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

老子用水來比喻善的品格,所謂“上善若水”就是最高的善好像水一樣。“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不爭”的表現,就是“無為”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無為”不是一無所為,而是不妄為、不亂為,在這裡,“不爭”,就並非是單純的“不爭”,它是以“善利萬物”為前提的,只有“善利萬物”,才談得上“不爭”。這就是老子思想主張中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不爭”,另一方面是“善利萬物”。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轍專門註解過老子,著有一本《老子解》,此書中對老子所講的水所具備的“七善”進行了很好的闡釋。

居善地——“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

就是說水避開高的地方,而只往低下的地方流;水之避高趨下是一種善於擇地的表現。是告誡人們,應當善於謙卑,而不汲汲於高處。

心善淵——“空虛寂寞,深不可測,善淵也。”

這是說水的表面看起來是很平靜的,但它的內部是有著極為豐富而深邃的內涵,能夠包容萬物,一個“行善淵”的人,一定是達到了很好修養的人。

與善仁—“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

這是說,水澤潤萬物,但是它施與了那麼多,卻從來不索取報酬,這就是善於仁愛。一個人進行了施與,如果他的意圖是求得對方的回報,這就有利於買賣交易了,就不是真正的施與了,而真正的施與一定是從仁愛出發的,是不考慮利益得失的。我們之所以熱烈地讚美母愛,就是因為母愛是無私的,母親對子女做了幾乎是毫無保留的付出,但卻從不要求子女的回報,因此,母親的形象才是如此的偉岸,才是如此的可敬、可愛。

言善信——“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

其意思是,水進入圓形的地方就會旋轉,進入方形的地方就會轉折,堵塞住它,它就會停下來,而決開它,它又會流下去,這些都是可以信驗的。說話要講求誠信,大家都很熟悉“狼來了”的故事,在故事中,他開始說的話是假的,是不可靠的。後來呢,孩子又將這個把戲反覆地導演了幾次,但是周圍的人並非傻瓜,次數一多,他的話每一次經過驗證都是假的,還有誰會相信他呢?於是,當人們再一次聽到“狼來了”的呼聲的時候便不約而同地都沒有去教他,而這一次卻是狼真地來了,但一個孩子怎能是狼群的對手呢,狼群不僅吃掉了很多羊,那個孩子自己也成了狼的腹中之物。它告訴我們,言語不誠實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正善治—一“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也。”

這是說水可以清洗一切髒的東西,而且它又是很公平的,水在一個容器之中,它的表面一定是平的,即使容器偏了,水面也依然是平的,不會有高下之分,而消除髒亂和公平行事正是為政的基本之所在事善能——“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就是說任何東西在水面上都會顯示出自身的形狀來,水自身並不要求某種特別的形象,而是什麼都接受。善於做事的人就是這樣,他不只是解決一些容易的事情,而是對解決某些複雜的問題也絲毫都不辭讓。

動善時—— “冬凝春冰,涸溢不失節,善時也。”

水在適當的時候凝固和結冰,在適當的時候乾枯和漲溢,總是能夠適合天時與節氣,它不會在冬天漲溢,也不會在夏天結冰,這就是善於選擇時機。

總而言之,在老子看來水具有著近乎完美的品性,是最接近於道的,因此老子才說:“上善若水”。

1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封神演義:22人與佛有緣,西方只收16位,為何留下6位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