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等。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經過漫長的歲月傳承到今天,可以說給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精神和物質財富。而在這些財富當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文化傳承—墓葬。墓葬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地面文化的補充,又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縮影。

墓葬文化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乃至世界在所有的文化裡頭,作為各個民族各個地區最保守的就是它的墓葬文化。從遠古時代一直經過了多少年的發展,這樣一個墓葬文化在不同的國家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就想從古代中國曆代王朝的不同帝王的他的墓葬文化的變化所反映出的對國家的認同,對文化的認同。

當然,不僅是帝王而且包括一般的福斯,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墓葬往往也有各自的特色。比如我們中國好多的旅遊專案到各地去,古代的墓葬文化佔了很大的比例,到陝西去又秦始皇陵,有武則天乾陵。到北京來有明十三陵,有清東陵。到南京去有六朝的,從東吳到東晉,到宋齊樑陳等等。在八大古都,所謂從西安到杭州,從杭州到北京,在古都附近的帝王陵墓,不管是任何朝代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一種文化特色,我想通過對它們文化特色的一些認識,跟大家來共同看一看這說明了什麼問題。比如秦始皇陵看到一個很高大的封土,就一個墳堆。到了漢武帝,這樣一個墳堆繼續這樣延續下去。

到了後代我們就知道到了唐代,在墳堆前頭,出現了石人,石馬,石獸,華表,一直延續到北京的世界遺產單位比如明十三陵,比如清東陵,比如清西陵。但是大家可能沒注意到,其實我們的歷代帝王朝,它的皇帝不是都來自一個民族,是來自多民族的。如果說秦漢時期主要是內地的人當時作為皇帝或者作為國家的統治者的話。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有相當的國家的統治者都是少數民族。

比如北魏王朝,大家知道北魏王朝的都城在哪?原來在今天山西的大同,當年叫做平城。我們為什麼要提到北魏王朝?因為這個王朝不是來自內地,不是長江黃河流域的,是來自我們祖國的大北方從興安嶺腳下走出來的一批少數民族,靠狩獵,遊牧為主的。他們逐漸南遷,遷到了內蒙,從內蒙又進入了山西,河北這樣一些地區,後來就建立了一個北魏王朝。這個北魏王朝當時不是割據在一個省,幾乎黃河流域以北或者淮河流域以北,幾乎北魏王朝都控制住了,應該說大半個中國對於這樣一個少數民族是鮮卑族做了皇帝,統治了中國。他對中國傳統的文化,比如說我們在先秦時期的華夏文化到了進入秦漢時期,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文化,這個態度不是對某一個民族的態度,是對北魏以前的比如魏晉時期和西晉這幾個王朝是繼承了它的文化傳統,繼承了它的一些理念,還是自己搞了自己的一套,我們通過墓葬可以看出到底鮮卑人的北魏王朝這些皇帝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的認同方面做了那些被後人所稱譽的東西。

北魏時期有個有名的皇帝叫孝文帝。孝文帝的祖母是馮太后。起初在平城,後來為了發展他的勢力,他要想統治整個中國或者大半個中國,他不能在大同,就要南遷。南遷的原因要選擇一箇中國傳統上認為是做首都最合適的地方就是洛陽。選洛陽之前,在平城的時候他為什麼能夠統一北方,把北魏王朝發展到那樣一個程度和他當時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是非常有關的。

只要看一看現在能夠儲存在地面上的馮太后的墓葬就能夠看出來,她的那個陵墓是完全仿照魏晉甚至東漢時期那些帝王皇后的陵墓去修建的,有高大的墳冢,裡頭有墓室,有很長的墓道。這樣的墓葬顯然就和它以前的在中原地區建立的王朝帝王的陵墓基本是一致的,而和生長在大興安嶺的鮮卑人的祖先的陵墓顯然不是一個風格。一個國家的皇帝,他的宮殿,他的墓葬實際在當時的人們認為是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的,傳到一個文化的理念。馮太后作為鮮卑人一個皇帝的皇后把她的陵墓修成了和傳統中原地區的皇后的陵墓是一樣的。

喪葬在中國就是一種禮儀,我們總說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就體現在婚喪嫁娶,喪是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對於故去的人怎麼安排,如何修墓,墓裡有什麼東西。孝文帝遷都到洛陽以後,當然遷都洛陽本身也是一種民族文化認同,因為洛陽曆來被認為是中國的“天下之中”,洛陽在古人眼裡不管你是中原地區的民族做了皇帝還是邊遠地區的遊牧民族做了皇帝都是成為首都的一個首要的選擇。

北魏墓葬的特點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為了配合當時的文物保護,一個北魏皇帝的陵墓景陵被 清理和發掘了出來。我們知道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王朝,而這一墓葬的發掘也為我們上面的觀點提供了另一個有力的證據,不管是哪個民族的墓葬都反映出了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同。那麼究竟是什麼發現讓我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景陵發掘了以後,如果你要不說是北魏的皇帝的話,你很難相信這是一個鮮卑族人的皇帝的墓,因為它和中原地區的皇帝,尤其在北朝時期或者東漢魏晉到隋唐之間的這個時期皇帝的墓葬沒有區別,甚至有些地方更接近我們後來的一些帝王陵墓的一個特點。

