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不同的宗教教派秉持著不同的教義,這也會導致它們的藝術風格天壤之別。

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雖然都是基督教的分支,但是各自的教義、管理結構、宗教體系都大有不同,這就導致不同教派的藝術風格差異非常大,

今天的教會只限於純粹的宗教精神領域,但19世紀之前,教會有著極高的世俗權威,其中天主教的權威尤甚,甚至教皇的權力會超過任何一位世俗君主。天主教徒都要繳納十一稅,將收入的十分之一都捐獻給教廷。此外,還有不少國家政教合一。所以天主教廷對整個歐洲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都有著極深的影響,在藝術上也不例外。

藝術不斷地鞏固天主教在歐洲的權威,天主教也不斷地在藝術上投入金錢,利用藝術來加固自己的統治。例如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包括最為經典的藝術作品,如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天頂畫、拉斐爾的眾多作品等,都是在描述與宗教相關的主題,為天主教的鞏固做出了極大貢獻。

↑ 天主教管理結構圖示

從管理上看,天主教相對簡單,是一個嚴格的金字塔形的管理結構,教皇位於頂部,每個國家有自己的大主教,再向下還有省、市一級的主教,每一級都要向上級交稅,很像政府機構自上而下的管理機制,可以被認為是精神領域的“君主制”。

東正教採取的制度是政教合一,宗教的首腦人物是皇帝所在教區的主教,但宗教的最高領導人並不是某個主教,而是皇帝本人。因此在西歐,東正教的世俗權力不如天主教大,是一個更偏向精神領域的宗教,如果用政治體制來類比,東正教更像是“共和制”。

↑ 東正教管理結構圖示

相比於天主教和東正教,新教的管理結構比較鬆散,嚴格來說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神職人員,更常見的是專職佈道的牧師,與普通民眾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種管理結構導致新教的教派五花八門,在細節上的觀念有所區別。這也導致“新教”漸漸成為一種泛指,統稱那些既不是天主教也不是東正教的、秉承馬丁·路德觀念的基督信徒,更像是一種“民主制”。

↑ 新教管理結構圖示

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這三大教派都奉行《摩西十誡》,但對於“不能拜偶像”這一條誡命遵守程度的不同,導致了三個教派在藝術態度上有著極大差異,從它們各自最具代表性的教堂建築就能看出這一點。

↑ 天主教教堂代表 -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 天主教教堂代表 -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最不遵守這條誡命的是天主教,天主教認為用繪畫音樂等藝術方式去感染信徒效率更高,雄偉恢弘的教堂建築能讓信徒有置身於天堂的感覺,利用藝術在現實生活中“複製”出天堂的美好。因此,天主教有著雕塑、繪畫、建築等眾多藝術作品,例如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內外的豪華裝飾和無數雕塑作品,就能看出天主教對藝術的態度。

東正教對於這條誡命採取了折中態度。東正教雖然同意用繪畫等手段增加傳教的效率,但對於藝術表現形式有著嚴格的規定,例如神聖人物的樣貌等。所以,東正教沒有誕生如文藝復興三傑一般偉大的藝術家,藝術家們將激情與能力發揮在了色彩方面,致使東正教藝術的色澤都非常光輝華麗,建築代表就是土耳其伊斯坦布林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 東正教教堂代表 - 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

↑ 東正教教堂代表 - 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內部)

↑ 一般東正教教堂內部,以華麗的色彩為主

東正教教堂的穹頂通常是洋蔥頭造型

新教對於“不能拜偶像”的誡命恪守最為嚴格,導致新教排斥所有裝飾性的藝術。新教教堂中通常沒有任何雕塑壁畫,只有一個十字架,有些教堂外觀上看上去極為普通,就像是一間普通的房子,代表性的建築是英國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新教堅持“反藝術”的態度,認為基督徒應該重視內心的自省,而不是浮華流於表面的裝飾。

↑ 新教教堂代表 - 倫敦聖保羅大教堂

↑ 典型的新教教堂

↑ 新教教堂內部

資料整理於網路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人人閱讀 · 倡議廢除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