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盛唐時期文學圈可謂人才濟濟,要說重量級的大咖,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李白、杜甫、王維。杜甫比李白和王維小十幾歲,那都是小弟啦,先往後放一放,我們來看看同齡人李白和王維兩個人為什麼從來沒有交往記錄。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經過多年的江湖打拼,41歲的李白終於進入組織部門考察範圍,拿到朝廷發來的OFFER,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意氣風發地覺得自己再也不是蓬蒿人了。這一年的王維,正在京中,在門下省作左補闕之職。盛唐兩大詩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城市相聚了,而後,兩人在這一共同空間生活了兩年之久,還有共同的朋友圈——孟浩然、玉真公主等人,但卻沒有碰撞出任何火花。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人們討論比較多的,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三觀不同;第二,兩人是情敵難容。真的是這樣嗎?應該不是的。
1 李白和王維的三觀不同
李白和王維信仰不同,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李白雅稱“詩仙”,王維雅稱“詩佛”,一個好道,一個喜佛。一個狂放致極,一個內斂沉靜。他們的生活態度、人生態度都不在同一頻道,所以,有人認為兩人三觀不同,也不會強融,最終站成了平行線。
李白是老莊的忠實信徒,瀟灑自由,放縱超脫,從不遵循定律,行無定法,沒有條條框框:既可以“天子呼來不上船”,也可以“鳳歌笑孔丘”;既可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可以“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李白將所有的喜怒哀樂寫在紙上,掛在臉上,那是活得無拘無束,道家文化超強的自我解脫能力,在李白身上展現的是淋漓盡致,他的狂妄不羈、他的灑脫飄逸,那是實實在在地圈了一波粉兒。
王維是釋迦牟尼的弟子,佛家所倡導的“能行忍者,可名為有力大人”的信仰,堅定著他修行的力量,淡化功名利祿,淡化得失榮辱,也淡化了對心外世界的執著,這樣內心世界就變成了自然的世界。在王維的世界裡,不管是畫還是詩,都流淌著連綿不絕的禪意: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空明無滯,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順其自然,是“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的天籟俱寂;也是“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悠然自得。
雖然人生觀不同,精神信仰不同,但是應該並不會導致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巨大沖突,唐朝多種文明、多種宗教共處,是時髦,也是潮流。唐人的思想中同時相容儒、佛、道三種思想,宗教思想一直被唐人當做樂天安命的人生慰藉,是他們心理的、倫理的、人生方式的價值和意義。文人們接受佛、道二教主要體現為心性觀念的契合與心性修養的實踐。這也可以說是宗教觀念的深化已經深浸到人們的心靈和生活之中,信仰大為淡化並趨於朦朧了。
李白名號青蓮居士, “青蓮”與“居士”都與佛教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在現實生活中,李白與僧人也有較為頻繁的交往。從李白現存詩歌來看,與他交往的僧人有名號傳世的大約三十餘人。李白也曾遊覽或寄居過的佛寺,在他詩歌中有提到名稱的有二十多座。
所以,宗教思想的不同,三觀的不同,應該不會成為李白、王維交往的障礙。但是,從現存文獻來看,沒有發現李白、王維交往的記錄。所以兩人互不買賬,應該不是信仰不同的問題,一定另有原因。
2 李白和王維是情敵難容
李白入京和王維登第都與一個人有直接的關係,這個人就是唐玄宗同父同母的胞妹玉真公主。很多人認為李白和王維是情敵,李白搶了王維的女朋友,於是王維拉黑了李白。事實不是這樣,李白和王維雖然都與玉真公主有過交往,但交往的時間並不相同。
