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間大多數人對自己都太過“珍重”了,就好像很多人的人生,總在“求滿”。
世間多數人都在追求一種富貴安樂的人生,這本是潛意識中存在的人之本性,但是,這種潛意識所帶來的卻未必是好的結果。
白巖松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追求完美和極致。
人的主觀意識和自然規則,很多時候是相悖的。
人生是一場因緣和合的過程,每個階段呈現的結果,都是因緣和合的切面,而人能主導的因素只在主觀範圍之內,並不能主導主觀範圍之外的人生,所以才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這是世間存在的常態,但是人的主觀意識,也就是自己的潛意識,卻總希望自己能夠遇到絕對圓滿的結果。生命未能出現自己所期望的狀態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面對人之常情時,卻把它理解為“不如意”。
在這種認知偏差的存在狀態之下,產生的必然是痛苦。
所以解決這種問題的根本,除了我們可以努力增強自己的主觀力量,擴大和增強自身可控的範圍之外,更重要的是接納自己控制不了的範圍而出現的問題,以便於減少主觀與客觀相沖突產生的糾葛。
而控制的方式,就是容忍生命中存在的不完美,以退為進,收斂自己過度求滿的人生錯覺。
《圍爐夜話》之中有一句話,叫做:自奉必減幾分方好,處世能退一步為高。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日常生活的花費能夠減少一些才是明智的做法,人的立身處事能夠懂得容忍退讓,才算得上高明。
很多人常犯的問題就是對自身太過“珍重”,在過度“珍重”的同時,便接納不了生命中存在的不完美。其次也會因為過度奉養自身,而養成過度追求奢侈的生活作風。
就好像我們剛才所說的一樣,就是因為自己總在追求絕對圓滿的狀態,所以接納不了生命中存在的遺憾,總想讓自己達到自以為的美滿狀態。
而在過度珍重自己的同時,必然需要物質的堆積來實現富足,此時便是貪慾開始的地方,而奢侈浪費、不能知足,便形成了新的心靈缺陷。
所以在《圍爐夜話》之中所說的那句話,便是解決這一狀態的核心根本,就是:減少生活的花費,在立身處事時懂得容忍退讓。
而容忍退讓不僅僅指的是我們在與人相處時,能保持謙讓的態度,而在面對生活時,也能保持一種不刻意求滿的低姿態。
二、人生最好的結果並不是爭來的,也不是在失去理性認知的基礎上,完全靠主觀妄為追求的,而是具備良善平和的心性,能夠認知客觀存在的自然狀態,必要的時候也能以退為進的人生態度。
這也是道家一再強調“無為處事”的道理,以無為處事順應客觀規則發展,而不是對抗人性而肆意妄為。
孫叔敖在任職途中幾次被罷免,又幾次復職,有個隱士問他:“你三任令尹沒有感到榮耀,而三次離開令尹之位,也沒有露出憂愁,心裡是怎麼想的?”
而孫叔敖就說:“我認為官位爵祿到來不可推卻,離開時不可阻止,既然不取決於自己,為什麼要顯露榮耀和憂愁呢。況且我不知這官位爵祿應該落在別人身上,還是應該落在我身上,如果落在別人身上與我無關,落在我身上與別人無關,我追求的是順其自然,哪管得上人間貧富貴賤。”
後來孫叔敖得重病,快要離去的時候,就告誡自己兒子說:“楚王認為我有功,所以多次想封賞給我土地,我沒有接受,我死後楚王為了獎勵我生前功績,就會封賞給你土地,到那時你只能接受一個叫寢丘的地方,這地方名字不好聽,楚國人信奉鬼神,越國人講究吉祥,都不會爭這個地方,所以你能夠長久的擁有。”
後來孫叔敖死後,事情果然如他所言,楚王要封賞給他兒子一塊好地,他兒子拒絕了皇上的好意,只要了貧瘠的寢丘之地。
而正是因為這個選擇,才讓這一塊地在他們家流傳了許多輩。
《道德經》之中說:“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們厭惡的就是“孤單”“寡和”“不圓滿”的狀態,但是王公卻能用這些詞來稱呼自己,所以世間萬事有損必有益,有益必有損。
正如我們今天所說的道理一樣,以退可以為進,過多強求盈滿卻未必真的能達到盈滿,因為主觀意識改變不了客觀規則。
能夠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認識到問題本質的道理,遠比自己只是主觀強求事物圓滿要有用得多。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