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蔡營 在杞縣城西南15公里、高陽西北6公里處。2個村民組,126戶,602人,耕地800畝。蔡營村委會駐地。

相傳清初蔡某帶刀指揮,電兵於此。其名稱營頂。後在營地東南400米處建村,名為蔡家營,簡稱蔡營。

聚落長方形,面積8萬平方米。民舍大多為磚木結構脊坡式瓦房,少數為鋼筋水泥結構平房和樓房。

居民以農為主。機井8眼,機電雙配套。主產小麥、玉米、紅薯、青椒、棉花等作物。

山寨 在杞縣城西南16公里、高陽西北6公里處。3個村民組,84戶,423人,耕地559畝。屬蔡營村委會轄村。

明初山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名山家寨,後簡稱山寨。清道光二十四年黃水淹過後,庚戌進土朱崇洛由蘭儀遷此,繁衍至今仍用原名。

聚落長方形,面積1萬平方米。東西街1條。民舍大多為磚木結構脊坡式瓦房,少數為鋼筋水泥結構平房和樓房。

居民以農為主。土質青沙,機井19眼。主產小麥、玉米、紅薯、青椒、棉花等作物。

小學1所,衛生室1處

大路東通葛崗一高陽公路

常寨 在杞縣城西南15公里、高陽西北6公里處。6個村民組,268戶,1274人,耕地1900畝。常寨村委會駐地。

相傳,明初常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常塞。清代鹿姓由商丘遷來雖成望族,仍用原村名。

聚落長方形,面積20萬平方米。民舍大多為磚木結構脊坡式瓦房,少數為鋼筋水泥結構平房和樓房

大路東通高陽

張家窪 在杞縣城西南13公里、高陽西北4公里處。4個村民組,324戶,1622人,耕地1532畝。張家窪村委會駐地。

張姓遷此定居,以姓氏名村張家窪,簡稱張窪。

聚落長方形,面積21萬平方米。東西主街1條。民舍大多為磚木結構脊坡式瓦房,少數為鋼筋水泥結構平房和樓房。

居民以農為主。土質青沙,有機井22眼,機電配套。主產小麥、玉米、紅薯、青椒、棉花等作物,兼種果樹22畝。飴糖(麻糖)是該村傳統產品,暢銷城鄉。

有小學1所,衛生室1處

大路東南通高陽

於窪 在杞縣城西南13公里、高陽西北3.5公里處。4個村民組,377戶,1822人,耕地2080畝。於窪村委會駐地。

明朝中期于姓由山西洪洞縣首遷鞏縣,次遷通許,再遷杞縣,定居此地。于姓繁衍齒眾,因地勢西頭窪,故村名為於窪。

聚落長方形,面積27萬平方米。民舍大多為磚木結構脊坡式瓦房,少數為鋼筋水泥結構平房和樓房。

居民以農為主。機井31眼。主產小麥、玉米、紅薯、青椒、棉花等作物。部分村民善於套種。早熟和晚熟瓜,經濟收入高,鄰村莫及。

東王堌 在杞縣城西南15公里、高陽西6公里處。15個村民組,545戶,2464人,耕地390畝。東王堌村委會駐地。

因村內有故王廟,得名故王崗。宋元明時期鐵底河支流,從該村東南經過,河水經常漫溢。居民築堤後依堤建村,改名東王堌。明清時有集市,稱老街,清同治年間集遷寨內。

聚落長方形,面積42萬平方米。東西街4條,南北主街1條。民舍大多為磚木結構脊坡式瓦房,少數為鋼筋水泥結構平房和樓房。

居民以農為主。土質淤,機井40眼,機電配套。主產小麥、玉米、紅薯、青椒、棉花等作物。

小學1所,衛生室1處。

公路東通高陽

後崗尾 在杞縣城西南16公里、高陽西6公里處。6個村民組,152戶,810人,耕地1216畝。屬東王堌村委會轄村。

據民國八年《杞縣誌稿》記載:“春秋時期,魯隱公十一年齊、魯、鄭三國伐許,許滅歸鄭。”鄭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幹、許東偏、許叔感、鄭之德,修衣冠陵、建生祠以媚鄭。字貌森嚴,衛戌把守,視若諸侯行宮。年久戰亂,洪水淹沒,雖修復不是當年規模,現僅存鄭王陵於村後崗,取名“後崗尾”。

聚落近似正方形,面積1.5萬平方米。東西街2條。民舍大多為磚木結構脊坡式瓦房,少數為鋼筋水泥結構平房和樓房。

居民以農為主。土質西坡青沙,北坡淤土,其餘兩合土,有機井16眼,機電配套。主產小麥、玉米、紅薯、青椒、棉花等。

王堌集 在杞縣城西南16公里、高陽西6公里處。8個村民組,652戶,3262人,耕地3160畝。王堌集村委會駐地。

原名故王崗。宋、金時期南有包河,北有鐵底河。河水常決口氾濫,村民築堤防範,故名王堌。清同治元年築寨,集市由東王堌遷寨內改稱王堌集。

聚落矩形,面積34萬平方米。東西街6條,南北街3條。民民舍大多為磚木結構脊坡式瓦房,少數為鋼筋水泥結構平房和樓房。

居民以農為主。土質多淤,機井52眼,機電配套。主產小麥、大豆、棉花等作物。

小學1所,衛生室2處。

公路東通高陽。(未完待續……)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奇形怪狀”的文物,被清華小姐姐高度還原,看完直呼文物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