開元元年,公元713年,15歲的王維上京求取功名。在唐代,文人參加科舉考試,除了需要自身的才能之外,還需要有人推薦介紹。王維初入京城時,得到了寧王、岐王等人的賞識,但是作為推薦人,這兩位王爺實力還是差一些,於是將王維舉薦給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從小看慣了爾虞我詐的權勢之爭,厭惡宮中的勾心鬥角,早年就出家當了女道士。她的與世無爭很得皇帝哥哥的歡心,對玉真公主的偏愛自然也就多了幾分。
開元年間的唐玄宗真的算是勵精圖治的好皇帝,既能獎掖上進,也算能從諫如流。更何況對於最偏愛妹妹推薦上來,又確實各方面條件都很優秀的人才,當然不會拒之門外了。於是王維順利登進士第。此後,王維與玉真公主、岐王、寧王關係一度非常密切。直至被貶官出京為止。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拿著就業通知書來到了京城。李白沒有參加過招聘考試,如何拿到的聘書,人們推斷是因為玉真公主。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白久居峨眉,與元丹丘持盈法師達,白亦因之入翰林。”持盈法師就是玉真公主的道號。元丹丘就是李白在《將進酒》中提到的“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的丹丘生。元丹丘大約在開元末年受到玉真公主的賞識,被封為道門威儀之官。元丹丘與李白情同手足,在自己得志之後,就向玉真公主推薦了李白,玉真公主又將李白以“道友”身份推薦給唐玄宗,李白才得拿進京0FFER。
這樣看來,王維、李白與玉真公主的交往存在20年的時間差,李白進京的時候,王維已經開始“空知返舊林”的轉身為佛教徒啦,哪裡還會成為爭風吃醋的情敵呢?所以“情敵說”也不攻自破。
3 李白和王維的政治態度不同
李白和王維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既不是信仰的不同,也不是情敵的難容,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答案只有一個:政治態度。
李白進長安時,正是自信心最為爆棚的時刻,他以為一個翰林供奉,自己就真的被“供奉”起來了,就與皇家權貴平起平坐,就可以不用“摧眉折腰事權貴”了,就可以“貴妃磨墨,力士脫靴,龍巾拭吐”啦,李白真實“圖樣圖森破”。在當時的文壇,能嘚瑟成這樣的,也只有李白。這是李白高光時刻,憑藉著高調的藝術行為,李白瞬間成為京城“第一網紅”。那是天天party,夜夜蹦迪的狂歡。這時的李白自我感覺好極啦,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李白在肆意地展現著盛唐風貌的同時,王維在作著一個芝麻小官左補闕。看到今天的李白,王維就像看到了昨天的自己:20多年前,自己就是這樣達官貴人爭相交往的。但是,登第一年後,卻因為“伶人舞黃獅子”案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那時的王維,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自己長官批准的樂舞,卻連著自己一塊貶出京城了。經過幾年的貶謫生活王維想明白了,這就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原來唐玄宗沒有登基前,非常注重孝道友悌,曾經說要做一床大被子,兄弟們同住一張大床。可是開元九年十月,皇帝下詔明令禁止大臣與諸王往來。但是王公大臣並沒有當回事,依然我行我素。直到“黃獅子”案的發生,諸王公縣級被貶,岐王更是限期出京。王維才明白自己是因為與玉真公主、岐王、寧王等人交往太密切,引起了皇帝的猜忌,所以受到了牽連。
自此以後,王維弄明白了官場政治,也明確了自己的政治態度,他與皇家子弟、與政府官員的交往逐漸減緩,也就是人們說的王維的“半官半隱”,或者王維自己說的“中歲頗好道”。
天寶三年間(公元742——744年),李白和王維都已經年過不惑。看著恣肆飛揚的李白“平交王侯”“笑傲權貴”,王維還會犯之前的錯誤嗎?絕對不會的。他既不會主動與李白交往,也不可能告訴李白 “你別鬧啦小心日後拉清單”,只能是靜靜地看著。果不其然,沒過兩年,李白就被“賜金放還”了。傻傻的李白還不知道什麼原因,致使離開京城後因站錯隊而被流放。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人生除了親情、愛情之外,最重要的莫過於友情。不同的人對於“朋友”有著不同的定義,但基本上都會包含著一個共同因素,那就是真正的朋友應該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乃至理想追求,說得再哲學一點,就是朋友應該是同道。同道則能共行,知心則能互信。李白和王維在相遇時,兩人對“道”的認識反差極大,政治態度完全不同,話不投機半步多,所以,兩人沒有交往,也就正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