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離開繁峙,沿著滹沱河上游谷地一路向西,到代縣折而向北,出雁門關,便來到關外第一城朔州城。

雁北大寺

朔州,坐落在雁北桑乾河邊,秦漢時期為馬邑縣,秦將蒙恬在此處圍城養馬,遂有此名。漢武帝發動對匈奴的第一戰,所謂的馬邑之謀,就在此處。這裡正好處於中原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緩衝地帶,其文化也體現著農耕與遊牧兩種文明的碰撞與交融。這一點在遼宋金的時代尤為明顯,遺留下來的建築便是明證。我們來此,就是要探訪這裡的一座大型寺院:崇福寺,尚存有兩座金代遺構。

遼金時期,統治者崇尚佛教,雁北地區的遼金建築遺存的數量和樣式都頗為豐富,現存的幾座金代大型木構建築也都在這一帶。就體量來說,大同華嚴寺的大雄寶殿排第一,第二就是崇福寺的這座巨構彌陀殿。而彌陀殿的珍貴絕不止於此,其所謂的「金代五絕」,保留了金代遺留下來的諸多做法,在國內確是難得一見。

據明清碑記與朔州志記載,崇福寺最早由唐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旨於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 665 年)建造,到了遼代被官府佔據,成為林太師的衙署,時稱林衙署,後在遼統和年間又復改為僧舍,名曰林衙寺。金滅遼後,崇尚佛法的金熙宗命開國侯翟昭度於皇統三年(公元 1143 年)在大雄寶殿以北修建彌陀殿,隨後又建觀音殿,這倆金構也一直留存至今。當時的寺院修繕一新,規模恢弘,金天德二年(公元 1150 年),海陵王完顏亮賜額「崇福禪寺」,簡稱「崇福寺」,沿用至今。元末明初,寺院被用作糧倉,建築傾頹。明洪武十六年,永平侯謝成進行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重建,現存的千佛閣、鐘鼓樓等建築即為此時所建。清代寺院衰落,建設不多,主要是對部分建築做一些修繕和改造。

明清遺存

崇福寺現存規模不小,南北中軸線上依次排布著山門、金剛殿、千佛閣、大雄寶殿、彌陀殿和觀音殿。除彌陀殿與觀音殿為金代原構外,其他皆為明清所建。而明代以前的碑記幾乎無存,我們也無從得知其金代鼎盛時的樣貌,好在彌陀殿的留存尚能讓我們一瞥當時的輝煌。

崇福寺平面圖(圖:劉京婧)

崇福寺的山門就在馬路北側,根據匾額題記,為清乾隆七年重建。現存臺基為明初遺物,明代山門尚有五間,而現存山門僅及三間,說明清代此處佛教勢力已趨衰落,香火錢已經不夠修大房子了。

崇福寺山門

山門匾額,上有題記「乾隆壬戌年孟冬榖旦立」

千佛閣為明初所建,清代有所修葺,原名藏經閣,當時用來儲藏寺內大藏經(現已不存)。這座頗為精緻的小樓閣,周圍有一圈環廊,下層隔扇門周圍裝豎向木板,上雕飾壺門。千佛閣前面的鐘鼓樓也為明初所建,二層木板壺門歇山頂,透出幾分小巧。

千佛閣

鼓樓

千佛閣後是世五間的大雄寶殿,為明代所建,清代修葺。大殿立於臺基之上,前有月臺,但體量並不大。明間和次間的門窗均雕飾壺門,內有三世佛的明代貼金彩塑,水平一般。

大雄寶殿

金代巨構的高潮

繞過大雄寶殿,一座七開間巨構赫然出現在眼前,我知道,真正的高潮來了。

彌陀殿

彌陀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八椽,非常高大,又立於 2.5 米高的臺基之上,再加上前面的大面積月臺,恢弘之勢撲面而來,瞬間鎮住了我們。

