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近來忙裡偷閒讀了作家莫言的新作《晚熟的人》。我必須坦率地承認,至今我也沒有完整地讀過他的一本書,也曾數次讀過《蛙》,可是每次讀了幾頁就放下,或者在一陣忙碌之後再次拿起,又不知從哪裡繼續或者之前看過的大多已經忘記了。因此,本書是我真正意義上完整讀完的他的第一本書。不,準確地講不是閱讀,而是每晚睡前在喜馬拉雅 App上聽完的。

整日為生活疲於拼命,這也算是每天最快樂最放鬆的時候了。我經常幾本書交叉著聽,《晚熟的人》半小時,賈平凹的《暫坐》四十分鐘,以及其他著名的散文、小說等;有鄉土題材的,都市題材的,也有打老虎蒼蠅的……

聽得困了乏了,摘下耳機倒頭便睡!

或是熟悉的“鐵匠”,或是熟悉的“高密”記憶,或是抗戰、知青等題材,只是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些成名後“我”的參與感,抑或第一人稱的所見所聞,也涉及部分與農業和城鄉全面深化改革相關的問題。不過,他有幾篇小說在有限的篇幅裡,時間跨度卻是很大的,甚至有了近乎紀實文學或報告文學那樣的小說,連他自己都自嘲:這還是寫小說嗎……可是,對於鄉村生活過的我們來說,那些故事離我們是如此遙遠,又如此熟悉,特別是他的童年記憶。於是情不自禁地感慨:還是那個講故事的人。

《晚熟的人》這本書彙集了12箇中短篇故事。十幾天來,我斷斷續續地聽完了。坦率地說,最初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多印象,或者是一覺醒來就幾乎忘卻了。在這些故事中,《等待摩西》《紅唇綠嘴》《火把與口哨》也留下了一些記憶。所以我們很期待摩西回來,結果是回來了,但此摩西早已非彼摩西了。當然,除了他妻子那信仰般的確信外。《紅唇綠嘴》既有對艱苦歲月的溫情回憶,又有對當下人性的深刻反思。常言道:“人怕出名豬怕壯。”人在各個階段各層次依然難以擺脫種種煩惱或被他人設計陷害。而《火把與口哨》彷彿讓我們置身其中,好像我拿著火把,陪三嬸找吃人的狼一樣,帶著怒火用斧頭狠狠將狼砍去,一隻,兩隻,三隻……最後一把火也燒了狼窩。自那時起,世界上最會吹口哨的兩個人走了。他們一家人也被鄉親們安葬在一起……本書有親情與善良,有質樸與純真,有世故與狡猾,有算計有恐嚇,有荒誕有現實,共同構成了高密這片土地乃至整個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夜已深了,我隱隱約約聽見,哨聲在山谷中迴盪,在我們耳邊縈繞……故事結束了,小說結束了,但思緒久久無法平息下來。這種感覺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好像小學讀《三國演義》《魯兵遜漂流記》時出現過,後來讀《平凡的世界》讀路遙全集時出現過,再就是讀完《百年孤獨》的那個凌晨也出現過。是呀,如今這種感覺很少出現了,幾乎被工作和生活瑣碎饕餮殆盡。

《晚熟的人》一文中,作者借發小蔣二的口說:“有的人,小時膽小,後來膽越來越大,有的人,少時膽大,長大後膽越來越小,這就是早熟和晚熟的區別。”同時也對“晚熟”作了充滿大智慧的解讀,又充滿了“大智若愚”的意象。也許,我們一直在拒絕成熟,或者長時間的生活教會我們不斷成熟——名利也好,財富也罷,世間沒有完美的人,我們就是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凡夫俗子。作家莫言關於晚熟則表示:“一個作家,一個藝術家,過早地成熟了、定型了,創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終點。但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斷變化,不斷超越自我,這是難度很大的。從這個方面來講,我們希望自己晚熟,使自己藝術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更長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就這一點而言,我們何嘗不是晚熟的人呢?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崛起,一個國家的強盛,人類文明的進步,世間萬物的更替,豈非如此?

看來,我們只有繼續晚熟下去了。

8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晚熟的人》:莫言得諾獎後時隔八年再出新作,故鄉那些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