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漁歌,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臨高漁歌是流傳於海南省臨高縣漁民中的一種漢族民歌種類。因其多用襯詞“哩哩美”和相關傳說,也稱“ 哩哩美 ”、“哩哩妹”。在中國漢族民歌中非常突出,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滲透著濃郁的新盈港一帶的鄉土氣息,它不僅是海南省漢族民間歌謠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最具藝術魅力的首屈一指的漁歌,甚至連一些外國的漁歌藝術也只能望其項背。
據有關專家學者考證,臨高漁歌哩哩美萌芽於非常遙遠的歷史年代,發源地在古港新盈一帶起碼。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的漢代,當時臨高縣沿海主要來自中原地區的移民逐漸增多,漁民們撒網、搖櫓時的一唱一和,漁女們甜美地叫賣著,這些勞作中發出的有節奏的呼聲是哩哩美最初的萌芽元素和原始的藝術之生活基礎。臨高漁歌是中原文化經過長年累月地結合臨高的獨特情況而產生的生活藝術品,起源於漁民的生產勞動,以後隨著不斷的傳播和發展,哩哩美的內涵滲透進了更多的漁家人樂觀和浪漫的生活氣息甚至是年青人的情愛感受。同時,實際哩哩美起初本來就是男女年輕人談情說愛和取樂的方式,後來演變成大眾化的漁家男女老少在生產生活中最喜為傳唱的歌謠。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活的需要,哩哩美逐漸走進婚嫁、建房、上學、趕考、拜年、迎客、送客等不同場合。
臨高的地方文化特徵是海洋文化和港灣文化的綜合體,臨高漁歌哩哩美做為詮註這種文化的符號無可爭議當之無愧。哩哩美的第一次繁榮發展要追溯到1131年 - 1162年(南宋紹興)年間。時任臨高縣令的福建晉江人謝渥體恤民眾、關心教育和農事,更重視漁事,據史料記載當時臨高全縣只有幾千戶人家,一二萬人口,而且幾乎都集中在新盈、調樓等沿海地區。
謝渥對發展當時臨高的文化事業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鼓勵、扶持和推動了哩哩美的大發展並讓其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臺階,其時臨高漁業生產好景連年,漁民安居樂業,漁村處處迴盪著勤勞豪爽的漁家人快樂、悠美的哩哩美歌聲。臨高漁歌哩哩美凝聚著全體臨高先民的文化智慧和音樂天賦,因為幾乎全部的臨高人本來就是漁家的傳人,而哩哩美的最初起源就在於遠古的臨高沿海漁村。經考證,漁歌哩哩美副歌保留著“浪響後‘珠咪’、沙白前‘九圩’”的唱句。“珠咪”即是新盈港以北的天然攔浪堤,“九圩”就是新盈港以南的安全白沙灘。
臨高漁歌哩哩美之所以流傳千年長盛不衰,它的藝術感染力之所以像一個神聖的殿堂一樣香火不斷深受代代臨高人追棒,是因為它來源於生活又表現和服務了人們生活、情感需要,它反映了漁家人獨特的生活表達方式和交流願望。無論在文化產品相對貧乏和缺失的歷史年代,還是在高度娛樂化的現代社會,哩哩美仍作為臨高漁家人享受生活和交流思想、情感的形式而不被拋棄不被放棄,足見其獨特而璀璨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光輝是何等的源遠流長且魅力常在。
臨高漁歌哩哩美的藝術魅力已催生了累累碩果,並早已走向了中國的藝術殿堂,很多以哩哩美旋律為基調的音樂作品都獲得了重要的獎項,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原臨高縣總工會主席、海南省音樂家協會理事黃育平以哩哩美為素材創作的器樂曲《魚滿艙來歌滿港》,曾被中國唱片社灌製成唱片並暢銷全中國。哩哩美的優美旋律也引起了國內音樂界的注意。著名作曲家黃準、呂遠等前來臨高實地採風後,都倍加讚賞哩哩美的藝術魅力。特別是呂遠從臨高漁歌哩哩美獨特的音調風格中提煉並創作出來的影片《南海風雲》的主題歌——《西沙,我可愛的家鄉》,更是讓哩哩美的優美旋律響遍中國的大江南北,那首歌開頭的“哎羅……”就是臨高漁歌哩哩美濃厚而鮮明的特色,其高昂、悠揚的韻律動人心絃。音樂教育家楊餘燕還把哩哩美編成了初中音樂教材,並經國家教委審查通過後,由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7年臨高新盈鎮的戴慧仙、謝麗劍、陳王平、黃金亮、林強、陳小爭等6人所組成的哩哩美漁歌代表隊代表海南省參加了浙江省舟山市舟山劇院舉行的“中國·舟山群島·泛太平洋地區漁歌邀請賽”,結果出人意料地以《哩哩美》榮獲一等獎,並且轟動一時。當時參賽的有包括日本國千葉縣和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等在內的國內外11支代表隊,海南代表隊的臨高漁歌哩哩美以調柔、歡快和悠美的曲調以鶴立雞群的風範獨領風騷,讓眾多國內外觀眾耳目一新和讚不絕口。
2010年,臨高縣漁歌哩哩美研究協會成立。在縣委縣政府的適時規劃後,在宣傳和文化部門的積極操作和廣大民間人士的熱烈響應和參與下,這個集理論研究、作品創作、培訓交流和演出推介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民間協會最終破繭而出。協會的宗旨是保護、傳承、普及、挖掘、弘揚和發展臨高哩哩美,把它做為臨高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的特色產品,併為繁榮臨高文化事業的同時為帶動和服務臨高的經濟發展注入人文元素。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臨高縣文化館獲得“臨高漁歌”專案保護單位資格。
(責任編輯/姚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