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生活中,人們做人做事都希望圓滿、追求圓滿,但實際上完全的圓滿是不存在的。如果事物徹底地圓滿了,就意味著其發展已經沒有了多餘的空間,其存在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所以,不圓滿反而是事物的常態,也是事物生存的法則,發展的法則,這樣的不圓滿才是真正的圓滿。老子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講:“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意思是說:最圓滿的東西,看起來像有殘缺,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看起來像似空虛,它的作用永遠不會窮盡; 最正直的,看起來好像彎曲;最靈巧的,看起來好像笨拙;最善辯的,看起來好像木訥。

這些“大”字,是一個既十分形象又十分抽象的概念,它所描述或形容的是一種事物在規模和性質上達到最大極限或最高程度時所產生的本質與常規現象相背離的狀態,或者說,當事物在規模和性質上達到一定程度或最高水平時,其所表現的現象與一般人常見的現象會發生背離,甚至完全相反。所謂“大”,反映的不僅是事物在空間、時間、規模、程度等方面的特徵,更主要的是事物所體現的與其自然本質和規律相一致的特性,因此,“大”實質上是與“道”、與“天”或“自然”相等同、相對應的概念。“大道”就是天道或自然之道,“大成”,就是天成或自然之成,其他的“大”也是如此。

因此,對這種現象的認識,需要人們有超越常規的認識和判斷能力,有相當高的想象力和思辨能力,要有“大”的眼光、“大”的視角、“大”的思維、“大”的境界,同時,也要求人們具有“大”的胸懷、“大”的理想、“大”的品格、“大”的德性。如果沒有這樣的素質和高度,時時處處以自己的狹隘之心、管窺之見觀察和思考問題,必然如盲人摸象難得全貌,或者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思想見識就難免一個“小”字,為人處事就難免一個“俗”字,言語行為就難免一個“誤”字。

從理論上講,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時常會被一些假象和錯覺所迷惑,進而對事物的本質產生錯誤的判斷。假象通常來源於世界的多層性、多樣性和多變性,而錯覺則主要來源於人的認識及判斷能力的不足或觀察及分析角度的錯位。因此,認識事物的真相、把握事物的本質,通常要有一個由表及裡、去偽存真的過程,需要人們有足夠的認識和判斷能力、有準確的站位和正確的方法,也需要人們有足夠的眼光和胸懷。眼光不到,胸懷不足,必然會認識不足、判斷失誤。

此外,老子描述的這些“大”、“若”現象,也可以理解為一些得“道”高人的品德表現。最完美的人,反而缺點十分明顯;最充實的人,反而非常謙虛;最正直的人,反而常常自我委屈;最靈巧的人,反而顯得笨拙;最善辯的人,看起來好像木訥。這些都是人的德性高深和人生智慧的表現。但是,這些德性和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們在生活中對自然及其規律的體會和領悟。大德源自於人們對自然之性的理解和尊重,智慧源自於人們對自然之道的認識和遵從。其形式和表現雖然是人為的、主觀的,但其內容和本質卻是自然的、客觀的。德性乃天性,智慧乃天道,二者皆源於並歸於自然。

【摘編自《智慧的維度》,張國春著,人民出版社出版。見本書第270頁】

1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天才小詩人姜二嫚的300首詩精選 姜二嫚個人資料家庭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