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象曰:需於血,順以聽也。
(一)釋字(詞)
血
甲骨文字形為“”。《說文》:“血,祭所薦牲血也。”《毛詩》:“血以告殺。”“血”這裡指血祭。殺牲泣血以祭神,這是古代吉禮的一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禮記·郊特牲》:“血祭,盛氣也。”陳澔集說:“血由氣以滋……故血祭者,所以表其氣之盛也。”
《禮記·月令》雲:“(季春之月),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難”,是古代一種祭祀方式。《集韻》:“難,欲除兇惡也。”“難”,一般採用血祭的方式,殺牲泣血,以攘除陰氣疾疫。“血”是陽氣之所藏,泣血以示陽出。
聽
《說文》:“聽,笑貌。從口斤聲。”《廣韻》:“聽,口大貌。”《集韻》:“大口謂之聽。”
事實上,“聽”從口從斤。“斤”即斧也,以斧開口,使內外通也。耳通內外,故能聽也。“聽”在這裡就俯首貼耳地聽從、聽命的意思。
(二)釋象
《需卦》是由《大壯卦》變化而來的,《大壯卦》先變為《需卦》,然後《需卦》會再變為《大過卦》。《需卦》九五為坎體主爻,“坎為溝瀆”,換言曰“穴”,故《需卦》五位為穴中。《需卦》六四原為《大壯》六五,也就是說,《需卦》五位曾是六四的居所,只不過六四現在是被從“穴”中趕出來了,故曰“出自穴”。“出自穴”暗指六四被趕下了尊位,失去了主導權,也象徵母系氏族社會從此瓦解了。
在《大壯卦》中,六五為兌體主爻,“兌為羊”;《大壯卦》變《需卦》時,《大壯》六五下行而成為《需卦》六四,而《需卦》六四在坎體,“坎為血”。《大壯卦》變《需卦》的過程,就像血從羊身上流了下來。殺羊以泣血,這是古代一種“血祭”的形式,故曰“需於血”。這裡的“血”就是指血祭。
《需卦》天時為辰,在季春之月。《禮記·月令》雲:“是月(季春之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洩,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又云:“(季春之月),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這裡的“命國難,九門磔攘”就是指“血祭”。血祭以助陽氣出達也。“需於血”在這裡的本義就是指季春之月舉行血祭,形式就是“九門磔攘”,目的是“以畢春氣”,即使“句者畢出,萌者盡達”,勿使有在內而未出者。“春氣畢”在這裡喻指母系氏族社會的結束。此時此刻,《需卦》六四實際上已經成為社會變革的犧牲品,血淋淋地被獻上了祭壇。
《大壯卦》六五“出自穴”而下行,遂成為《需卦》六四。《需卦》六四居臣位,承於九五之下,順從並聽命於九五,故曰“順以聽也。”《需卦》六四爻辭所謂“需於血”,就是說六四成為了社會變革的犧牲品,由主導地位變為從屬地位,故《象傳》釋曰:“需於血,順以聽也。”
(三)義理
《需卦》六四由原來的五位降至四位,說明女性在社會中由原來的主導地位降為從屬地位,表示母系氏族社會已經結束。季春之月,“句者畢出,萌者盡達”,春氣畢矣,象徵父系氏族社會代替母系氏族社會,象季節轉換、草木出達一樣自然。從此,我國曆史就進入了野蠻時代的高階階段,以父權為中心的個體家庭成為與氏族對抗的力量,原始社會逐漸趨於解體。季春之月,五行正由木轉生為火,五德正由仁轉化為禮。禮者,尊卑貴賤之規範也。仁德化為禮,象徵尊卑觀念的萌芽和階級分化的開始,這正是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時期的基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