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孫子兵法〈虛實篇〉》:調動論—利用虛實來掌握主動權

一.前情回顧:

《計篇》—從政治高度來看,可概括為慎戰論;

《作戰篇》—從經濟角度來看,可概括為速勝論;

《謀攻篇》—全勝論,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高追求;

《形篇》—不敗論,以“不可勝”“待敵之可勝”。

《勢篇》—造勢論,物質運動的辯證法;

那麼,虛實篇將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智慧呢?

二.調動論:

承接《勢篇》,我們已經把圓圓的大石頭,​運​到了高高的山頂上,“形勢”已經準備妥當了。接下來,只需要讓敵人來到山腳下,我們把巨石滾下去即可。《虛實篇》正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來,我在這裡把它概括為:調動論。

如何利用“虛實”來調動敵人呢?

1,引兵先至有利之地。

提前到達戰場,可以更好地佔據有利地形,可以以逸待勞獲得主動,可以更好地安排攻防計劃,保持自身優勢。

2,出兵攻擊敵所不意。

敵人認為該睡覺的凌晨4點,我們攻擊;敵人認為威虎山山崖陡,我們​偏​爬上去;出兵援朝,我們不讓敵人看到身影。

3,實則虛之分割包圍。

敵人軍隊數量和我們一樣多,我們就要想辦法把它們相互拆散開,各個擊破。比如挑撥離間,使他們內部紛爭,互不​救​援。

三.探究虛實:

問題又來了,既然知道了運用“虛實”來調動敵人,然而,我們首先應該瞭解敵我雙方的“虛實”才可以啊!

探究虛實的方法有哪些呢?

1,謀算計劃知得失;

所謂下棋落子前要看三步,就是這個理。看看哪種走法更有利就選擇最優方案。若是不管不顧,往往後悔都來不及。

2,挑逗敵人知規律;

用木棍試探蛇的反應,看它是往左咬還是往右咬,摸清蛇的出擊規律,就能更好地打蛇七寸而不被毒蛇攻擊到。

3,示形於敵知利弊;

狙擊手故意用樹枝頂起一個鋼盔,看敵人是從哪個方向射擊,武器有多大威力,就可以有的放矢,拿出應對方法。

4,偵察敵情知部署;

螃蟹是不是好吃,總得親自嘗才行。想辦法貼近或者打入敵人內部,真切看到敵人的部署,敵我的“虛實”都要了解清楚。

5,偽裝誘敵藏企圖。

明明派人去修棧道,實際上卻悄悄讓部隊從陳倉經過;明明要在諾曼底登陸,偏偏假裝攻打加萊;以“虛假”掩藏“真實”。

四.舉例&總結:

我來舉一個充分利用“虛實”理論的著名戰例,讓大家加深一下對“虛實”的理解與運用—

戰國時期,魏國的龐涓率領主力部隊,前去攻打趙國都城,眼看要危在旦夕。趙國無奈,派人去齊國尋求支援。

齊國作為趙的盟友,決定出兵。田忌任主將,孫臏任軍師。田忌的想法是直接出兵,馳援趙國邯鄲。

但孫臏認為:龐涓率領的攻打趙國的軍隊是魏國主力,是“實”;而留守魏國都城大梁的兵力少,戰鬥力弱,是“虛”。

如果“援趙”,需要啃硬骨頭,難度大,損失大,而且魏軍以逸待勞,還可以中途給齊軍設埋伏。搞不好,救趙不成,反而拖累齊國。

如果“圍魏”,則難度小,損失小,而且龐涓還必須撤回攻趙的部隊,“救趙”自然不在話下。

最終,依孫臏的計策執行,不但解了趙國的圍,還給魏國以沉重打擊。

還可以用“水”的特性,來領悟和運用“虛實”:

1,避高流低。“人往高處去,水往低處流”。水的這種靈動的特性,可以不必死磕難以逾越的高山,順勢而為,反而能更好地獲得發展。

2,可柔可堅。既可以溫柔似水,也可以堅硬如冰;既可以熄滅大火,也可以聚光點火;跟隨外在的變化,適當地改變自己則無往不利。

3,行跡難測。能四處奔流,能升騰飛天,能冰封不動,捉摸不定,不固守才能變化萬千。

4,不動聲色。表面波瀾不驚,可能內裡是波濤洶湧;表面土幹​地​硬,可能地下是潤物無聲。

《虛實篇》與《形篇》《勢篇》的聯絡是極為緊密的:《形篇》從“實力”的角度,從“運動的物質”的角度,論述了“攻防要義”;《勢篇》從“變化”的角度,從“物質的運動”的角度,論述了“奇正之法”;《虛實篇》從“狀況”的角度,從“運動的效果”的角度,論述了“調動之妙”。

五.啟發&感悟:

1,引兵先至——〉笨鳥先飛。

實力不如別人,就得比別人努力。如果比別人實力強,還更加努力,那就更厲害了。

2,攻其不意——〉彎道超車。

上不了好大學,未來就不美好了?換個賽道,學一門技術,紮實勞動,一樣能成才。

3,分割包圍——〉先易後難。

再好的房子也沒法一下蓋好,一磚一瓦,把能做到的事情積累起來自然能起高樓。

1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古蜀國的玉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