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最新一期登臺的是明末清初科學家宋應星,他的鉅著《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

全書重點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的生態學見解。

天工開物與生態協調

01 萬物生

當代觀念認為,生態指的是在特定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狀態,與生命、生存、生產相關聯。只是誕生於現代社會的系統空間裡,人與生物的共同進化過程的產物。

是完全歸屬於西方舶來的學科範疇。

其實,這解釋略有牽強。中國古人很早就有了初萌的生態意識。

生態環境的傳承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秉承天人合一宗旨的儒學認為,人類社會天然地存在於自然環境之中,大自然是人類的衣食父母,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的一切原料無不來自於自然界,人類本身就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

即使隨著工業文明和科技的進步,都要有敬畏自然之心而非征服自然之意。

生態環境有時候像個大家庭,萬物無不處在共生的狀態,共生是一切存在物的根本特徵。眼前的物,可能已經行了一段漫長而遙遠的路程,被我們看到只是永不間斷的他生結果。

古人透過馴養升級了蠶、桑的進化趨向,進而掌握了絲織術。也構建了以男女分工與社會階層為標記的複雜標準,這些有機生物便成為了人類社會不斷髮展的“合夥者”。

亦如宋應星與袁隆平“開物之聚”就闡明瞭不同時代對農業基因的生態改造。

桑蠶的進化與使用

02 賢者誦

言子,春秋時期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中唯一的南方弟子,遵照師訓,以禮樂教化於人,明嘉靖年間,被封為先賢。據傳公元前444年,言子來到東海之濱開設學館。

在言子的倡導下,處處可聞禮樂之聲,言子也被東海之濱的百姓尊為賢者。為了紀念這位畢生致力於傳學興禮的賢人,後人建造了“言子祠”,並將縣名取為奉賢。

上海奉賢區由此得名,後人也延續了“敬奉賢人,見賢思齊”的民風。

只是,“言子祠”已遠去了言子故鄉常熟,但言子之德依然影響著奉賢人民的行事準則。

某紅書上熱傳的打卡聖地“魔都唐頓莊園”便坐落在奉賢生態園中,與“賢園”犄角以對。

言子與賢園

呵呵,去英國園與風車園轉轉,可以讓君假裝到了英國古堡~

園中入口處就佇立著言子像,真不失為一個接受賢者教育的好去處。

生態文明,說到底,是人對自身行為和自然環境之間關係的認識體系。根本目的是服務於人的進步,從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態環境需要。

生態園裡的風車園

03 當世行

如今,每當初夏微風徐徐,都會見到學生們早早地背上行囊,身穿綾羅漢服,跟隨著父母來到了國學研修中心,齊聲吟誦著啟超的“少年強則國強”不斷睿意成長。

讓教育融合“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感受中國傳統賢者文化的精髓。.

此外,現代校園裡都會用花草魚蟲佈置走廊和教室,配合展示綠色教育主題。很多特色實驗學校還會要求學生誦讀“論語”、“孟子”、“四史”,弘揚國學智慧。

在綠色生態理念的指引下,教師也會經常策劃以愛護植物、廢舊物品利用、垃圾分類等文化主題製作。春秋遊帶領學生走向郊野植物園、農業生態園,挖土豆,種樹苗。

國學的薰陶與漢服文化

饒有趣味地將綠色活動滲透到每個家庭,使小賢者們得到良好的生態教化。

據說,當年孔聖人很喜歡在銀杏樹下閱讀和教授弟子,目的也是利用生態綠色指導當時孩子的實踐活動,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宋明時期書院不都常設在風光旖旎的山林之中~

人類透過現代科技對自然進行不斷改造,逐漸成長為偉大的個體。但許多改造措施真不能竭澤而漁,要遵循萬物迴圈的生態法則,以尋求當世的生態和諧。

北宋政和年間的無錫東林書院

凡胎肉身又豈能與萬物自然抗衡,“識得賢者,必為其染”。

#國學新知識#

7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夜聽|每晚解讀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