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與民間習俗
在我的家鄉垣曲東原,一直流行有“二月二,龍抬頭的”傳統風俗。東原人還把這一天,當作一個辭舊迎新、時來運轉的吉祥日。也就是說“龍”在他們的心中享有極高的地位,它不但含有祥瑞之意,還能作為風調雨順的主宰者。東原人還把“龍抬頭”作為春回大地,人間萬物結束冬眠、漸漸甦醒,萬物生髮的開始,也是莊稼人精神煥發,昂首挺胸,揚眉吐氣,大鬧春耕生產的開始。
“二月二,龍抬頭”,流傳著很多民間習俗和“規矩”,幾千年來,這些老傳統和規矩,眼下雖說有點衰退,可它在東原人的心中,仍然具有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這是東原上民間廣泛流傳的一句民諺。在我們東原人的意識中,天上的龍王會在每年的二月初二抬頭,也就是說從這天開起,雨水逐漸增多,萬物甦醒。因此,二月初二,東原人也把它稱作“春龍節”。
“二月二,龍抬頭”之說與節令的關係也頗為密切。每當進入二月前後,就進入了“驚蟄”這個節令,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蛇、蚯蚓等冬眠動物開始甦醒。據說龍的形象就是以蛇、蚯蚓等動物的形象為藍本,經過誇張和聯想創作出來的,再加上龍又象徵天子。因為天子代表吉祥,主宰風雨,於是就誕生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在我們東原這塊,“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還有一個傳統習俗:就是“爆玉米花”。這個“爆玉米花”,的緣故,是唐朝女皇武則天不小心觸犯了玉帝,玉帝龍顏大怒,下令三年不許給凡間下雨。
第二年,天氣大旱,遍地一片赤白,天下蒼生,飢餓號寒。掌管天河的玉龍,見天下的蒼生實在可憐,便暗地裡下了一場大雨,玉帝知道此事後,用一座大山壓住玉龍作為懲罰,並說要想玉龍得救,必須“金豆開花”。到了次年二月初二這天,凡間的子民百姓忽然發現自家的玉米黃燦燦的,簡直就是一顆顆金豆,於是將其炒開了花。天下的子民百姓每家每戶都爆玉米花,並把它作為貢品敬獻給玉帝。玉帝見此情景,便釋放了玉龍,讓他官復原職,繼續掌管興雲佈雨之事。從那之後,二月初二“爆玉米花”的習俗便在民間流行開來。
說完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下面再說一說,流傳在我們東原民間的八大“規矩”。
一,剃頭——“龍抬頭”(二月二)理髮,福星高照
在我們東原,有一個禁忌——正月不剃頭,有民謠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也就是說正月裡剃頭會給自己的親舅舅帶來災難,輕者破財受傷,重者性命難保。所以人們紛紛趕在臘月的除夕前必須剃頭,一直到農曆的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天剃頭。這天剃頭,能沾點“龍抬頭”帶來的好運。為此幾千年來流傳在東原人心裡的傳說:“這天剃頭會使人吉祥如意,福星高照。
二,婦女不做女紅——避免做針線刺傷龍眼
民間認為,二月初二這天,做事要處處小心,婦女不能做針線活,不能動刀剪,因為“二月二”,要抬頭的蒼龍會在上空觀望天下,這一天,婦女若動針線,碰刀剪,便會刺傷龍眼。刺傷龍眼,天上的玉龍就不能準時布雲施雨。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每個莊稼人所盼望的,所以,每個莊戶人家,都不想傷害龍的眼睛,給民間帶來災難。
三,敲財——敲打門枕、門框,期望財源滾滾而來
在我小的時候,聽老年人說,“二月二”有敲財的習俗。也就是說,當天吃過晚飯,家裡的爺爺、奶奶就要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小木棍,去敲打門枕、門框,邊敲打邊唱道:“二月二,敲門枕,金子銀子往家滾。二月二,敲門框,金子銀子往家扛。”小時候和我同齡的小夥伴們也拿著棍子跑到大街上或衚衕裡敲打比賽,看誰敲得花樣多,唱的內容精彩,以求當年財源滾滾而來。
四,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二月二的五更時分,引龍回
