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原著:無極道人

生死輪迴一場夢,

迷悟只在一念間。

俊鳥出籠遊太虛,

大道無極任逍遙。

上次我們講解了算籌記數的操作方法,其中的多位數使用縱橫兩種擺法是十分合理而科學的,和我們現代十進位制記數法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算籌記數法的十進位制是我們揭開大衍數之謎的關鍵。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易經·繫辭上傳》第九章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這段話與算籌記數法的關係。

根據道家思維模式的萬物皆有陰陽,那麼數字也不例外,把數字區分陰陽的依據就是奇數和偶數。《易經·繫辭下傳》第四章:“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耦。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我們根據其中“陽卦奇,陰卦耦”的準則,可以把奇數劃分為陽數,偶數劃分為陰數,那麼天為陽,地為陰,這也和《易經·繫辭上傳》第九章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對數字陰陽的劃分相一致。

我們知道,數學最基本的發展,就是發現並提取數與數之間的規律,這種數字之間陰陽的劃分便是最基本的規律之一。而在易經中,這種基本規律又產生了更進步一的演變,《易經·繫辭上傳》第十章:“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這裡的“參伍以變,錯綜其數”便是對數字陰陽規律的進一步演變。我們特意繪製了以下表格,以便更加直觀的理解這種演變。

我們前面講解過,在算籌記數法中,數五為縱橫變化的轉折點,即用縱式的時候,超過五的數就要把一根算籌橫過來,由縱變橫放在上方代表五;用橫式的時候,超過五的數就要把一根算籌豎起來,由橫變縱放在上方代表五。這個五具有特殊的意義,所以要“參伍以變”,即參照數字五作出的改變,但這只是在表達形式上的一種參照,是表象而非實質。所以在易學數理上“參伍以變”還有另一個解釋,“參”即是“叄”,“參伍以變”即三五以變,意思是三和五兩個數是其前面陰陽兩數之和,即3=1+2,5=1+4=2+3,這樣解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數理意義。其次,3只有1+2這一種形式表達,而5卻有1+4和2+3兩種形式表達,兩種表達形式就代表了事物具有變化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同一個事物可以具有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而數字五是具有這種變化能力的最小數值,所以在易學數理中,五被稱為小衍之數,那麼現在我們就可以理解大衍之數中“衍”的意思了,大衍之數即是具有這種變化能力的最大數值,它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最大的可變性。

三和五的特殊意義在易學應用中被稱為三五之道,具體內容以後講解。我們繼續講解“錯綜其數”的意義,錯即是陰陽互換,綜即是次序顛倒,透過分析表格更加容易理解。那麼這十個數字經過“參伍以變,錯綜其數”之後,就變成了河圖的生成之數,也就是“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河圖生成之數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如圖所示)透過表格,我們就可以理解《易經·繫辭上傳》第九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這段話的意思了,而且還知道了天數25,地數30,天地之數55這些數字是如何得來的,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大衍之數的意義,即大衍之數是具有變化能力的最大數值,它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最大的可變性,但這只是給大衍之數做了定性,大衍之數的定量五十還沒有給出答案,與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並對其進行了定性,但引力常量G的值卻是在一百多年後才定量,所以定性簡單定量難,我們需要慢慢講解,請大家稍安勿躁。

無極道人乘鶴去,

空留殘篇八十一。

誰能解得其中意?

不枉人間走一回!

1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年少讀不懂劉姥姥,讀懂時滿眼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