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歲歲年年。
時間的根本屬性就是永恆的單向流動性,但是人們為了生產生活的需要,人為的把時間劃為一段段的計時單位,於是有了曆法,於是我們才會在每年大年初一的時候道一聲問候:過年好!
歷史學家認為曆法是基於農業生產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曆法的制訂則是以古人觀測到的天象和四時更替為依據的。主要以太陽迴歸週期為計量單位的歷法稱陽曆,以月相變化週期計算時間為陰曆;至於我們過年時說“初一”、“十五”所指的“陰曆”,實際上應該叫做“陰陽曆”,也稱“農曆”,它是綜合了陰曆和陽曆的計時方法而產生的,既重視月相的盈虧變化,也照顧到四時的寒暑節氣(這與太陽執行密切相關),至於以陰曆計月與以陽曆計年之間產生的差額天數,在農曆中以閏月補足,如去年就有一個閏八月,所以今年過年“特別晚”。
在農曆中,日是晝夜交替,以太陽名之;月是月相盈虧,以月亮名之;年是四季輪迴,那麼年又是怎麼命名的呢?漢代許慎所著《說文解字》中說:“年,熟谷也。”這個解釋對於中國這個著名的農業大國來說應該是極為可信的,因為在古代社會里還能有什麼更能牽動千百萬中國老百姓的心絃呢?於是人們把這個四季輪迴、一元之始的日子叫做“年”,這其中寄託著豐衣足食的美好希望,並且“五穀豐登”也成為人們相互拜年時一種最殷切的祝願,直到很久以後才又有人說:財源茂盛。
中國古代實際上是把冬至看成是節氣的起點,《史記.律書》:“氣始自冬至,週而復始。”冬至標誌著冬天的徹底降臨了,那麼春天還會遠麼?杜甫雲:“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後的“第三個戊日”(大約一個月左右)為臘日,“祭百神”。漢代以後又將臘日固定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這一天,並逐漸把整個月份稱為臘月。吳自牧《夢粱錄》卷六:“此(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此風俗一起,千古至今。從臘八這一天起,撲面而來的年味兒可就越來越濃郁了。
轉眼到了小年。舊俗的小年原來是臘月二十四,從文天祥有詩“江鄉正小年”而詩名為《二十四日》可見一斑。但是今天大家都公認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可能是希望灶王爺早些時候“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吧。唐羅隱《送灶》:“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可見小年祭灶古已有之,只不知那時有沒有糖瓜?
接下來就是大家期待已久準備半天最精彩的時刻:除夕。除夕,除者除舊佈新也,夕為一年的最後一天,準確的說就是農曆十二月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日這一天的晚上,統稱“大年三十”,正是一個緬懷以往、閤家團聚、享盡天倫的好時候。《風土記》記載:“至除夕,達日不眠,謂之守歲。”
轉過天來就是大年初一,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歡樂祥和的氣氛籠罩著整個神州。從漢武帝的時候起,把農曆正月歲首的這一天確定為春節,至今已經兩千多年了,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不過古代將之稱為“元旦”、“元日”或“三元”(歲、月、日之元),直到辛亥革命之後為了區別農曆與陽曆的兩個新年,才將陽曆新年稱為元旦,而把農曆的新年稱為春節的。
正月十五叫做“上元節”,這天晚上叫“元宵”。有唐以來就有元宵觀燈的風俗,所以又叫“燈節”,辛棄疾“東風液放花千樹”寫盡了元宵節的喜慶與繁華。從宋代開始,人們又在元宵節的這一天煮食一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小食品以慶賀團圓,所以後來索性把這種原名“浮園子”的食品也稱為元宵,沿用至今。
春節,凝聚了勞動人民太多的殷切希望和實在豐富的想象力,於是到了現在,在民俗中已經把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工作日程全部固定了下來,實在是隆重之極了。從初一到十五,年都不算過完了,只要在這一段時間裡,勤勞善良的人們見了面總會含笑問一聲:過年好!(9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