民諺說:“二月初二,謂之龍抬頭。五更時,各家以石灰於井畔、泉邊為起點開始拋撒石灰白道,引入家中房內,祈禱龍神以求今年吉祥發財,好運連連。引入家中地上的石灰白線,當天千萬不能掃除,如果掃除恐驚了龍的眼睛,就會衝散了當年的吉祥和財運。”有了“引龍回”這句農諺,小時候的我,每逢二月初二的早晨,都會看到,母親早早起床,洗刷完畢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個小桶,裡面裝上石灰,到水泉邊拋撒石灰,然後一條白線引到家中,以屋內牆根和灶房的牆角為終點。石灰線看起來好像彎彎曲曲的龍蜿蜒入室,總之,撒石灰的主要目的是預示吉祥發財。祈盼好運。
五,引錢龍——就是在院子的地上畫一條龍,祈求龍神驅趕蟲災
小時候,家鄉東原的莊稼人,二月二,都習慣在自家的院子裡,畫一條龍,稱作“引錢龍”。這個“引錢龍”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是,請龍回來,呼風喚雨,祈求農業今年豐收;第二個說法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百蟲就會葬身地下,不敢禍害農家的莊稼,確保今年五穀豐登。難怪近年來農民忘了畫“引錢龍”,祈求龍神驅趕蟲災,就導致了蟲害氾濫。濫用農藥,導致農作物農藥殘留,傷農、傷民。
六,打露囤——囤高糧滿,預兆豐年
二月初二,“打露囤”、“填倉”、“圍倉”和“畫倉”等,其具體做法是“二月二”早晨在庭院中用簸萁盛上草木灰,然後用木棍敲打簸萁的邊沿,讓草木灰慢慢落下,邊走邊打,使灰線構成倉囤形的圖案。中間放上少許的五穀雜糧,還有的在灰堆外撒灰成梯形,意思是囤高糧滿,預兆豐年。因此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囤尖,小囤流的諺語。
七,試犁、下菜種——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東原的農人在二月初二這天,趕上耕牛到田間試犁,扶犁的老莊稼把式一邊吆喝著耕牛,一邊唱道:“牛踩豐收畝,犁破新春土。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東原人還習慣在這一天下菜種、種瓜茄,寓意是:二月二,百般種子好落泥。
八,敬奉碾子,抬起石磨。
東原人素有“磨為虎,碾為龍”的說法。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二月二當天,人們需要早早起床敬奉石磨和碾子。相傳石磨和碾子為青龍的化身,所以,二月初一的下午就要停止使用磨和碾子,並且將石磨和碾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用木墊子把它支起來,方便“龍抬頭,使龍容易昇天”,據說這樣,便能“細雨下的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用愁”,為新的一年圖個好彩頭!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二月二,龍抬頭”,敬奉碾子、石磨。就是不能碾米、磨面,若磨面、碾米,必會來回摩擦龍身,砸傷龍的尾巴,腰部,很不吉利,影響自己的運勢。
在吃食上,東原人也頗為講究,雖然村與村之間吃的食物有所差異,但大都離不開龍,人們往往會把“龍”字加在食物的名稱之前,如“龍鱗”指的是春餅,“龍子”指的是米飯,“龍眼”指的是餛飩。
有了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就要不受時代的變遷,把這些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牢記八大“規矩”,尊重老傳統,就能迎來一年的好兆頭,日子就能順順當當,幸福美滿,鴻運當頭。
責任編輯 楊志強
作者簡介
席騰華,網名:田野文化,1951年生,垣曲作家協會會員,垣曲縣第十五屆人大代表。一個生長在農村的老農民。喜歡文學,喜歡在文字裡尋找自己的夢想,愛好懷梆戲。曾有《回憶父親》、《大槐樹下》、《警民情深》等發表於《科學導報》和《舜鄉》等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