這座經典金代大殿的斷代來源於明間脊槫上皇統三年(公元 1143 年)的題記。後世修繕較少,其木構件和做法基本保留了下來。除了大木作以外,屋頂的琉璃、中間五間的隔扇門和明間門上方的大匾額,全都是金代原物。能同時保留這麼多舊物的金代建築,僅此一處,可說是極為珍貴了。

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 1184 年)的匾額,不僅為現存金代匾額中最大者,其雲紋也非常精美

大殿為單簷歇山頂,正脊與屋面的琉璃裝飾均為金代原作,由黃綠兩色組合而成,很有特點。脊剎尤為精美,寶珠與蓮座組成的寶頂下方是一個站姿威武的金剛,作抱拳狀,一面盡心盡力保護著腳下的大殿,一面又向四方來客作揖示好。金剛的兩邊是吞脊龍,起辟邪鎮災的作用。正脊上還站著兩個彩色琉璃武士,背向而立,雄姿英發,威震四方,倒有那麼點大俠的風範,也在保護著寺院。 正脊下方的屋面上則有黃綠琉璃的剪邊和三個多重菱形圖案,讓整個屋頂不再那麼單調無聊。

正脊與屋面的琉璃(圖:執宙)

正脊上的琉璃武士(圖:柴澤俊《朔州崇福寺》)

至於大殿前簷的隔扇門,更是小木作中的一絕。

在隔扇門的窗櫺和其上的橫披窗上,佈滿了各種各樣的櫺花透雕。工匠利用櫺條搭接成不同圖形作為骨骼,在其上雕刻精巧多樣的花紋。這些稜花圖案一共有十多種,皆精巧至極,玲瓏剔透,讓人讚歎不已。走上月臺,遠遠望去,幾扇門上彷彿都開滿了小花,走近一看,花樣又各不相同,一個豐富的小世界就這樣徐徐展開。想到它們歷經了八百多年的風雨,今天依然生動地活躍在我們眼前,真是何其所幸!

隔扇門上的各種櫺花

雕花細節,層次豐富,雕工精細

除此之外,彌陀殿的斜栱也很有代表性。斜栱在遼宋時已出現,相對較為簡單,同時也不見於《營造法式》。到了金代斜栱則開始大放異彩,出現了許多形態較為複雜的斜栱,也起到了一定的結構作用。彌陀殿外簷的柱頭斗栱為隔跳偷心,於是有兩層斜栱,同時包括了斜向的耍頭。在較為複雜的轉角鋪作中,也出現了斜栱。除彌陀殿以外,佛光寺文殊殿、善化寺三聖殿等晉北金代建築上的斜栱也都是大朵大朵,令人印象深刻。

彌陀殿前簷斗栱

柱頭斜栱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耍頭為昂形,補間也為七鋪作,無下昂;兩種斗栱都置雲紋形橫栱

斜栱正是金代裝飾意味較強的一種構件,這種裝飾特點在屋簷轉角闌額與普拍枋出頭處也可見到。彌陀殿在出頭處將闌額砍做了螞蚱形,比起遼宋時期闌額出頭所採取的垂直擷取法,更顯裝飾性。

轉角鋪作上的斜栱與闌額出頭的處理

精妙的室內設計

欣賞完外部的雄壯與精美,我們步入大門,除了一眼看到巨大的西方三聖像以外,同時也明顯感到內部空間的巨大空曠。這種感覺首先來源於徹上明造的做法,也就是不設天花,直接暴露樑架與屋頂,大大擴充套件了上部空間,另外就是殿內柱網運用的減柱法與移柱法。相比規整的宋代建築,這種移柱的新法子是典型的金代特徵。彌陀殿進深四間,除中間四根中柱去掉給佛壇留出空間外外,前槽內柱也減掉兩根,並將中間兩根內柱移到次間中線上,使得前槽的五間六柱變成了三間四柱。這樣佛壇前就顯得更為寬敞,營造出較大的禮佛空間,讓進門的人瞬間感受到從無遮擋巨大佛像而來的神聖感。

彌陀殿平面圖(圖:劉京婧)

