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馬蒂亞斯.波利蒂基,當今德國文壇的中堅作家,不僅憑藉發表小說成功出道,幾十餘年間還始終對寫詩保持著由衷的熱愛。

但遺憾的是,國內尚未對這位作家有充分的介紹和引進,直到今年,馬蒂亞斯的詩集《在光與萬物的背後》才首次被翻譯出版,他從自己千餘首作品的龐大詩集庫中精心挑選出來的81首詩才得以與遙遠的東方讀者相見。

這81首小詩共分為5組,分別是自然之詩、城市之詩、愛情之詩、生活之詩、遠東之詩。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充斥在詩歌字裡行間的微小細節,卻無一例外地體現了馬蒂亞斯對於生活的熱愛。

讀完整部詩集的時候,我想,或許無法單拎出來任何一首詩作評價,而應該將這81首詩視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集中體現了馬蒂亞斯想要表達的思想主題——與生活和解的最好方式,就是發現日常的細微之美。

01

前一陣子賈淺淺的詩歌掀起了大眾對於現代詩的熱議,部分網友認為晦澀難懂的現代詩可以休矣,而這正好與波利蒂基的觀點不謀而合。

作為一名詩人,波利蒂基對於現代詩的創作有著獨到的見解。儘管早先他同樣以寫晦澀難懂,堆砌意象的現代詩出道,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卻越來越厭倦這華而不實的先鋒寫作,開始提倡“新可讀主義”。

所謂“新可讀主義”,就是指詩人應該放棄先鋒寫作和後現代的寫作方式,從意象的迷宮之中走出,力求寫出能讓讀者讀懂的詩歌,觸動讀者潛意識中隱藏的感知與情緒。

正是因此,波利蒂基在寫詩時選擇的意象都十分講究,儘量用富有生活氣息,貼近大眾日常的意象來展現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

但是新可讀主義客觀上仍舊有一定的侷限性,讀波利蒂基的詩,會發現其詩歌往往缺少明確的主旨,讀者讀完很難提取出什麼關鍵性的資訊。

這當然也是新可讀主義的另一特徵,比起用玄奧晦澀的文字遮掩自己的本意和初衷,波利蒂基倒是獨樹一幟,要麼直接將詩歌想要揭示的道理直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出來,要麼就不設定任何主題,只是任由讀者享受詩歌本身,而無需帶著過多的揣測。

所以,倘若一個閱讀理解大師想要在波利蒂基的作品中發現一點玄機和奧秘,那麼大機率要敗興而歸,說不定到時候還要罵上幾句波利蒂基寫的都是什麼狗屁玩意。

當然,這一點究竟是好是壞,無法評說。詩歌的確是帶給人美感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悅,但這並不意味著詩歌的價值僅僅侷限於上述兩點。至少就我本人看來,詩歌本身是否蘊含了一定的哲理同樣也是評判詩歌好壞的標準之一。

波利蒂基雖然迴歸了詩歌的本真,力求帶給讀者最純樸自然的美的享受,但主題的缺失或許將會給他的作品帶來一定的非議。至於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就需要交給讀者和時間去檢驗了。

02

有必要再宣告一點,前文我所提到的詩歌無“主題”的特點,大多侷限於波利蒂基的單篇作品。但整體看來,其作品仍舊具有較為明確的指向。

波利蒂基在《在光與萬物背後》的後記中寫道:

“我寫一首詩,是為了有人能在什麼時候讀到它、為之觸動,並分享我想表達的、潛藏在詩歌中的情感。因為他熟悉此中的情感,因為我的詩歌精準得擊中了他,擊中了她長久以來因找不到合適表達而不得不以沉默掩蓋的部分。忽然之間,他抓住了它!他甚至將我視作真正懂他的人,儘管我們素昧平生。詩歌可以將完全陌生的人的內心緊緊相連。”

的確,波利蒂基不僅寫詩發自內心,出於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到的種種情緒(儘管他本人認為自己大部分情況下寫詩是為了排遣煩悶),而且他寫詩的目的也在於喚醒有著與他相同體驗的讀者們的深層次感受。

什麼樣的詩歌最能打動人,毫無疑問,那就只能是書寫生活,謳歌日常的“簡單之詩”。這樣的詩歌,甚至不需要什麼深刻的哲理為其增添內在的價值,只要其間的文字能夠真正喚醒另一時空讀者相似的記憶,詩歌就能輕而易舉地俘獲讀者的喜愛。

所以,波利蒂基的詩歌雖然看似只是在寫他遊歷世界目睹到的娟麗狂野的景色,在午夜的寂靜城市中偶然的感想,或者在酒館望見的酒杯空空的男人,毫無更深層次的意義,但這些詩篇集合到一起,卻構成了一個宏大的主題——生活。

沒有人可以逃離“生活”這兩個字,我們總是在用不同的詞彙來描述各自的生活。枯燥的,乏味的,有趣的,精彩的,各不相同,唯一確定的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生活的陰暗面,即便是波利蒂基,也需要用寫詩來對抗生活的非難。

而這,也正是波利蒂基這些組詩的意義所在。如果你覺得“你的生命,沒有價值,而多餘”,那麼不妨去赴波利蒂基的四點之約吧。

“那麼,我們約定,快四點時,

請抬頭片刻,

凝望一頂參天樹冠,

鏽紅棕褐金黃的樹葉,

所有的色彩都已幾近橙紅,

被你背後快要沒入地平線的陽光,

完美照亮,直至最為纖細的枝椏;

被青銅藍天空下銅灰色的雲,

熱烈地折射出萬道光芒——”

面對生活的不盡如意之處,詩人可以憑藉敏銳的感知發現潛藏的美好。然而相較於先鋒派遮遮掩掩,不肯將這種美好公之於眾的做法,波利蒂基顯然更為直接。

他直接贈予讀者發現生活細微之美的眼睛,不妨看看你身處的周遭吧,那一碧如洗的藍天,那輕輕吹動你秀髮的微風,那溫柔又充滿暖意的陽光,不要懷疑,這都是生活賜予你的美好,等待著你的發現。

而這首詩也是為數不多的主題明顯的作品之一,波利蒂基在這首《十月之憂》中提出了他的處世哲學——人生的價值就在於發現生活的美好

而這也讓我想起了福克斯的動畫《心靈奇旅》,是啊,誰說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成為響噹噹的大人物呢,我只想安安靜靜地注視著樹葉的飄落,未嘗不可呢?又正如日劇《瀨戶內海》中主人公的疑惑,誰規定青春就必須是奔跑、打球,滿身大汗呢?難道坐在小河邊和摯友無所事事地閒聊,就不算青春了嗎?

太多世俗的價值束縛了我們自己,反倒讓人變得不那麼快樂。而從其中突圍,能夠發現生活之美的,反而與生活達成了意想不到的和解。

正如那個一貫喜歡一個人坐著的波利蒂基。

“一直坐著,等一陣旋風,

等一場山崩,等下一次日食,

一直坐著,直到停車場看守過來,

然後是外事警察,夜班門衛,醫生,掘墓人。

什麼也不再思考,

什麼也不再感覺,

不要耍花招,

不要亂說亂動——

這樣坐著的人,

好像從所有樹葉、野鴨、摩天大樓中解脫,

除了我之外,

永遠不會有他人。”

讓我們這些鳶飛戾天者,經綸世務者,一個人靜靜地看流雲掠過,飛鳥展翅,日影西斜,直到黃昏降臨,被盛大的黑暗緊擁入懷,又何嘗不可?

1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這位​超寫實畫家,把老虎的每根毛髮都畫了出來,不信你放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