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建立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名稱白族自稱“白子”、“白尼”、“白夥”,,統稱為“白人”。他稱有民家、那馬、勒墨、勒布等60多種。過去漢族稱之為“民家”,以與“軍家”相別,元、明史籍稱之為“白人”或“僰人”,納西語稱之為“勒布”、“那馬”,傈僳語稱之為“勒墨”,藏語稱之為“勒波”,彝語稱之為“婁哺”、“洛本”、“羅基頗”,貴州一帶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羅苴”、“龍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稱呼。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11月,根據廣大白族人民的意願,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統一族稱。
歷史起源
白族屬於氐羌系統的一支,其族源是多元的。白族的一個重要來源是世代居住於洱海地區的土著居民――洱海人和昆明人。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載:“其外西自同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裡。……皆氐類也。”嶲即嶲唐,楪榆即葉榆,即洱海地區,可知秦漢時期洱海地區的居民是昆明人,處於尚未定居的遊牧社會。白族的另外一個重要來源屬於先秦時期氐羌系統南下族群中的一支,其遠祖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的僰人。公元前3世紀,僰人之名始見諸記載,秦相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恃君覽》說:“氐羌、呼唐,離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龍,突人之鄉,多無君。”秦漢以前僰人的分佈地區,北有僰侯國,南有包括滇國在內的靡莫之屬數十小國,包括了北邊的僰道縣(今四川宜賓)和南邊的滇國(今滇池周圍)等廣大區域。滇國的主體族是僰人,亦稱為“滇僰”。漢晉時期,滇池地區仍為僰人所居,並逐漸向洱海地區遷徙。而蜀中迭經戰亂,蜀人(包括蜀族和其他民族)四散,引起了民族的遷徙。其融合到滇池地區即滇僰的稱“叟”,叟人逐漸佔據了原來僰人的分佈區域。東漢末年,其他部族逐漸遷入洱海地區。晉代洱海區域出現了“上方夷”和“下方夷”,洱海區域居民成分及分佈有了很大變化。“上方夷”是居住在洱海北部的昆明人,“下方夷”是居住在洱海南部的哀牢、僰人、漢姓等。唐代初期出現了烏蠻、白蠻,它包括了洱海區域哀牢、昆明、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僰人等眾多部族。漢唐間,大姓爨氏興起於南中,爨氏又分為西爨白蠻與東爨烏蠻兩部分,南詔閣羅鳳時期,徙二十餘萬戶西爨白蠻於洱海地區;在明代碑刻中仍可見到,寸、王、趙、楊四姓都認為在南詔以前他們的原籍在滇池地區,原籍“西爨故地”。由此可見,洱海地區的白族人民與西爨白蠻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到公元8世紀,南詔統一洱海區域進而建立起包有云南全部的強大政權,加速了白族共同體的形成。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舜)立,自號“大封人”。“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白族的形成。從以上可以看到,從秦漢洱海人(西洱河蠻)、昆明人——東漢僰人——晉代上方夷、下方夷——唐代白蠻、封人、白人——白族,白族的族源是多元的,主要是以土著居民洱海人(西洱河蠻)、昆明人為主體,融合了僰人、哀牢人、西爨白蠻等成分,甚至融合了一部分漢族,最終於公元8世紀形成為白族。
白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從考古發掘的“蒼洱遺址”來看,“其本質導於華北之仰韶、龍山文化”,是一種“地方色彩甚重”的區域性文化。尤其是遺址中所出土的雙孔半月形石刀充分說明了蒼洱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聯絡與區別。這種雙孔半月形石刀形式與內地相近,內地石刀的刃大部分開在凹面(即“弓弦”),洱海區域的石刀的刃則開在凸面(即“弓背”)。這時期,還在臺地上發現了半穴居房屋等居住遺蹟,說明最晚在新石器時期,洱海區域已有人類居住,他們傍溪流而居,經濟活動雖然仍較原始,但已經出現了紡織和漁獵活動,當時可能還出現了原始農業的形態。賓川白羊村遺址(公元前1820±85年)表明糧食作物是當時重要的食物來源;大量的獸骨和角器反映當時狩獵和紡織均佔一定地位。劍川海門口遺址(公元前1150±90年)標誌著白族先民步入一個嶄新的青銅器時代。祥雲大波那遺址(公元前465±75年)表明當時已處於比較定居的農業社會。在稍後發現的祥雲檢村遺址(年代為上限戰國中期,下限西漢早期)還出土了兩件鐵器,為數雖很少,但說明此時鐵器已開始出現,鐵器的出現較之青銅器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隨著洱海區域進入青銅時代,中原商王朝勢力所及範圍已到達今川滇一帶地區,白族先民開始大規模地和中原發生經濟文化交往,從此開闢了白族文明史的一個新紀元。
