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列奧納多.達.芬奇傳》看了兩週左右的時間,而且很客觀地來說這本書我還是泛讀!讀完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不得不承認真的有天才。一個人怎麼能在短短的六十幾年的時間裡,涉獵不同的領域,而且還成就斐然!
我們所熟知的是偉大的畫家,代表作是《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但是讀完這本書我才知道“偉大”的原因 。書中寫道,肯尼斯.克拉克在寫到《蒙娜麗莎》時說:“科學知識、繪畫技巧、對自然的痴迷、對內心的洞察力全部融入其中,而且平衡的天衣無縫,以至於一開始我們幾乎意識不到它們的存在。”這幾句話根本不足以描述這個天才。
按照書中的描述,將解達芬奇的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涉及的領域很廣泛,
二是關於達芬奇的一些趣事。
達芬奇涉獵的領域很廣: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工程師,他還擅長雕刻、音樂、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理、物理、天文、地質等學科。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他是第一個描述動脈硬化的人,還是最早認識到心臟是血液迴圈系統核心的人;
他還首次發現了主動脈瓣的工作方式,這直到約450年後才得到科學確認;
他最早提出光可能是一種波的構想;
他比尼古拉斯哥白尼早40年提出“太陽是不動的”——從而打破了人們對於地球是宇宙中心的信仰;
他比牛頓早200年提出重力的概念——“任何重物都是以最短的路徑朝地球的中心掉落的”,同時,他主張地球一定是球形的。。。
滑翔翼,潛水裝置。。。等等
甚至他臨終遺囑還要求描述啄木鳥的舌頭,可見這位大師的好奇心有多重。
達芬奇的人生也是很傳奇:他是一個私生子,同時他也是同性戀。他的伴侶薩萊從十幾歲伴隨他到去世,但是薩萊的人品不怎麼端正,有小偷小摸的習慣。
他在藝術創造上面雖然需要有人資助他,但是從來不為五斗米折腰,可能這就是人們眼中的特立獨行,恃才傲物。達根據書中的描寫同一時期的米開朗琪羅,在1500年,兩位偉大的藝術家在佛羅倫薩相遇。那時候米開朗琪羅25歲而達芬奇已經48歲,他們兩個人關係很不好。可能因為達芬奇外貌俊朗,口才極佳,彬彬有禮,衣著華麗,而米開朗琪羅外形邋遢,而且略微駝背,精神緊張且暴躁易怒。同時兩個人都是同性戀,米開朗琪羅備受折磨,達芬奇卻十分坦言對自己有男性伴侶也毫不諱言。達芬奇對宗教信仰毫無興趣,而米開朗琪羅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據說達芬奇擁有從容的魅力,優雅精緻,舉止親切溫柔,對於這些米開朗琪羅怎麼不會嫉妒?當然這都是書中所描寫,至於當時的真實情況我也無法具體得知。
脫離現實幻想通常被認為是達芬奇的主要缺點之一,但是,要想成為真正有遠見的人,逾越現實和接受失敗屬於必需品。創新需要一個大膽的想法和現實的扭轉力場,達芬奇對未來設想最終往往會成為現實,即使這需要幾百年。潛水服、飛行器和直升機現在均已經存在,離心泵也早已經普及,有時候,幻想就是通向現實的路徑。
列奧納多的一切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他的藝術、他的人生、他的出生地,甚至他的死都是如此,我們沒辦法清晰描繪,也不應該這樣,正如達芬奇所認識的那樣,現實的輪廓本來就模糊不清,我們應該開懷擁抱接受這些不確定性,努力探索和認知這個世界!
達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