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太極”源自《易經》,原意是“至高點”

《易經》包括《周易》本經和《易傳》兩部分。如果說前一部分是卜筮之書,那麼加上後者,就成了哲學書。

但《易傳》不是《周易》原本就有的,而是戰國後期至漢代新增的部分,是解說和發揮《易經》的論文集,是受道家陰陽家思想影響的儒家道德倫理觀念。

“太極”這一概念就出自《易傳·繫辭上》,原文是:“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其基本思想是:太極是天地未分的統一體(老子概念中的一,即元氣),是世界的本原。太極是世界產生總過程的開始,由太極(一)出生陰陽(天地),天地執行而有四象: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四象生八卦:乾、坤、巽、兌、艮、震、離、坎。

在《易傳》中,“一”就是世界的本體,世界萬物無不出於“一”。但這一思想有一個缺點,因為在老子的《道論》中,“一”是道之子,還不是世界的本體。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說,在“太極”之上還有一個“道”。

無極

“無極”出自《老子》,原意是圓融至極,沒有至高點

《老子》原話: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恆德不離。恆德不離,復歸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浴。為天下浴,恆德乃足,復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忒。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這一段文字涉及到“三知”“三守”“三複歸”: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復歸於無極。嬰兒,在胎為嬰,初始萌生的無知無慾(是無而非“無”)狀態;樸是本性狀態,無極是道的本源狀態。達到這三種境界,結論是“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不割”。

這個結論的意思是:形而上的“道一”化生,則為萬物(樸散為器),有恆德的聖人發揮作用,則為君長。這樣的君主是萬物為一,對待萬物一視同仁,沒有區別。

道一

透過對比可知:太極與無極,都是極,極就是極點、極端。太極強調的是至高點,就像房屋的最高點。而無極則沒有至高點,如同一個球面,任何一點的曲率、半徑都是一樣的,強調的是萬物的統一性、一致性。

從境界上而言,太極還是有終點的,而無極無始無終,老子之所以用“無極”而不用“太極”,就因為太極有極點,無極無始無終,迴圈往復,周行不殆。

相比之下,《易傳》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的“太極”還不是萬物的本體,因為“太極”還有個“點”,屬於“有”的形而下範疇。因此就得給它找一個更早、更超越、無始無終的存在物。於是,出現了“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的說法。完善這一說法的是宋明道學的開山祖師周敦頤。

無極生太極

“無極生太極”是儒家宇宙本體論的新階段

周敦頤是“北宋五子”之一,他的學說混合了道家的無為思想和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庸篇》自宋代以來多有持疑者,比如歐陽修、錢穆等人認為出於道家),其《太極圖說》為理學的奠基之作。

北宋承晚唐遺風,道、儒、佛繼續合流,學者們將《老子》的“無極”、《易傳》的“太極”、《中庸》的“誠”以及五行陰陽學說等思想進行了熔鑄改造,併為宋以後的道學家提供了“無極”、“太極”等宇宙本體論的範疇和模式。

周敦頤的哲學著作中,有一幅從道教圖錄中改裝過來的《太極圖》,還有二百多字的《太極圖說》和不滿三千字的《通書》,構成了宇宙本體論的新階段。

周敦頤《太極圖說》

其主要哲學思想包含以下內容:

一實萬分。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周敦頤把“一”與“萬”的關係描述為:“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

其中的“萬”是指事物的多樣性,“一”是多樣性的統一性。“是萬為一”指事物的多樣性具有統一性。“一實萬分”是統一的本原的實體,分化為千差萬別的特殊物體。他認為,“萬物”是從水、火、木、金、土五種特殊實物變化而來的,五種特殊實物是從陰陽二氣變化而來而來的,陰陽二氣又是從“一”變化而來的。他所謂“一”,就是《老子》的“無極”和《易傳》的“太極”。把“無極”和“太極”兩個哲學範疇統一起來,重新對本原的實體進行哲學論述,這是周敦頤“合老莊於儒”、融儒道為新學的哲學探索成果。

帛書《老子》

他認為,從一到萬、從本體到現象的過程和關係是:“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其公式為:無極(太極)→陰陽→五行→萬物。

從“萬”再回到“一”,過程則相反。

與此看出,他的宇宙模式論歸其本於無極,貫徹的是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哲學路線。他對“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的解釋是,“無極”雖可名之為“無”,但“無”中含“有”,名曰“太極”。太極雖可名之為“有”,但“有”本於“無”,名曰“無極”。

有學者認為(各百科均是),這是周敦頤把作為宇宙本原的實體,規定為實有而非物、本無而不空的絕對體,“是對以往哲學思辨的理論總結,表示他力圖克服玄學、佛學空無本體論的理論侷限,為宋明道學在本體論上開闢新的途徑”。這是專門針對玄學、佛學而言的,不知為何故意避開老子,給人造成老子哲學同等化了道教、佛教,實則是混淆了“無”與”“無”的概念區別。

無為而治

老子說得很清楚:“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通“元”,是用來描述和定義萬物初始萌生狀態的專用概念,“萬物初始萌生”怎麼可以理解為“無”即空無呢?且老子在不同的章節裡一再強調,“道之物……中有象呵,中有物呵,中有請呵。其請甚真,其中有信……”,玄學、佛學講虛空,不等於老子也講虛空。

理學哲思的提升最終是為治世服務的

理學家們的思想是比較開放的,他們大膽吸收消化儒家之外的學說,這也是中國文化生生不息的源頭所在。但說到底,他們在整合學術資源,提升學術見解的同時,最終還是為人倫道德建構理論大廈的。

理學鼻祖周敦頤

從周敦頤開始,宋代的道學家們給《易經》的“太極”之上“找到”了一個“無極”的本源,完善了西漢以來“易傳”的理論架構,也為“五常”找到一個更加充分的理論依據,周敦頤在宇宙生成學說基礎上,提出"至誠"和"主靜"的道德論。他把人性分為五品:剛善、剛惡、柔善、柔惡和中,前四者都有缺陷,只有適中才是至善人性。

周敦頤基於中庸的立場認為,只有達到"至誠"境界,人性才能完善。因為"誠"是宇宙的本原,體現著太極的道德本質,是仁、義、禮、智、信的根本,只有"誠",才能進入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成為聖人。而"主靜"“達誠”則是根本修養方法。它能讓人們遷善改過,從寡慾達到無慾,無私無慾,乃至於聖人,才能與天地之德、日月之光、四時之序、鬼神兇吉等最高法則相符合。

五常:仁義禮智信

因此,“禮”就是理,陰陽有理而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萬物皆得其理而後和。“樂”就是和,陰陽理而後和,萬物也有其理而後和。故要先講禮、後習樂。只有在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敘、百姓大和之後,乃可作樂。

一句話,把儒家思想改造提升,尤其在哲學思想方面做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但將昇華了的“天理”思想專門用來適合一家之思想,多少都有些削足適履了。

1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老祖宗留下的“表親三千里,堂親五百年”諺語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