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大峪鎮北的天熊山,相傳最初名叫“天柱山”。天柱山,高萬仞(古代八尺為一仞,萬仞表示極高),形似擎天柱,直插雲霄中。相傳,天柱山是人間唯一能到達天界的途徑,並非凡夫俗子所能到達,人間又稱其為通天之山。曾有人為了見到神仙一面而隻身一人徒步上山,但未曾見其返回。自此之後,人人鍛鍊筋骨,強健身體,以便能夠登上天柱山,面見真神仙。
天熊山又名不周山 ,8000年前,天柱山上安裝著觀測天象的大風雨表。伏羲立國的第二年,突發天災,天柱傾斜。大將驪侯認為,這是掌管觀象臺的上相共工康回(虺)的瀆職行為,褻瀆了神靈,招來了天譴。天皇伏羲與女媧商議,決定罷免共工之職,由大將驪侯接任。共工康回根本不服,遂與驪侯展開大戰。
共工一怒之下撞壞大風雨表,天柱被撞斷,向北倒地。此時,女媧怒不可遏,隨即率兵擁上,將共工康回擒拿,遂將其放逐於祁連山。最後,共工含憤而死山中。共工康回怒觸天柱山,將上部撞飛,留下平頂半截山,自此人們稱其為“不周山”。不,表示否定;周,周全,完整;不周山,就是 不完整的山。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西晉郭璞《山海經》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匝處,因名雲。”《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故今此山缺壞,不周匝也。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得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支撐天地的大柱斷了,天空半邊倒塌,出現一個大窟窿,混沌之物從天而降,大地遍生水患火災,鳥獸殘害善良人命,天下亂象橫生,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目睹人類遭此奇禍,居住在汝水之陽的女媧無比痛苦,決心煉石補天。她帶領人們到汝河撿來五色汝石,在不周山頂架起大火將其燒煉成灰。當時山頂無水,女媧就用九龍柺杖猛然掘出一股泉水,隨以泉水和灰成泥,奮然將天洞補住。隨即,女媧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足,用作支柱,把倒塌的半邊天支撐起來,人民又過上安樂的生活。自此天向西北傾斜,地向東南傾斜,所有江河都向東南流淌。
不周山頂女媧泉,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篇》中記述的“女媧補天”、“斬鰲足以立四極”的內容。為紀念女媧,後人把她留下的清泉叫“女媧泉”,還在水泉旁邊建起了女媧廟,又稱“女媧奶奶廟”,而把不周山稱作“女媧補天峰”。
天熊山海拔高度986米,平頂,四壁陡峭,只有從其東北部經由一段狹窄的山脊可以通向山頂。這就是共工康回撞斷的天柱山留下的下半截,即人們所稱的“不周山”,如今看上去依然巍峨挺拔,清麗靈秀。
被撞掉的上半截如今平躺在馬峪川中,形成一道長約3公里的山嶺,其岩層明晰地呈現傾斜的狀態,南端與天熊山相連,緩緩向北拖迤,越來越低,越來越窄,逐漸消失。
天柱山被撞斷,中國遭遇大洪水,處處溝滿河平,只有部分山脊、山樑突出水面。天皇伏羲將捉拿共工立下功勳的大臣、紅顏知己女媧分封於天柱山一帶。先秦著作《世本·氏姓篇》載:“女氏:天皇封弟媧於汝水之陽,後為天子,因稱女皇,其後為女氏。”
大峪連綿起伏的山陵和山樑,女媧和姐姐帶著族人來到大峪鎮一帶駐紮下來。這裡是一個偌大的湖泊,周圍是連綿起伏的山脊和山嶺。這個湖泊人稱“水峪”,這些山脊和山嶺人稱“陵”或“梁”。他們出行走“山樑”,捕魚建“魚梁(圍堰)”,搭舟為“橋樑”。這裡成了水美“梁”多的地方。人們把這一帶稱作“梁山”,其主峰就是大熊山(大鴻寨山),梁山以南的大河被稱作汝河(女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汝水》載:“汝水又東,黃水注之。水出梁山,東南徑周承休縣故城東,為承休水。”經過多年的努力奮鬥,女媧部族成了天下最為富足和先進的部落。
汝河(女河)因女媧而名,女媧在不周山頂補天成功後,成千上萬的魚蝦生靈也死裡獲救。為感謝女媧救命之恩,湖中一白一黑兩條魚王跳出湖水,代表得救生靈上山躺在祭壇的盤子裡,作為貢品獻給女媧。女媧害怕大魚離水死亡,順手把兩魚連盤子推到山前湖中。兩魚仍不甘心,它們嘴噙盤子,悄悄爬到山崖,把盤子掛在樹枝上,爬進盤子裡緊緊相抱,不願返回水中。
