曾經相信過,直到我有了“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翻個筋斗來看,發現並非如此。

寶釵總往怡紅院跑,目的就是想要叫醒沉浸在美夢中的寶玉。

寶釵很清楚,寶玉的美夢做不了多久,只要賈母去世,他就必須從夢中醒來。

如果寶玉心智愚鈍一點,是夢是醒的影響並不大。這就是天性聰明的人必須面對的社會現實:因為天性聰明,所以比愚鈍的人更有能力,既有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又有能力讓身邊人變得更好。還有,因為天性聰明,當變故到來,內心的傷痛會更深重。

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越愚鈍的人,對變故的感知越遲鈍,也就是越容易快樂。比如,我們可以想象,賈府最後倒下了,主僕們急的急,哭的哭,只有那個撿到繡春囊的傻大姐依然快樂地笑。

反之,越聰明的人,對變故的感知越敏銳,也就越容易沉入痛苦的深淵。

對此,寶釵有著深刻的體會:父親去世,哥哥薛蟠還是那個薛蟠,享受著富家子弟的奢侈傲慢。這不是薛蟠不懂事,實在是因為他天性呆笨。相反,寶釵比哥哥的聰明度“高過十倍”,所以,父親去世,她迅速調整自己,“見哥哥不能依體貼母懷,她便不以書字為事,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

與其從美夢中醒來被迫面對殘酷的真相,不如及早做好心理建設並儘量做一些預防措施

這就是寶釵總往怡紅院跑的原因,她不遺餘力地想要叫醒寶玉,勸他及時看清現實,並增強一些謀生的技能。

事實證明,寶釵的預想是對的。等到寶玉被殘酷的現實砸醒,面對身邊人死的死、散的散的淒涼慘狀,他根本無法承受,唯有懸崖撒手頓悟而去。

陪著寶玉一起做夢的黛玉,被寶釵叫醒了。

有不少讀者認為,寶玉近黛玉而遠寶釵,就是因為他只愛黛玉厭惡寶釵,所以寶釵屬於強硬插足,滅絕人性。

從言情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但如果我們翻一個筋斗再來看,就能理解寶玉為何如此。

寶玉沉浸在美夢中,黛玉是陪著他一起做夢的人,而寶釵卻是拼命想要把他叫醒讓他遠離美夢的人。

只要寶玉不願意從美夢中醒來,他就只會喜歡黛玉厭惡寶釵。因為,黛玉是美夢的代表,寶釵卻是現實的代表。哪個沉浸在美夢中的人願意醒來面對現實?

從這個層面來看,寶釵確實是插足於寶黛之間的第三者,她想把寶玉從夢中拉出來,相當於想把寶玉從黛玉身邊拉開。

然而,事與願違,寶釵沒能把寶玉叫醒,卻無意中叫醒了黛玉。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費解的現象,寶釵從未規勸過黛玉,僅僅只是一次“蘭言解疑癖”的行為,就把黛玉叫醒了。

這就叫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作者曹雪芹先生也透過這種方式表明黛玉的聰慧遠高於寶玉,寶玉怎麼叫都叫不醒,黛玉卻被點一下就醒了。

於是,就出現了讓很多讀者倍感奇怪的現象:後期的寶釵和黛玉更像一對,寶玉反被她們丟在一邊

從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開始,黛玉和寶玉的互動變少,與寶釵的互動增多。這是因為,被寶釵叫醒的黛玉看到了殘酷的現實,寶玉卻依然沉浸在夢中不肯醒來。所以,當黛玉對寶玉說起賈府將“後手不接”時,寶玉的反應是“憑他怎麼後手不接,也短不了咱們兩個人的”。此時,黛玉明白了,她與寶玉已經話不投機了,再也沒辦法說到一起,所以“轉身就往廳上尋寶釵說笑去了”。

當寶玉看到黛玉和寶琴關係親密,絲毫不因寶琴被賈母疼愛而使小性,寶玉在無法理解的情況下,追問黛玉,黛玉才“把說錯了酒令起,連送燕窩病中所談之事,細細告訴了寶玉”。

這說說明,黛玉曾經只跟寶玉訴衷腸,現在,寶玉卻成為黛玉生活中的局外人,她和寶釵之間發生了那麼多事,寶玉都毫不知情。

這就是寶釵作為第三者的插足,原本想把寶玉拉到自己身邊,讓他和自己一樣看清生活的殘酷真相,及早應對變故,結果卻把黛玉拉到了自己身邊,成就了“釵黛合一”,剩下寶玉獨自一人依然沉浸在美夢中不肯醒來。

相關閱讀:

1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道德經》:減少幾分求滿之心,退讓幾步處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