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作為馳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明朝文化燦爛光輝的歷史名跡。是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
而長陵祾恩殿這座高等級的明代官式建築彙集了古體代建築的特點,具有歷史和文物的雙重價值,可謂建築史上的豐碑。
明十三陵每期一問欄目,這期小編就給大家講講:為什麼說定陵地宮左右配殿不是為安葬皇后而設的?
定陵地宮後殿設有棺床、金井,配殿也設有棺床、金井。後殿是地宮的主要殿堂,皇帝肯定應葬於後殿。那麼,左右配殿的棺床又是為誰設定的呢?
曾有一種觀點誤認為,兩個配殿是為安葬皇后而設定的。因為帝后棺槨從前殿運至中殿後,發現中殿與配殿之間的甬道太窄,運不進去,才違反初衷,不得不和神宗棺槨一併放入後殿的。這一推測的根據是明未清初談遷在《棗林雜俎》中曾記載,在修建定陵地宮時,巡工的給事中陳與郊曾說,壽宮五室,中三間是留待皇帝用的。左右室有門相通,分別是留待皇后和嗣帝生母用的。另外,《明史·后妃傳》在論及錢皇后之葬時有這樣的記載:“九月葬裕陵,異隧,距英宗玄堂數丈許,中窒之,虛右壙以待周太后。”似乎明朝時按照禮制,皇后是應葬在地宮配殿的。
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明代帝陵地下宮殿系仿皇宮內廷格局建造,地宮的前、中、後三殿,代表著皇帝、皇后生前所居的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所以地宮後殿不僅是停放皇帝棺槨的地方,同時也是停放皇后棺槨的地方。而按照明朝的禮制,帝后也本應合葬同一殿堂。
如《明穆宗實錄》記載安葬世宗,並遷葬陳氏、杜氏兩位皇后,就有“似當依次列襯”之說。按“依次列襯”文意,顯然應是在一個墓室內進行安排。
又如,明劉若愚《酌中志》卷四《恭紀今上瑞徵第四》記載天啟元年(1621年)營建慶陵地宮時,因內官監管理王敬、翟應奎“創議於合造尺寸之外,仍暗將寶座(棺床)增闊若千尺”,所以,天啟七年(1627年)十二月,崇禎帝將母親孝純劉皇后遷葬慶陵時,棺床上正好能“妥完梓宮四位”(光宗、孝元貞皇后郭氏、孝和皇后王氏、孝純皇后劉氏四人梓宮),尺寸恰好。
可見,帝后共置同一墓室同一棺床是符合明代禮制的。這說明,定陵帝二後合葬後殿,置於同一棺床上也是依禮安葬的。如果地宮配殿是安葬皇后用的,禮工二部官員怎能不知事先挖開配殿隧道,又怎敢擅自違反禮制將皇后葬入後殿!這顯然是不可思議的。而且,萬曆二十五年敬妃李氏去世,神宗也不會傳旨將李氏“著葬壽宮右穴”。因為,如果將李氏葬於右配殿,將來皇后和皇太子的生母難道再同葬左配殿嗎?顯然這與給事中陳與郊的說法不一致。因此,地官配殿絕不是為安葬皇后用的。
至於英宗錢皇后葬於裕陵左配殿雖系史實《明憲宗實錄》記錢氏人葬的開隧情況是“於裕陵左開山破土”,恰與定陵地宮左配殿外有“左道” 相吻合)。但按文獻記載,卻是因為憲宗生母周氏從中作梗,才形成的違反禮制的葬法(當時周氏不準將錢皇后葬入裕陵,在大臣彭時、 姚夔等人的力爭下,周氏才不得不同意葬入裕陵。但卻故意違反禮制葬入左配殿,還堵塞了左配殿與英宗玄堂之間的通道)。以致連明孝宗朱祐樘都不得不說:“此未合禮”,“昨見成化年彭時、姚夔輩奏章,先朝大臣忠厚為國如此,先帝亦不得已耳!”
而地宮配殿因為是象徵皇帝妃嬪所居住的東六宮和西六宮,所以其設定初意是為安葬妃嬪用的,特別是有妃嬪殉葬的時候應是這樣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皇帝的妃嬪死後都應葬入帝陵地宮配殿。因為,即使是實行皇妃殉葬制的時候,那些先於皇帝而死,或特恩免殉的妃子也都是另外造墳埋葬,並不為她們開啟帝陵地宮。后妃嬪殉葬制結束,妃嬪死期不一,為了 不洩露山川靈氣,皇帝的妃嬪就更不可能葬入帝陵地宮了。
基於此因,定陵地宮配殿內的棺床和金井的設定,事實上只是沿用九重法宮格局舊制,徒具埋葬妃嬪的象徵意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