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你沒在深夜思念過一個人,那麼,你一定不懂愛情。
深夜思念一個人是什麼感受?
李商隱最明白。
這一天,他在巴蜀,收到妻子的來信,問他什麼時候回家。失落的李商隱寫下一首詩,全詩28個字翻譯過來,就是:我想你。
這首詩便是被大才子紀曉嵐稱為“高唱”的《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在唐代,李商隱絕對是最會寫情詩的人。
一首首經典的《無題》詩,留下許多經典膾炙人口的句子。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小七時常在想,寫出絕美愛情詩的李商隱,他喜歡的人究竟是怎樣的呢?
李商隱從小才華好、學識高。
開成三年,涇原節度使王茂元非常欣賞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李商隱。
因為這樁婚姻,李商隱處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一生不得志。
幸運的是,李商隱與妻子王氏志趣相投,是一對令人羨慕的恩愛夫妻。
雖然是父母之命,李商隱卻在《搖落》詩中寫道:結愛曾傷晚,端憂復至今。
與王氏的結合,李商隱覺得太晚了,可見兩人十分的投緣。
王氏還十分有才華,夫妻二人經常聯句。
李商隱曾有詩句:春風猶自疑聯句,雪絮相和飛不休。
可以想見,李商隱曾和妻子一起聯句,一句接一句,不休不止。
李商隱一生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生存,抑鬱不得志,他輾轉在各個幕府為官,與妻子聚少離多。
與妻子別離期間,他寫下了許多思念的名作,如《端居》、《夜意》、《寓目》等。
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隱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為官,身在巴蜀之地,他收到了妻子的來信,問他何時歸家。
李商隱抬頭看著窗外,外面秋雨不停,很快池塘就漲滿了水。
雨帶來了愁緒,帶來了思念,天知道,他對妻子的思念,如同這秋雨一般,綿綿不絕。
哎,什麼時候,我們夫妻能再次相偎在西窗下,我一定告訴你,今夜我在巴山夜雨中的對你深深的思念。
最美的情感是雙向的,如同這詩中的李商隱。
全詩中沒有一個“想”字,卻句句都是“我想你”。
妻子來信問他何時歸家,這是妻子對他的想念。
而他看著窗外綿綿不斷的秋雨,對妻子的思念更加強烈。他設想到遙遠的未來:什麼時候我們相聚在一起時,我再告訴你今夜我對你的思念。
“何當”兩個似是從詩人心中喊出來,充滿了與妻子相聚的美好願望,更是此刻李商隱對妻子思念的最深的表達。
有人說,《夜雨寄北》比不上李商隱的許多《無題》詩。
沒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深情纏綿,沒有“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心靈相通。
在小七看來,《夜雨寄北》是一種手可觸及、心中可感的溫暖的情意,是兩個心靈在塵世間的溫柔相伴。
如果說《無題》詩是一匹華美的錦緞,那麼《夜雨寄北》就像一件溫暖的衣衫,觸之可親。《無題》裡的愛情讓人嚮往,而《夜雨寄北》的思念則讓人溫暖。
李商隱是不幸的,他一生在政治上不得意,大志難伸,還好,他有一個懂他的妻子,相依相伴,相互慰藉。
在那些難熬的歲月裡,每當想到妻子,心中會湧起一股暖流,還好,我還有你。
可是,在相伴了13年後,妻子撒手而去,悲痛的李商隱寫下許多悼亡詩,懷念與妻子同度的美好時光。
友人不忍見到李商隱孤苦的生活,想將一位歌女賜給他,他婉言拒絕了:我雖然寫過很多香豔的愛情詩,卻並不是一個輕浮的人。
一直到最後,李商隱都是一個人。
也許他的答案就藏在《夜雨寄北》中,我曾深深的愛過一個人,自她走後,無力再愛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