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蘭克是一位猶太少女,原本她們一家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1942年6月12日,13歲的安妮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便開始寫日記。13歲的安妮和家人為逃離納粹恐怖統治,躲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間倉庫裡,從此展開兩年多的密室生活。
這個日記本中記錄了從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安妮在密室的親身經歷,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滅絕猶太人的著名見證。安妮一家被捕後,日記被米普·吉斯發現並儲存下來,二戰之後的1952年再次出版為《安妮日記》,成為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圖書之一,有多國語言的翻譯版本,拍成戲劇、情景劇、短片和電影。
納粹的迫害和逃離安妮·弗蘭克1929年6月12日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為奧托·弗蘭克一家的小女兒,家中還有母親艾迪斯·弗蘭克和姐姐瑪戈特·弗蘭克。安妮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相比於文靜的姐姐,她喜歡出去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給她們講故事。
作為一個猶太人家庭,安妮和家人遵循著一些猶太人的節日和習俗。安妮喜歡讀書,夢想有一天成為一名作家。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臺成為了德國的領導人,他對於德國猶太人的迫害由此開始,許多德國人開始逃離。
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是一位商人,他覺得自己的家人也要離開危險的德國,便放棄了的事業。1934年,弗蘭克一家搬至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家過著較為平順的生活。弗蘭克一家是1933年至1939年離開德國的30萬猶太人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德國接管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擔心德軍會繼續入侵荷蘭,奧托考慮過再次搬家,但還是決定留下。1940年5月10日,德國入侵荷蘭,弗蘭克夫婦沒有時間逃跑,猶太人不被允許擁有企業、甚至不允許工作。奧托把他在阿姆斯特丹的生意交給了一些非猶太人的朋友。在這一切混亂當中,弗蘭克斯一家試影象往常一樣生活下去。
密室生活阿姆斯特丹的局勢逐漸惡化,許多猶太人被捕,安妮的父親奧托決定為家人找一個藏身之所,這個地方就是安妮一家在阿姆斯特丹藏身的密室。密室在之前奧托工作的地方附近,門藏在一些書架後面,藏身之處很小,一樓有一間浴室和一間小廚房,二樓有兩個房間,一個給安妮和姐姐瑪格特,另一個給奧托夫婦,還有一間閣樓,用來存放食物。
為了不被德國人發現,他們用厚窗簾遮住所有的窗戶,白天他們必須格外安靜,他們說話時輕聲細語,並且光著腳走路,到了晚上,當在下面工作的人回家後,他們就可以放鬆一些,但仍然必須非常小心。
在七月尾,凡佩爾斯一家加入了弗蘭克一家,安妮記錄下了跟新朋友說話的興奮,但很快,狹小的居住環境引起了衝突。她跟母親的關係亦日漸緊張,安妮說她與她母親沒有什麼共同點。過了一段日子以後,安妮和密室裡唯一的男孩,也就是凡佩爾斯十六歲的兒子彼得,萌生了感情。
不幸被捕安妮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讀書和學習上。在她的日記中,除了記下生活上經歷的事情外,她也寫下自己的感受,信念和希望,後來她開始寫一些抽象的東西,例如對神的信念,直到1944年8月1日,她寫下了最後一篇日記。
1944年8月4日大約上午10點,有人打電話舉報王子運河263號藏有猶太人,隨後納粹警察帶人突襲了密室。屋裡的人都被納粹警察帶走,送至蓋世太保的基地,被盤問了一整晚。8月5日,他們被轉送到拘留所,兩日後又被轉送到荷蘭的一個臨時營地——韋斯特博克。隨後很快被轉運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安妮在那裡度過了人生最痛苦也是最後的時光。
白天,她們被逼做奴隸式的苦工,晚上她們都擠在冷得要命的營房中。由於集中營衛生太過惡劣,導致各種疾病肆虐。1945年3月,安妮和姐姐都死於斑疹傷寒,然而當時距離該集中營被英軍解放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安妮一家除了父親奧托,都遇難於奧斯維辛集中營。而安妮等人的遺體被葬入萬人冢,具體下落不明。
安妮的日記被父親奧托的朋友收集起來。出於安妮多次在日記裡表示想當作家,奧托將《安妮日記》進行出版,安妮的故事也被傳向世界各地。此外荷蘭成立了安妮·弗蘭克基金會,把那間密室改造成“安妮·弗蘭克之家博物館”,此地遂成為一重要旅遊景點。
內容簡介:
《安妮日記》為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的日記。這本日記記錄了她在1942年6月到1944年8月為時兩年的隱秘生活。1944年8月全家被綠警抓捕並關進集中營,次年爆發傷寒去世。日記中有安妮隱匿生活的詳細記錄,也有她對青春期自我的剖析,戰爭生活結束的美好向往,以及短暫卻美好的初戀。雖處於戰亂中,安妮卻依舊樂觀細膩地觀察生活,積極地面對戰爭局勢。戰後倖存的父親奧托·弗蘭克將安妮的日記出版,引起巨大轟動。《安妮日記》至今已被翻譯為70多種語言,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電影也一舉獲得8項奧斯卡提名,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和奧黛麗赫本均為此書發聲。安妮的故事影響力遍佈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