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新父母晨誦#(對話葉聖陶)3月10日 四個“有所”

有所愛,有所惡,有所為,有所不為。四個“有所”聯成一串兒。兼愛是個理想。在還有善惡正邪的差別的時代,不能不“偏愛”那些善的正的。同時就得惡那些惡的邪的……愛了惡了,只是意向方面的事兒,如果不發而為行為,與沒有這些意向並無不同。所以要有所為。為,就是把愛的意向惡的意向發而為種種行為,在種種行為上表現出來……同時,凡是與這些意向違反的事兒自然不願幹,不屑幹。當前是些所愛的人,卻去欺侮他們,給他們吃些苦頭,肯嗎?明明是件所惡的勾當,卻昧良違心的幹去,肯嗎?這就是有所不為。——《四個“有所”》,載《葉聖陶集》第6卷,第112頁。

螢火蟲新語

主持:朱永新

我很喜歡葉聖陶先生的這篇文章。四個“有所”,前面兩個是講情感,後面兩個是講意志與行為。喜怒哀樂愛惡懼,是人之常情。人總是有七情六慾的。愛,作為一個正向的情感,是一個人很重要的人生動力。葉聖陶先生的好朋友冰心先生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我們要像葉聖陶先生說的那樣“兼愛”,把愛從自己的家庭、親人擴散出去,愛天下的人,愛那些缺少關愛的人。有了愛,就有惡。與所愛的對立的東西,就要嫉惡如仇。同時,愛與惡,作為一種情感,作為一種意向,總是需要表達的,需要透過行為外化的。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問題了。有所為,有所不為,都需要意志的努力。

1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佛界大神一來就“鳩佔鵲巢”,土地公忍氣吞聲:惹不起,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