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曾國藩有句經典名言叫: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一方面,曾國藩認為真誠做人做事終究會好過於虛偽,笨拙老實做人做事終究會好過於投機取巧。

另一方面,曾國藩寧願笨拙實誠做人做事,也不願意靠投機取巧、耍聰明的虛偽做人做事。

可見,那些笨拙一點的人,反而更加真誠;而那些投機取巧的聰明人,往往虛偽奸詐。

難怪劉邦臨終前對老實巴交的周勃委以重任,還說他能夠“安劉氏天下”,而周勃也真是沒有辜負劉邦的期望。

關鍵的時候,哪一種人靠得住?

曾國藩說:遇到了危難的時候,只有那些質樸、率真、笨拙的人靠得住!

為什麼?因為笨人沒有心眼,不懂得如何傷害或欺騙他人。而聰明人雖然使用起來得心應手,但聰明人心眼多,算計多,容易虛偽奸詐,故而見利忘義的行為也很多。

其實,老子《道德經》早就告訴過我們這個道理,所以他建議大家“絕聖棄智,絕巧棄利”,只是做一個“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人,這樣才能簡單快樂,人生少憂患。

老子《道德經》第18章更是說道:智慧出,有大偽

也就是說,聰明智巧等現象出現,反而會產生出更多的虛偽和狡詐來。

老子的學生文子說:“古代有大本領的人創造出文字來,為的是指導民眾,叫人理解天下之事,使愚笨的人變得聰明起來,使聰明的人學識淵博。

可是,事與願違,等到文化知識有了進一步發展,有學識的人卻變得更壞了,他們把學到的文化知識作為自己為非作歹、作奸犯料的工具”。其實,這就是文字、學問、智慧的反作用。

縱觀歷史,那些大奸大惡的人,哪一個不是絕頂聰明,但是又虛偽狡詐到了極點呢?

比如說,宋朝宰相秦檜前後執政十九年,辦事能力極強,深得宋高宗的賞識和寵信,但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奸臣;

清朝的和珅,聰明絕頂,通曉多國語言,辦事精明強幹,還做人情商極高,因此深得乾隆賞識與重用,但他最後因為利慾薰心,淪為了清朝第一貪(抄家時查抄出了白銀八億兩,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

可見,聰明才幹是一把雙刃劍,很容易成了那些虛情假意的人,用來高智商犯罪的工具。

難怪司馬光在《資治通鑑》第一篇就說: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

領導在挑選人才的時候,與其選擇那些才能一般的君子,也不要選擇那些才幹卓越但人品卑劣的小人。因為小人既有足夠的陰謀詭計來發揮邪惡,又有足夠的力量來逞兇施暴,這樣就如惡虎生翼,他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

總而言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老天在給我們才能的時候,或許在品德方面就欠缺了;老天在給我們品德的時候,或許在才能方面就欠缺了。

老子在《道德經》第20章說自己是“我愚人之心也哉”,世人都精明機巧,而他自己愚笨昏昧。但最終的結果又是:因為他與眾人不同,抱朴守拙,所以最容易得“道”。

一個人,知道得越多,內心慾望和渴求也就越多,繼而生出的私心雜念也會越多,最終就更容易偷奸耍滑、投機取巧、虛情假意等等。

難怪老子他老人家苦口婆心地忠告統治者要這樣管理老百姓: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其實,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與快樂,能夠做到如老子所說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豈不美哉?朋友們,您覺得呢?

關注“國學新導航”,用國學開啟屬於你的人生新導航!

和琢磨君一起,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9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金庸筆下4大慫人,明明都有一身神功,面對仇人時候卻成縮頭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