文化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語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簡稱,意即“我的主人”。他們是白族村社的保護神,有的一村供奉一個本主,也有幾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況。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聯絡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的山川樹木、蟲魚鳥獸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範人物及民間傳說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貴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的人物,也有漢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這充分體現了本主崇拜相容幷蓄的特點。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節日,就是本主廟會。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節慶、重大事件都要到本主廟去獻祭,舉凡婚喪喜慶、疾病災害、出門遠行等,也要到本主廟祭祀,以祈求本主神的保佑。
此外,道教、基督教在白族群眾中也有一定影響。
習俗傳統節日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繞三靈
繞三靈是大理白族的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富有生活氣息的白族群眾性歌舞。白族繞三靈起源於唐南詔時期,清代白族學者楊瓊《滇中瑣記》也有所記載。繞三靈屬農閒季節白族民間的自娛性迎神賽會,流傳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洱海周邊地區的白族村寨,是當地白族人民農忙前遊春歌舞盛大集會。
石寶山歌會
石寶山歌會是白族地區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歌會於每年農曆的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初一在雲南大理州劍川縣石寶山舉行,屆時來自劍川、洱源、麗江、大理、蘭坪等地的白族群眾聚集一處,彈弦對調以歌覓偶。
本主節
本主節是大理白族的一個宗教節日。本主是大理地區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大理白族本主意即“本境福主”,是一個村或幾個村的保護神。大理白族信奉的本主名目繁雜,有傳說中的神,也有歷代的統治者,還有忠臣、孝子、烈女節婦及少量的自然神等。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去拜神靈,希望可以保佑他們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貞婦,孝子忠臣等。
蝴蝶會
民間稱為“蝴蝶會”,白族民間娛樂風俗。流行於雲南大理地區。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前後,是蒼山去弄峰下蝴蝶泉邊彩蝶最多的時節,大如手掌,小似錢幣,五彩繽紛,美麗異常。附近群眾紛紛前去觀賞彩蝶,舉行野餐,談演洞經古樂,祈禱風調雨順,年輕人藉此談情說愛,尋找意中人。
海西海歌會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一年一度的傳統海西海歌會,歌會的舉辦地點位於洱源縣牛街龍門舍壩子天然的高山水庫——海西海。
耍海會
雲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農曆八月八日都要舉辦一次傳統的耍海盛會。在耍海的日子裡,人們只起嗩吶,唱著《大本曲》,對著調子,舞著霸王鞭,跳起仙鶴舞,盡情歡樂。同時,舉行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活動,龍舟一般用洱海里大型的木船改裝而成,在長約十米,寬約三米的風帆上,披紅掛綠、張燈結綵。桅杆上扎有五顏六色的“連升三級”的大斗,並拴上銅鑼,尾舵上豎有松枝,船舷上畫著叱吒風雲的“黃龍”和“黑龍”,中間鑲嵌一面圓“寶鏡”。隨著一聲號令,各村寨的龍舟競發,人們唱著賽舟調,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葛根會
葛根會是白族歲時風俗。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五舉行,地點在大理古城北門 外的文筆村。此會相傳始於唐代,民國《大理縣誌稿》載: “初五日,城西北三里三塔寺遊人如蟻,留連勝境,倘佯登眺, 襟抱豁然,有賣春酒、燒豬肉、生螺黃、生螺獅、涼米線,供 人瞰吹醉飽與薄片葛根者,故俗稱葛根會雲。”此會以交易葛 根和遊覽三塔寺風光為主,同時有名食小吃供人享用,還有賣 小娃娃玩具等。葛根是產於大理地區的一種藤本植物,其根塊 含有大豆黃酮、澱粉、異黃、葛素等,有壯陽生澤、健脾開胃 的作用。是日從文筆通向三塔寺的街道兩側都是賣葛根的攤 子,上擺葛根、砧板、菜刀和土鹼。凡趕會的各族群眾都要購 買葛根,賣者將葛根切成片售給買者,買者就用葛根沾上鹼食 用,並把葛根帶回家中,供家人食用。吃過葛根之後,人們就 成群結隊地遊覽三塔寺,直到下午,方各自散去。
婚俗白族家庭裡,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透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期間講究先上茶點,後襬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無論平時或節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並且連斟三道,稱三道茶。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背婚是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揹著新娘圍著嫁妝繞“8”字。
