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原文: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問餘人言:“云何得之?”有人語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當效之。”

  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見王眼瞤,便效王瞤。王問之言:“汝為病耶?為著風耶?何以眼瞤?”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風,欲得王意,見王眼瞤,故效王也。”

  王聞是語,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種種加害,擯令出國。

  世人亦爾。於佛法王欲得親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長,既得親近,不解如來法王,為眾生故,種種方便,現其缺短;或聞其法,見有字句不正,便生譏毀,効其不是。由是之故,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墮於三惡。如彼愚人,亦復如是。

  備註:眼瞤(rún):跳,眼皮跳動;著風:受風后眼部痙攣;三惡: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有名三塗,三惡趣。

  這個故事說,從前有一個人想得到國王的賞識,便問別人:“怎樣才能得到國王的賞識呢?”

  有人告訴他:“想得到國王的賞識,你時時效仿國王的舉止就可以了。”

  這個人聽了後來到國王的住所,恰巧看見國王在眨眼睛,他便仿效國王不停地眨眼。

  國王問:“你是生了眼病還是受了風寒,為什麼不停地眨眼?”

  他回答說:“我的眼沒病也不曾受風,只是想得到國王您的賞識,所以故意仿效國王您啊。”

  國王聽了這話,怒火中燒,立即叫人對他加刑,並把他趕出國門。

  《百喻經》說,世人也是這樣,他們想要親近佛陀,以求得到教誨使自己的道行增長。但雖然他們親近了佛陀,卻又不能理解,佛為眾生有意提供的各種容易掌握佛法的方便之門難免有一些不當之處。

  如此,有的佛徒在聆聽佛陀講解教義時,聽見有的說教前後不一致,就對佛陀譏諷詆譭,故意仿效佛法的種種不足之處。

  由於這種緣故,他們在佛學的義理中就永遠失去了利人利世的東西,最墮落到地獄、餓鬼和畜生的三惡道中。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當雅克失去童貞之後,所經歷的遭遇何嘗又不是我們人類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