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歷史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人類對祖先的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中華民族每年一度最為重要的祭祖節日。
清明節這一天,大家為先祖和離逝的親人掃墓祭祀,慎終追遠,表達與釋放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對於逝去的親人,人們總是難以徹底放下與他們的聯絡,於是在客觀世界無法保持的聯絡,就被寄託在逝去親人的墳墓所在。
而人們祭祀祖先、寄託哀思的墓葬,在人類文明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歷史悠久的墓葬文化,墓葬文化如歷史長河上隨波浮動著的關於生與死的人類活動歷史的倒影,為考古研究人類歷史提供了許多重要的資訊與文物。
而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時至今日,墓葬形式已經簡化為機械式流程化的火葬,與曾經的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的墓葬觀念似乎已無法銜接,沒有倒退、更沒有延續,而是墓葬文化在現代社會已近消亡。
墓葬文化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些遙遠,但逝去親人的墓葬形式卻牽動著我們的生活,北大教授吳飛就提議恢復土葬:火葬將人當垃圾處理,缺乏人文關懷。
墓葬,情感的延續與存活
在紀錄片《中國古代墓葬——歷史的倒影》中講述:人類的智慧與文明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當人類的智慧剛剛可以從動物中分離出來的時候,人類對待生命的意識還是如動物一樣,是殘酷和自然的,對於死亡的同伴一般都棄之不顧。
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他們對於生命和死亡漸漸有了清晰的意識,和隨之而來的情感,這讓人類感知生命因為死亡而更加珍貴,死亡會產生的失去與痛苦。
人們眷戀死去的同伴,捨不得把他們丟棄在冷酷的大自然中,於是在親情的牽引下產生了墓葬。世界各地的原始人最初都是把親人的屍骨葬在住處或附近,以便朝夕相伴。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考古學家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山洞,這個天然的洞穴是距今一萬八千多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生活的房屋。
就在這個“房屋”的下邊發現了中國人最早的墓葬,儲存了當時三具古人類的頭骨,這裡就是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這個遺址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和埋葬親人的地方是在一起的。像山頂洞人這樣的現代意義上的人類已經發明瞭最初的埋葬意識。
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一直在延續,經過漫長的一萬多年的成長,在山頂洞人出現後的一萬二千多年,在中國西北地區的西安半坡,生活著一群更加智慧的人類,他們已經學會建造半地穴的房屋,燒製美麗的彩陶。
人類的智慧已經成長進步到能夠更加清醒和更為深刻地感受死亡的痛苦,為此他們會把死去的親人集中埋葬在一起,寄希望於失去的親人能夠在死亡以後在另一個世界再團聚。
無論是將死去的親人埋葬於生活居住的地方或是附近,還是將死去的親人集中埋葬在一起,目的都是能夠換一種方式保持與失去的親人仍有所聯絡,是人類寄託親情、想念與哀思的方式。墓葬最終是一種情感的延續與存活。
現代社會的火葬燒丟了什麼
原始人類便已經產生了模糊的靈魂觀念,他們認為肉體的消亡並不是生命的真正終結,人類在死後也許能夠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因此人類還會為死去的親人、同伴準備一些用品一起埋葬,以便滿足他們的需要或讓他們可以繼續享受生活的樂趣。
而關於靈魂的意識,也讓一些原始人類開始重視死後對肉體的儲存,在一些古文明中會認為完好的肉體可以讓靈魂得以復活或是在另一個世界永生,但在中國,對於已故親人屍骨的儲存則意味著對逝去者的尊重與後輩的孝道。
現代社會自然是崇尚科學的,科學否認靈魂的存在,更無從談起為了靈魂的永生而儲存完整的屍骨。所以死者的屍骨,曾經尊貴的有如古埃及法老,死後要將屍骨製作成不朽的木乃伊,到如今一把火焚燒成灰燼,也是經歷了滄海桑田。
雖然沒有靈魂,不需要儲存完整的屍骨,但將曾經深愛的已逝去的親人焚燒成灰燼,在除了本有火葬葬俗的民族外,於大多數人而言,還是殘酷的。在焚燒逝去親人屍骨的同時,那種對於已故者的尊重、鄭重與告慰、緬懷、不捨的情感似乎也被付諸一炬。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時至今日的火葬形式已經簡化為機械式流程化。現代社會的火葬程式,就如同一個機械式流程化的大型屍體處理站,每天按照固定的程式處理著在親人心中曾經鮮活的、溫暖的、珍貴的存在,就如同處理垃圾一樣被冰冷的處理掉。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喪葬似乎有一個很重要的、看不見的東西同時被焚化了。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吳飛曾在演講《現代中國的喪禮》中提出“喪葬被當做了處理屍體的事情,像處理垃圾一樣,徹底喪失了它的文化意義。”
在現代社會的公墓中,統一製作、整齊排列的墓碑要比之前實行土葬時各自自行修建的磚石或是土包墳墓、石制或是木製的墓碑要漂亮許多,但卻總是覺得比土葬時的墳墓缺少了些什麼。
有待商榷的現代火葬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吳飛對現代社會推行的火葬形式持質疑態度,他曾在演講《現代中國的喪禮》中對火葬代替土葬的改革提出質疑:“該改革的兩大目的,一個是節省土地,一個是打擊封建迷信,沒有一個是能做到的,反而帶來很多負面問題。”
在節省土地資源方面,土葬時的墳墓與墓碑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會隨著時間而自然風化消亡,在吳飛教授看來:“這本來就是最環保的模式,為什麼要把它變成大理石的呢?”
現代公墓大多會採用大理石製作安放骨灰盒的墓室與墓碑,而大理石的風化速度特別慢,基本不會像土葬時的墳墓與墓碑一樣隨著時間而自然風化消亡,這就同樣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併成為自然環境的一種負擔,而墓地的價格也因此讓人越來越難以接受,並導致不良的市場秩序。
在打擊封建迷信方面,吳飛教授認為:“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傳統的喪葬禮儀並不是真的在為已故者祈求靈魂的復活或是永生,而是出於情感的不捨得將逝去者仍視為活著看待,“這不是出於理論的承認,而是出於人情的不忍。”這正是墓葬文化產生的源頭與歷史傳承萬年之久的生命力所在。
而現代社會正在實行的火葬形式與程式,正在無情地扼殺墓葬文化的生命力。現代社會實行的火葬形式與程式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傳統喪葬禮儀中親友對於逝去者的情感寄託、延續,和對逝去者的尊重、鄭重與告慰、緬懷。
小結:
墓葬文化有著幾乎與人類文明同樣悠久的歷史,在經歷了萬年的發展變化與歷史變遷後,在現代社會似乎正在走向終結,現代社會的火葬形式是人類對於生命與死亡認知的科學進步。
也許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但這種火葬形式與程式能否成為土葬的接替者,繼續延續墓葬文化的歷史與情感,能否形成一種有生命力的文化,還需要時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