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黃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是傳統民俗中的端午節。五月五日為何稱為“端午”呢?其內含有中華傳統文化對天地的關照,以及反映到生命的養生科學觀。

《雅俗稽言·卷二·天時》說:“歲時記五月一日為端一,二日為端二,五日為端五午,端即初也。”這裡提到“端”表“初”之意,“端午”就是五月初五日的意思。

然而,每個月都有初一、初五的日子,古人為什麼特以“五月初五”為端午呢?這和五月“重午”時,天地間陰陽處在交替變化的關鍵時點有關。

《淮南子》誕生之山

《淮南子·天文訓》說:“陽生於子(*黃曆十一月),陰生於午(*黃曆五月)”。《說文解字》釋“午”:“忤(*違逆)也。五月,陰氣午(*黃曆五月)逆陽,冒地而出。”由此來看,就是說黃曆五月是陰氣忤逆陽氣冒地而出之時,此時也是一年中陰長陽消迴圈的開端。午這個象形字,在古代同忤、迕,就表示了忤逆、相牴觸、相違背這樣的意思。

黃曆五月五日是“重午”日,是陽氣最旺盛之時,天地純陽之氣的迴圈達到了最高點的位置。黃曆五月五日這個“重午”日稱“端午”或稱“端陽”,就表達了這樣的意涵。然而,物極必反,到了重午之時也將是天地純陽之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是陰氣開始冒出的時點。

《禮記·月令》說:“是月(*五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處必掩身。”《禮記》把五月“陰陽爭”視同“死生分”這般嚴重。所以古時對五月五日這一天也有“惡月惡日”的說法,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就提醒君子齋戒,慎重對待。

古人對天地陰陽變化的深刻觀察,傳給後人深刻的修身處世警惕。今天我們了解了“端午”的名詞由來與內涵,同時也能認識天地的陰陽迴圈變化的特點,可以掌握天人合一的精神,作為自己立身處事和保健衛生的參考。

生態家園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漫談酒文化|酒史、酒器與酒令,“一滴入魂”的酒因品鑑而愈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