天皇伏羲聽到女媧補天成功的訊息,遠遠趕到不周山頂慶賀。看到黑白二魚在樹枝上盤子中組成的圖案,伏羲覺得很是稀奇。他仔細觀察兩魚緊抱的圖案,思索著女媧補天的事情,感悟到補天成功和陰陽交替的許多道理。於是,他在女媧補天的地方,用樹枝搭起臨時臺子。他站在臺上,上觀日月星辰各種天象,下察山河縱橫地理,中觀人間萬事萬物。根據黑白二魚在圓盤中組成的圖形,伏羲用圓表示天地宇宙,用白魚表示“陽”,黑魚表示“陰”,分天地,定乾坤,把這圖形稱作“太極圖”。他又用八卦符號,定四面,劃八方,概括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千變萬化。史書中把伏羲創造的這些符號叫做先天八卦。
相傳當年伏羲在不周山(天熊山)崖上鑿洞居住。現在山的西坡半腰處仍存有伏羲居住過的山洞,人稱伏羲洞。伏羲親手在不周山頂上畫定太極圖案,然後沿圖案邊緣將山石削砍下來,成為石壁陡 峭的山峰,人稱山頂為“太極頂”或“太極峰”。
太極頂大致呈圓形,直徑約有1500米,其西南方和東北方呈尖狀稍稍向外突出,東北方的尖狀就是一段狹窄的山脊,此處是唯一通向山頂的路徑。的的確確,這個山頂的形狀就是栩栩如生的太極圖。為了緬懷天皇伏羲的曠世奇功,後世人們把不周山又稱為“天皇山”。
天皇山之巔,不周山(天皇山)東面那座山海拔高度1150米,明朝之前史書記為“梁山”或“大熊山”,現今稱為“大鴻(紅)寨山”。梁山(大熊山、大鴻寨山)西側“女媧宮”,相傳伏羲與女媧就是在不周山(天皇山)和梁山(大熊山)之間“滾石成婚”的。女媧分封汝水之後,伏羲又追隨至汝,在不周山挖洞而居。女媧住在梁山西側的山洞“女媧宮”裡。每天伏羲一面製作太極頂,一面觀望女媧國,特別是女媧本人的活動情況。有一天,伏羲的太極頂工程即將完工,女媧傳令女媧國休假三天,所有臣民盡情玩樂。這天,只有女媧獨自一人留在女媧宮中。伏羲迅速奔向女媧宮,跪在女媧跟前,再一次聲淚俱下,向女媧表達長期以來的傾慕之情。女媧被伏羲的真情所感動,隨提出以磙石定婚姻的建議。
第二天日當正午,伏羲、女媧各從自己山上將早已準備好的磙石撒手放開。磙石過處,兩道白煙騰起。白煙愈趨愈近,聲響越來越大,最後交織一起,隨著一聲巨響,火花四濺,泛起一朵五彩雲。彩雲緩緩升起之處,兩方巨石赫然相向而立。伏羲、女媧終成眷屬。這就是人們幾千年來的傳說“伏羲女媧滾石成婚”。時至今日,那兩方巨石依然矗立在不周山和梁山(大小紅寨)二山之間的過風口處。東邊一石約15米高,呈灰白色,與梁山(大紅寨)山體顏色相同,人們喚作“女媧石”;西邊一石約16米高,紅中夾白,與不周山(小紅寨)山岩一致,人們稱為“伏羲石”。
女媧石、伏羲石,傳說,6000年前軒轅黃帝曾駐紮在不周山頂,率領臣民將橫亙於南面的石界嶺鑿開一山縫,現名蛛煞澗(硃砂澗),疏導湖水南流,開闢出一條50餘里的洩水河,據其帝號取名黃水(俗名黃家河,現稱黃澗河)。人們按照黃帝的姓氏(有熊氏)把他住過的山取名為“天熊山”。比之天熊山,其對面的大山就被稱為“大熊山”,而天熊山又被稱為“小熊山”。由於汝州一帶風俗以為“熊”字不雅,是笨拙的代稱,人們就將其寫為“天雄山”。清朝道光年間,天熊山上建起一座北門,門額石匾山鐫刻著“天雄寨”三字,如今大門及石匾仍在。
天熊寨(小鴻寨山)東門,明代《河南通志》稱:“大鴻寨山,黃帝之臣大鴻屯兵於此,故名。”據傳說,黃帝的大將大鴻氏曾在大熊山上屯兵駐守,操練兵馬,守衛有熊國的西南大門,因而此山又稱為“大鴻寨”,繼而又演化為“大紅寨”。天熊山又稱為“小鴻寨/小紅寨”。
小鴻寨(小紅寨),說寨不見寨,這刀砍斧劈的懸崖就是其天然寨牆。小紅寨山沒有大紅寨高大,但是它比大紅寨靈秀宜居,更富有人文氣息。小紅寨山頂西南部突起,東北部平緩。兩部分交錯相扣,其形宛如太極圖。山頂上有兩個小村子,村名就叫“天雄寨/小紅寨”。這兩個村子恰恰坐落在太極圖陰陽二極的凹點之處。
在太極頂上能夠看到兩個水潭,一大一小,恰似日月相映。女媧泉注入日月潭,潭滿水溢,兩流徐徐相匯,向東奔流。人們在補天峰的最高處建起了用以祭祀的“女媧宮”,金塑起女媧聖像,峰頂道路整修一新,到處栽植了綠樹鮮花,周邊縣市的各界民眾和善男信女常來補天峰上朝拜聖祖女媧,欣賞諸山勝景。在天熊山南山腰塑起一尊女媧巨像,人稱“送子奶奶”、“託天老母”,人們常來焚香祭拜,求子求育,祈福祈祥,尋根問祖,沐浴靈光。
女媧是汝文化的源頭,汝文化傳承著女媧文化的優秀基因。農曆三月十八日是女媧誕辰日,對媧皇始祖的崇拜心情,向媧皇祖母許願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