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
2021年4月15日-4月30日
展覽地點
北航藝術館
舉辦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
杜鵬飛 書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前言
生命的“雕琢” 無盡的“塑說”
——傅加雕塑藝術創作芻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公管學院院長
人文社科高研院/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院長
藝術館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傅加是一個具有理想抱負和人文情懷的青年雕塑家。她本科求學於廣西藝術學院,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後進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工作。研究生期間,她就曾獲得全國高校畢業生優秀雕塑作品展“錢紹武學術獎”金獎、“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優秀獎、清華大學袁運甫藝術獎學金。在長期接受嚴謹、寬深、系統的學院藝術教育及創作訓練的同時,傅加始終秉持對優秀傳統文化和生命真諦、人文情操、鄉土情結的敬重,在創作中不斷傾注自身對於藝術精神的深刻體悟與獨特理解,使其雕塑作品散發出與眾不同的光芒,受到美術界和觀眾的矚目。近些年來,傅加的雕塑作品先後參加了全國美展、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各民族美展等近20次重要雕塑藝術展覽,獲評金獎、一等獎3項,優秀獎以上獎勵近10項,多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陝西美術博物館等學術機構收藏,這些都是對其藝術創作成果的充分肯定,同時也彰顯了其學術涵養、創作功力和藝術風格等漸成體系、生機勃發的未來趨向。
初識傅加是在2017年。當時,她的作品《阿哥阿妹》參加了“承續·拓展——北航藝術館第六屆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這是一件鑄銅材質的雕塑作品,體量不大,人物刻畫卻極其生動。兩位壯族小兄妹坐在長條凳上,阿妹倚靠著阿哥肩膀,天真又頑皮地揮動手中的樹葉,壓斜了阿哥的身體——他的手撐在雙膝上,微張的嘴似乎在哼唱著讓阿妹陶醉的童謠——一對壯族小兄妹的真情與本色,在傅加細膩生動的“雕琢”中被賦予了藝術的真情與靈性,超越了時空的維度,拉近了觀者與作品的距離,撥動和感染受眾的心扉。
《阿哥阿妹》 青銅 60cm×50cm×35cm 2015年
傅加曾在廣西學習生活的那段經歷,對其雕塑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深植的壯族文化根性及人們日常生活的鮮活場景,如同一片片抹不去的亮色,常常留駐在她人生的記憶中,她以此為創作的源泉,在“以藝化情”中極力呈現壯鄉生活的內質和本真。她陸續創作了一系列壯族鄉土兒童題材的陶塑佳作,如《記憶、夢想·壯鄉》《紅土壯鄉·唱山歌》《紅土壯鄉·遙望》《紅土壯鄉·刺繡》《紅土壯鄉·拾柴》《紅土壯鄉·母子》《紅土壯鄉·紡紗》等,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浪漫誇張的自然雕琢、真切靈動的空間塑造,透過寫實與抽象結合的藝術表現處理,恰到好處地融合了地域特徵、人文風韻和民族特色。欣賞這組作品,如同誦讀一組溫情浪漫的敘事詩,它們和壯鄉文化、地理環境、自然村落、和諧人居等互為襯補,譜寫了一曲曲既蘊含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又具有當代雕塑語言特徵的立體空間“新民謠”。由於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和感悟,傅加從真實的物件中激發創作靈感,賦予空間藝術“故事”的架構,形成具有生命底色的無盡“塑說”,進而帶給人們無限的藝術遐想。
《紅土壯鄉·唱山歌》 陶 60cm×50cm×50cm 2015年
《紅土壯鄉·母子》 陶 40cm×45cm×45cm 2015年
傅加的雕塑創作是多面的,不僅題材多樣,其藝術創作語言、方式和手段也注重不斷探索、拓展和創新。如她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五彩田東》《較量》《對話》《青春色彩》《臥牛載鬥》《舞動》《水系列》等作品,有的在重要藝術展覽中獲好評,有的已在北京、湖南、廣西等多地的學校、廣場、公園落成。這些作品中,她既追求創作主題的精準、凝練,更注重汲取東西方經典的造型藝術語彙,把構造性、虛擬化的手法運用到雕塑創作中,使其作品呈現出曲線形態、空間體積和抽象組合之美。
《水系列-2》 綜合材料 120cm×50cm×40cm 2005年
在另一組動物題材的泥塑作品中,如《陶鷹》《犀牛》《陶豬》《陶馬》《福牛》等,傅加顯然從漢唐時期的出土文物中得到啟發,經過不斷揣摩、綜合,在追求真實的造型中著力於塑造唯美的形態,同時又賦予這些作品時尚的元素和生動的趣味,較好地昇華並拓展了作為生命形態的動物造像之美。為了豐富本次雕塑個展的展覽效果,傅加還用漢白玉創作了《平衡》《母子》《吻》《洞天福地》等6件抽象雕塑新作,她說自己的創作是“在具象與抽象之間,探索對空間、形體的研究,追求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尋求詩性的表達和恆久的敘事性”。此外,她還專門放大鑄造了作品《福牛》。她設想,一對鑄銅材質的臥牛放置在展廳中央與觀眾親切互動,甚至孩子們還可以騎上牛背,完成一次展廳裡的田野暢遊與互動體驗——藝術當如此親近和真切,在傅加的藝術觀念中,“每件作品創作的背後都應有深刻的寓意,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因此,所有創作的激情、抽象的寓意、表現的張力,都應該面向真實的觀眾,面向人文生活美的追尋,面向生命自然無盡的“塑說”。
《陶馬》 陶 35cm×30cm×40cm 2014年
《母子》 漢白玉 50cm×35cm×40cm 2021年
《吻》漢白玉 60cm×40cm×30cm 2021年
總體上看,傅加的雕塑作品具有天然的生髮和生長特質。其中,不僅飽含著濃郁的生命感性,亦蘊藉了由生活體驗觸發的人文性、審美性議題。在這個意義上,傅加的雕塑藝術已然沉澱並拓展出一片固實的根基,這既是一段源自本土文化傳統的深掘,亦是一段融合東西方審美真諦之旅。作為一名將生命融入創作實踐、感悟藝術靈魂的雕塑家,傅加已經踏上了一條純粹的、無盡的藝術求索之路,我們期待她早日進入藝術生命精神的探索極地。
《頑童》 青銅 80cm×75cm×30cm 2016年
《恩多》 青銅 60cm×40cm×30cm 2018年
藝術家簡介
傅加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雕塑學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家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
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師從李象群教授
現工作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雕塑作品曾獲第十一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優秀雕塑作品展金獎(錢紹武學術獎),第十屆聖發·藝塑家杯全國雕塑專業畢業生作品大獎賽一等獎、第九屆“民族百花獎”·中國各民族美術作品展-高校雕塑專業師生作品展金獎等多項重要獎項。
作品收藏於中國美術館、西安美術博物館、南寧市博物館、合美術館、雲南西疇縣人民政府等多家學術機構。
作品及論文曾刊登於《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日報》、《中國美術》、《中國民族美術》、《雕塑》、《世界知識畫報》、《藝術中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報等重要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