大家都知道,我們去十三陵的時候,去清東陵的時候,當我們的旅遊大巴走到陵的跟前。我們第一個看到的是十三陵牌坊石門,再往裡走是華表,然後一排石人,石馬,石獸。那麼這些石人,石馬在中國的皇帝陵墓裡一直有呢?埃及的金字塔前有沒有?金字塔前有獅身人面像,但是不像中國的這個數以百計的有幾十種的圓雕石刻。然後還有一條神道,神道正對著陵墓的大門,古時的人們想象陵墓的主人出進都要走這條道,後人去祭奠他也要走這條路。還有石像生,就是石頭刻的各種,有人,有動物,有象徵性的。

比如禮儀性的華表,最早的華表就是指路牌,後來逐漸發展成了一個皇宮或者陵墓的標識物,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文化,很早就有了,在武則天的陵墓開始形成了這樣一套制度。第一個放在皇帝陵前的就是北魏王朝的景陵,一般都是左右對稱的。左邊是石刻的文官,右邊是石刻的武官,這都是後來的事情,一開始都是武官。豐富了中國傳統的這種禮儀文化,這種禮儀文化應該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核心文化,然後經過北魏,到了東魏,到了北周,然後到了隋,到了唐,在唐代的時候基本形成一種規制,東邊有十個石人,西邊也有十個。武則天時期這些石人都是武將,到了唐玄宗的時候就變了,就成了左文右武,東邊是拿著笏板,西邊的就拿著劍,文物對稱。雖然從唐代以後歷經了宋代,金,然後明清,尤其在明清。

這套禮儀傳播下來,尤其在陵墓再說,應該說雖然出現得很早,用於帝陵的首先是北魏的鮮卑人做皇帝的時候把它成為一種禮儀制度,到了隋唐時代系統化,然後一直到後代帝王的陵墓都是這個樣子的。對於禮儀制度的認同,從這一個石人就可以看出來。

歷代墓葬的相似性

中國墓葬包容了皇權,等級,親情,凝聚著民族情感等複雜元素,客觀反映了中國社會程序的方方面面。有人說中國古墓葬是封建社會生活及文化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倒影,或稱之為地下文物倉庫,地下博物館。通過對墓葬文化的比較,分析,研究,後世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中國數千年璀璨文化和歷史。那麼在這些經歷了千百年的墓葬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哪些文化符號呢?

比如說陵墓的方向。在中國自東漢以來,陵墓都是坐北朝南。現在有人說古代叫堪輿學,現在叫講風水,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文化傳統,中國向來都是背山面水,不管是修陵墓還是活人居住的建築。這個傳統在中原地區,在長江流域應該說是延續多年了。尤其在中原地區建立的這些王朝,比如我們現在說八大古都,西安,洛陽,鄭州,安陽,開封, 杭州,南京,北京,除了兩個在長江流域之外,其他的六個基本都在黃河流域和黃河流域以北。北京和安陽在黃河流域以北,它們這個時期不管是修的陵墓,修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

這個東西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這麼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對國家的統治者作為它的主導文化的情況下,主導文化裡的喪葬文化一直是在大的方面保留著它的一致性,這些一致性看起來是喪葬文化的一致性,實際上是一種對自己文化的一個最核心的認同,這種認同就是對國家的認同,就是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這種認同影響了全國各個民族。

早期墓葬的特點

作為皇家廟宇的歷代帝王廟究竟有著怎樣的考古價值,為什麼說它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連綿不斷的歷史見證?我們知道最早的時候墓葬的規制並不是統一的,甚至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的,而我們後來看到中國古代帝王墓葬規制是秦漢以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那麼這種從早期的各種各樣逐漸趨同,逐漸融合的過程實際上是各個民族,各個朝代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同,而正是這種認同,使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

墓葬的趨同性也就是國家,一個民族,比如在先秦時期作為華夏文化,在秦漢以後作為中華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文化得到全國或者得到那個王朝的所有地區人們的共同認同。其實我們中國在考古發現上發現,越早的時候各個地區文化封閉性越強,各地的墓葬特色越突出。比如先秦時期,在中國的西部甘青一帶,墓葬中的人是曲的,我們叫做曲肢葬。在內地就是躺在那兒,就跟人睡著了一樣,這叫做直肢葬。有的是人頭朝西,腳朝東,或者頭朝東,腳朝西。越早的時候各地的特點越五花八門,隨著國家的發展,隨著各民族的融合和交流,墓葬文化也逐漸地趨同,墓葬文化埋的東西也逐漸趨同,墓葬的風俗也逐漸趨同。墓葬文化的趨同也就是我們各個民族文化的趨同,文化的向心。在老百姓的墓葬文化中也反映了這樣的一個現象。新疆應該說2000年來,在墓葬文化上和內地越來越接近,尤其在漢唐時期,用的棺材都是漆做的,上面的圖案都是內地流行的龍紋,朱雀紋等等。

從皇帝到貴族,從貴族到平民,從遠古時代的中國的大地作為文化的核心的墓葬制度,從五花八門,從各種各樣到逐漸當我們進入了2000年來以漢族為主體的這樣的民族的時候,越來越趨同,越來越融合,融合到現在基本一樣。這就是對國家文化的認同,對過埃及的本質的認同。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故宮大殿外擺都放著水缸,600年來從未結冰,古人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