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黃天后土大河長,溝壑縱地有風雨狂。千古軒轅昂首栢,青筋傲骨立蒼茫。”很形象的勾畫了黃土高原的地貌,以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人的精神,然而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村莊臘坡也在黃土高原上,那裡溝壑縱橫,黃土滿地,但它的歷史也有百年之久。
這裡以前人也挺多,生活水平在當時也算中等水平,因為當時這裡出現過“土地主”,並且根據歷史遺蹟,這裡有兩個老莊,分別是餘家、張家。最古老的屬於餘家老莊,聽老人講:餘家老莊高三丈(1丈≈3.3米)有餘,寬可耕地(約2米)。隨著時間的遷移,水土流失,如今也剩下斷壁殘垣(yuan)。而現在隨著改革開放,這裡生活環境以及習俗也有著明顯的改變。
歷史變遷,有好有壞,這種現象隨處可見,以前人們渴望過年,到過年時,“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日落西山起歌舞,喜迎春節過大年”,而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這種歡聚一堂,喜慶過年的情形,早已銷聲匿跡幾十年。
我聽老人講:以前我們村裡過年時,村裡會舉行社火(秧歌)這種活動,主要專案有舞獅子(耍獅子)、玩燈籠、唱秧歌等活動,後來隨著時代變遷被唱戲替代了這種活動,雖然形式一樣但是缺少了一種韻味。在餘家那個破舊的窯洞裡放的破舊獅子頭就是最好的見證,它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也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也感受不到那種快樂。曾幾何時,誰又曾幻想過,有天也會出現歡聚一堂的這種場景。也許,歷史就是一場輪迴,這種場景又出現了,就是今年辛丑年,經過臘坡人民的努力和支援,歡快的迎新春活動經過幾十年的沉寂,重新登上歷史舞臺。
臘坡慶新春晚會創始人張富榮先生
辛丑初,臘坡人民齊聚於建廠,喜迎新春,老少皆至,載歌載舞,滿是歡喜。所謂“眾人揀柴火焰高”,到正月初二這天臘坡人民為了這場新春活動,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有物的出物,物盡其用,出謀劃策,就是讓臘坡人民有個美好的回憶。在我們心中,這不僅僅是個簡單的活動,而是代表著我們村精神以及團結力的象徵,也代表我們與時俱進。給一年四季辛苦勞作的爸媽一個歡快的節日氣氛。遠在他鄉的遊子,漂泊在外,也時刻關注我們自己家鄉的發展,在活動中也大力支援。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容不下肉身,但始終我堅信我們的心一直在故鄉。
歷史的車輪一直向前,但我們每個人做的任何事都會有見證,人心齊,泰山移,只要我們一起努力,終將克服一切困難,我們定會再接再厲,勇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