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話說“灶王爺”

2021年2期《小說林》

選自2021年2期《小說林》之"散文三篇"

姜勝群

中國人信奉的神很多,在眾多的神仙中,灶神無疑最接地氣。家家戶戶男女老少,信與不信的,幾乎都知道這位尊神。不僅知道,而且還對他十分尊敬,親切地稱他為"灶王爺"。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社會上反對迷信。那時,還沒有電視機,家裡只有一臺電晶體收音機,播放的娛樂節目也不多,但經常播放相聲。其中,相聲大師侯寶林說的相聲《請佛龕》,講的就是"灶王爺"的故事。侯大師風趣地說,迷信的人,把"灶王爺"當成"一家之主",可戶口上沒他。警察到家裡查戶口,也不會問"灶王爺在不在家"。逗人哈哈一笑。

我從小就住在大城市的樓房, 鄰里兩戶人家共用一個廚房。 父親是學校校長,鄰居是研究所的工程師,都是"無神論者"。 所以,每天點柴燒煤做飯, 廚房的牆面都是乾乾淨淨的,什麼都不貼,自然也見不到"灶王爺"。其他鄰居家,也都如此。一直不知道"灶王爺"究竟是什麼模樣,因為經常去的書店沒有,街上擺攤的也沒有。侯大師所說的"請佛龕",真不知道要到哪裡才請得到。

我第一次見到"灶王爺"的尊容,是在鄉下的姑奶奶家。說起姑奶奶,要"拐"過好幾層關係才接得上。母親講述了一番,我也理不清。過去只知道父親是兄弟三個,有二叔和老叔。現在,又出現姑爺姑奶。而且,姑爺姑奶還有兩個孩子,我得管比我大的女孩叫姑姑,男孩叫叔叔。 叔叔的年齡還和我一般大。 以前,和姑奶奶家一直沒有來往,現在,姑姑和叔叔要進城上學,找到了當校長的父親,兩家人這才聯絡起來。

灶王爺畫像

姑姑讀高中,叔叔讀初中,叔叔和我在一個班。 姑姑和叔叔都住在學校的學生宿舍,吃食堂。到週末,姑姑叔叔就帶我乘跑郊區的公共汽車,去鄉下家裡。下車要走很長的土路,兩邊都是莊稼。走進村子,終於到了姑奶奶家。這是一間老舊的土坯房,中間是廚房,兩邊是住屋。一進屋,就看到了灶臺一口大鐵鍋上方貼著的"灶王爺"畫像。也許是時間太久了, 加上煙熏火燎,畫面不是很清晰,勉強能辨認出"一家之主"慈祥的模樣。

但更讓我暖心的,是慈眉善目的姑奶奶,對我的那股熱心勁兒,讓我踏進家門後,沒有一絲的陌生感。 老人家到院子裡摘來新鮮的西紅柿、黃瓜,洗乾淨讓我吃。還叮囑老叔和我,別忘了寫作業。 晚上,躺在暖暖的火炕上,卻能透過屋頂縫隙,見到天上的星星。我想,要是下雨,豈不漏到屋裡來? 想起姑奶姑爺和姑姑叔叔其樂融融的樣子,也就不再多想了。

親情

姑奶奶告訴我 ,在鄉下,家家戶戶都供奉"灶王爺"。想想也是,"灶王爺"不勢利眼,沒架子,不論貴賤貧富,誰人都"請"得到。在中國人信奉的諸神中,對於底層老百姓來說,如此親民的"灶王爺",自然地位是最高的。更主要的,"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吃飽吃好,全靠"灶王爺"呢。

不僅如此,在"灶王爺"的畫像兩邊,還貼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原來, "灶王爺"還負有監察的職責,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爺"要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這家人一年的情況。於是,人們為"灶王爺"供上好吃好喝的,叫祭灶。祭完,便把灶王爺的畫像揭下來,連同紙錠一起焚燒,"灶王爺" 就化成煙火上天了。除夕那天,再把新的"灶王爺"畫像供奉在老地方,便是把他老人家"請"回來了。祭灶時,要擺上灶糖和酒等物品,讓灶王爺喝得盡興,高高興興上路。而灶糖不僅甜,還很粘,糊在"灶王爺"嘴上,他向玉皇大帝彙報這家人情況時,一番甜言蜜語,淨說好聽的話。

“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軟",原來,神仙也不能免俗。

那一年,姑姑參加高考,考上了師範學院,叔叔參加中考,考上了冶金測量學校。姐弟倆雙雙走出農村,改變了命運。我也如願以償,考上了機械製造學校,住在學校,每月還有十三元的"勤工儉學助學金",生活完全自理,減輕了家裡負擔。

看來,"灶王爺"不僅保佑了姑奶奶一家,連我這個不供奉他老人家的遠房親戚,也借了光。

臘月二十三

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王重陽不忍毀掉前輩心血,紅葉禪師卻一把火燒掉寶典,孰對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