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其“王道”文化精髓尤其耀眼奪目,他的政治基礎——德政,群眾基礎——仁政,制度基礎——禮制,文化基礎——易經,評價標準——民心等,對我們今天的社會、國家治理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意義。
孟子在他的社會政治學說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即“王道”的理想。所謂“王”,就是高高在上而君臨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學說的仁義之道。“王道”是指君主以儒家的仁義之道治理天下,即“王”權與仁義之“道”的結合。
正因為此,“王”在國學典籍中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數不勝數。
都知道“王”字有兩個讀音,即:wáng、wàng。於是,“王”字因其高頻出現,其讀音常常讓人困惑。
我們知道“王”的本義就是古代最高的統治者,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君也。”
但很多時候又作“稱王”講,如:《孟子·梁惠王上》:“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看到迎面而來的兩個“王”字,是不是感覺有些犯難?
《辭海》中對王的注音有三:
①wáng,“一國的君主”,“封建時代的最高封爵”,“指輩分的尊大”,“同類中最特出和特大的”,“古時謂中原以外的民族來朝”,“姓”六個義項;
②wǎng,通“往”一個義項;
結合上下文看“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句中第二個王字作“稱王”講,應讀作wàng。意思是:所以,君王沒有稱王天下是因為不去做,而不是沒有能力做。
讀作wáng時,表示朝謁天子,如“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宋公不王”意為匡正,讀作wáng,如“王者,匡也”、“昔在周公,徵於東方,四國是王”。意為最高的爵位讀作wáng,如“諸侯王,高帝初置......”、“王,天下伯叔兄弟分封於外者亦曰王”。在首領的意義基礎上,引申為大,讀作wáng,如“王,大也”。
由本義假借,通“往”,讀wǎng,如“昊天日明,及爾出王”,毛傳:“王,往”,清朱駿聲:“王,假借為往”。
讀作wàng時,表示統治、領有一國或一地。如“王此大邦,克順克比”、“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在統治意義的基礎上,引申為成王業、稱王,讀作wàng,如“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共勢,而皆可以為王”。作為勝過之義,讀作wàng,如“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最後假借通“旺”,如“王,盛也”。
古籍中讀王(wàng)音的例子還有很多:
“王此大邦,克順克比。”——《詩經·大雅·皇矣》
譯文:統領如此泱泱大國,萬民親附百姓順從。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透過實行仁政而稱王,沒有人能夠抵禦。
“神雖王,不善也。”——《莊子》
譯文:神態雖然旺盛,但它並不自在。
綜上所述,古籍中的“王”作為動詞,指稱王或使之稱王時,應讀作wàng。而指朝見天子表示臣服或匡正之意,則應讀作w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