與此同時,為了配合前槽柱子的移動,中間用了超大跨度的內額枋來承受屋架的重量、連線前槽內柱。內額枋分兩層,兩層額枋之間用駝峰、大斗、斜撐來支撐。前槽的乳栿就搭在下層額枋上,上有剳牽與上層額枋連線,輔以託腳、駝峰、大斗,將屋架的力量分散在內額枋與前簷枋上。另外內柱支撐處穿插有兩層替木(綽幕枋),也改善了大跨度內額枋的受力。

前槽的大跨度內額枋,中間兩根細柱為後加

殿內樑架結構為前後乳栿對四椽栿,後簷乳栿下設有順栿串一道。從平梁上的大叉手開始,向下一路安置託腳,向外分散屋頂重量。

彌陀殿明間斷面圖(圖:劉京婧)

彌陀殿樑架結構

彩塑與壁畫裡的歲月之美

金代淨土宗流行,彌陀殿之名就來源於淨土宗信仰的阿彌陀佛,正中佛壇上的三尊彩塑大像便是西方三聖:中間為阿彌陀佛,東為觀世音菩薩,西為大勢至菩薩。主像斜後方穿插著四尊脅侍菩薩,佛壇兩側還有倆護法金剛。無論是主尊還是脅侍菩薩,都面容飽滿,姿態優美,塑像水平較高,現在普遍認為是金代原塑。

西方三聖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在大殿的四壁上還殘存著不少壁畫,很可能也是金代所繪,主要集中在東壁、西壁和南壁上。其中東西兩壁各有三組一佛二菩薩的說法圖,重彩塗繪,風格豔麗,畫面較為繁複,尤其是菩薩的衣飾,相當華麗。其中中鋪側向而立的菩薩最吸引我,其生動的面容姿態,蘊含著特別的中性之美。而說到菩薩中性化,這些說法圖中的佛與菩薩都有著蝌蚪狀的小鬍鬚,也是彌陀殿的壁畫特色之一。

東盡間南壁分兩排繪有畫像六尊,上排是釋迦、毗盧、藥師三尊佛像 , 下排是妙吉祥、除蓋障和地藏三尊菩薩。西盡間南壁則繪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演法圖,場面非常壯觀,菩薩形象也非常精美。只可惜無法靠近欣賞。

西壁南鋪說法圖

西壁中鋪說法圖

西壁中鋪說法圖

東壁中鋪說法圖

若塑像與壁畫都是金代原物,那就一共構成彌陀殿的五絕,這樣原汁原味的金構,當是無比珍貴,也是了解金代建築特點的最佳「博物館」。

觀音殿的雙叉手

在彌陀殿之後,則是同為金構的觀音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立於 1 米高的臺基上,前有月臺與彌陀殿臺基相連。相對彌陀殿來說,體量就小了很多。殿內供奉著三大士(觀音、文殊、普賢)的彩塑,為明代所塑。

觀音殿

觀音殿同樣運用了減柱法,前槽四根金柱全部減去,也是為了營造較大的空間感。為此,前面的四椽栿上設有瓜柱,兩側加了一個不對稱的叉手,與平梁上的叉手形成雙叉手結構,分散屋架重量。

觀音殿平面圖(圖:劉京婧)

觀音殿明間斷面圖(圖:劉京婧)

觀音殿樑架的雙叉手結構

觀音殿過後,崇福寺之旅便告結束。離開的時候再次感嘆這座寺院的幸運,歲月的車輪碾過,無數看似堅固的東西最後都煙消雲散,還好有這麼些漏網之魚,讓我們得以感受這舊日建築的巨集偉和裝飾的華麗,懷想背後的能工巧匠,以及文化的堅韌。

參考資料:

[1]《朔州崇福寺》 柴澤俊

[2]《從朔州崇福寺探究金代建築藝術特徵》 劉京婧

[3]《朔州崇福寺建築裝飾藝術研究》 龔思超

[4]《朔州崇福寺彌陀殿壁畫研究》 李國華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安石不出,奈蒼生何,具有雙重身份的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