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前段時間王珮瑜關於郭德綱京劇水平的一些點評,曾經在網上引發熱議。王珮瑜認為郭德綱唱京劇只是票友水平,這讓很多德雲社粉絲憤憤不平。

的確,儘管平時的京劇演出都在繼續,王珮瑜當年也曾成立民營劇團賣票唱戲,但直到目前京劇界的團體還是以國有為主,沒有德雲社這種大型民營團體出現,即使有也是郭德綱的麒麟劇社。

這又是為什麼呢?

01

其一,京劇的市場不足夠大。

儘管如今的相聲劇場有很多也不大景氣,但總體來看相聲市場還是比較繁榮的。十幾年前郭德綱異軍突起,相聲又使得觀眾坐進劇場。最開始是小劇場,後來開闢大劇場,再後來加上粉絲經濟,至少德雲社目前的票是不愁賣的。

相對於相聲這樣的市場,京劇的市場還是不夠大的。儘管也有不少京劇迷,每到名演員名作品上演也滿坑滿谷,但相對於相聲,京劇市場還是不足夠大,受眾也是以中老年人為主。

沒有相當數量的年輕觀眾支撐,也就沒有那麼大的市場購買力。

02

其二,京劇和相聲的創作活力不同。

我們平時聽到的相聲,儘管很多時候都是傳統相聲,但演員在表演過程中還是會加入很多新鮮內容,表演的程式化不那麼嚴重,因此才容易吸引年輕觀眾。

而京劇基本上是一成不變的,他們的唱段從幾十年前可能都沒有變過,有所變化還要考慮觀眾接受不接受。這樣基本不變的老戲,吸引的多是懂京劇的老觀眾,而讓年輕人愛上它,就需要時間。沒有這樣的受眾群,演員想組織自負盈虧的民營戲班,就非常困難。

要知道,如今的京劇團都是國家撥款,而且金額比較大,這些演員哪怕演戲沒有那麼多,或者即使演戲門票收入也很少,但由於還是有工資拿,就不愁吃喝。在這種情況下,也很少有人能主動走出去。

03

其三,京劇圈沒有郭德綱那樣的人。

儘管京劇界也有非常多有功底的演員,比如張火丁、於魁智、王珮瑜,但由於自身原因和體制原因,他們都不像郭德綱那樣,對事業抱有執念,尤其在各方面條件受阻的情況下,還能夠咬牙堅持,終於雲開日出。

當年王珮瑜走紅之後曾經短期離開上海京劇院,成立自己的戲班,後來卻又因為市場原因鎩羽而歸。這一方面是王珮瑜自身的知名度原因,更主要還是京劇不像相聲那樣受眾廣泛。

04

我採訪過的一位偏於保守的相聲演員,他其實對於京劇的待遇是比較神往的。他就認為相聲沒有必要搞太多創新,就反覆鑽研表演那些傳統相聲就行,最後像京劇那樣保持一成不變,被國有體制養起來。

京劇有京劇的魅力和特點,相聲也有著京劇無法比擬的靈活和好處,如果相聲真的有朝一日像京劇那樣受侷限,對於相聲觀眾來說應該不是什麼好事情。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人生不易,哪有那麼多時間糾結、猶豫、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