白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後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一一敬拜,然後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著。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禮上燃起辣椒粉,於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種形式:一是嫁女兒到男家,這種形式佔大多數;二是招姑爺上門,這種情況主要是女方父母沒有兒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殘等,所以才招姑爺上門。上門的姑爺必須改換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長輩重新取名;三是卷帳回門的形式,即男女雙方結婚後七日,妻子帶著丈夫攜帳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為女方家雖有兄弟,但年齡太小,父母年邁,只好“卷帳回門來贍養老人和照顧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長大結婚後,男方這才帶著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這三種婚姻形式由來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屬於哪一種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禮的過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過招姑爺上門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雙方的角色互換而已。兒子成婚後,一般都與父母分居,另外組織小家庭。父母和誰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選擇,一般選擇與幼子一塊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組織形式。
按照白族的習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終身守節,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時不得帶走前夫的家產。在個別地區,還有轉房的習俗,兄死後,嫂可以嫁給弟弟,稱為叔就嫂,但這種現象已不多見。
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說髒話,不準蹺二郎腿。一些山區的白族,家庭成員各有比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長輩坐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個神聖的地方,忌諱向火塘內吐口水,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白族人家的門檻也忌諱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婦女從上面跨過。家庭內忌諱戴著孝帕的人進入,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來不潔。
娛樂活動白族民間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種類繁多,有賽馬、盪鞦韆、耍麒麟、潑泥賜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盪鞦韆:白族山區森林密佈,藤條縱橫林間,農民與山民平時採蕎伐木,砍柴取暖,常於藤條蔓枝過手,練就蕩藤攀索的本領,極喜愛盪鞦韆的活動。每年春節,山區,常在大榕樹下捆綁篾索以成鞦韆;壩區,則在寬敞的壩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杆架綁紮鞦韆。最精彩的莫過於青年男女雙雙同蕩,這時常贏來圍觀群眾的戲耍逗趣。
飲食飲食習慣
白族注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節吃蒸糕和涼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秋節吃白餅和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湯。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新增紅曲米的紅肉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滷製的幹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一包檳榔。
白族也有飲食忌諱,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鐵刀,主婦做飯應悄無聲息,不能吹火,必須到井邊“汲新水”。喪家做飯,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紅色食料,不能做紅色菜餚。進扭時長輩上坐晚輩侍奉。
特色飲食
1.砂鍋魚與砂鍋豆腐:將火腿片、嫩雞塊、冬菇、蛋卷、臘乾片、豆腐、玉蘭片、肉圓等按比例與弓魚(或鯉魚)放入砂鍋內,放好調料,文火燉制則成。若把主料魚換成豆腐和少量捲心菜,則成砂鍋豆腐。
2.乳扇:是著名特產。做法是用羊奶放在鍋中,點上酸水(或明礬),使之呈半固態,用筷子挑起來,曬乾即成乳扇,可生食,也可煎煮。
3.豬肝鮮:“將豬肝切碎,拌上鹽、辣椒、酒、芝麻、八角、草果等,密封在陶罐裡,可存放1年。可蒸食,也可做調味品。
4.吹肝:將完整的鮮豬肝吹足氣後,放點鹽,掛在陰涼通風處晾乾。食用時,將豬肝切片,放入香油、醋、辣椒、蔥、香菜。涼拌即可。
5.生皮:將豬宰殺後,用火燒烤去毛,使皮烤成金黃色,肉得半生不熟,切成肉片或肉絲,佐以蔥、姜、醋、蒜泥等調料可吃了。生皮是舊時年節的宴客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