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與其說這是一本遊記,倒不如說這是一本承載地中海歷史的文化散記,沿著作者的足跡,敘述了從突尼西亞的北非迦太基故地到西西里島再到亞平寧半島古老的修道院,以及渡過亞得里亞海抵達的的杜布羅夫尼克(拉古薩)和前南斯拉夫喀斯特崎嶇海岸線附近地區的歷史。作者並不是按照時間線而是根據路線和景觀來展開的,這就使得本書更像一本歷史散文,實際上也是如此,在歷史敘述中,穿插了哲學、歷史、政治、宗教、民族、神話乃至經濟的種種信手拈來的探討。
影響並改變美國數任總統思維和決策的
“全球100位思想家”“行走的思想者”
暢銷書《巴爾幹兩千年》作者暌違之作
《紐約時報》、
《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舊金山紀事報》推薦閱讀
4國30城的地中海“文化苦旅” 跨越三千年人類文明
探尋文明起源與真相的人文精神啟蒙之旅
“(卡普蘭)讓遙遠的過去在今天發出迴響……(他)所闡述的內容詳實而簡明。”
——《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一位具備非凡智慧和超凡熱忱的作家……以簡明易懂的方式寫活了歷史。”
——《舊金山紀事報》
“博學而無畏……(卡普蘭)是一位眼力、腳力、筆力兼具的旅行者,引領著讀者走向他所選取的任何地方。”
——《紐約時報》
“一位有豐富想象力和歷史意識的旅人寫就的一本‘路書’,引導讀者神遊地中海周邊國家,見識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結識多彩的生命情調,嚮往作者的行旅經驗。這是一本讀了漲見識的好書。”
——郭小凌 (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首都博物館館長)
一 母獅女神
巴黎堆滿了鑲著金邊的鏡子,店面規劃精細,博物館星羅棋佈,部分街巷鋪上鵝卵石。馬賽則是一陣凜冽的風,颳走了繁文縟節和傳統禮俗,餘下的空間都塞滿了行色匆匆的阿拉伯移民勞工。馬賽的粗獷便是其迷人之處。19 世紀的莫泊桑寫道,馬賽“在豔陽下揮灑汗水,好似有恃無恐、不惜容顏的美少女”。
馬賽讓我明白,在地中海的歷史中,權力第一,美麗次之。我在盧浮宮見到的藝術品都是富庶大國的產物,富庶大國往往先精於繁榮貿易和軍事戰備,而後才能創造出偉大的藝術。除了法國學者費爾南·布羅代爾稱之為“羅馬蕩平霸權”階段(公元前146 年羅馬徹底掃蕩迦太基之後的階段)之外,從遠古到中世紀,
地中海地區一直都是政治權力制衡的範本。貧瘠的沙土讓這裡的人們不得不出境南征北戰,然而無論是迦太基人、希臘人、汪達爾人、拜占庭人、威尼斯人還是土耳其人,無人能掌控整片地中海。我眼前的這座城市便是那段動盪歷史的復刻品:來自北非的阿拉伯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希臘人、科西嘉人以及其他地區的移民,紛紛湧入這個街道髒亂、社會秩序和商貿活動被破壞的地方,馬賽成為地中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在不合時宜的季節走進一座城市,如同見到在家裹著浴袍卻濃妝豔抹的女人,既親切又失落,或能讓人從中有所感悟。英國的地中海研究權威帕特里克·雷·費莫爾寫道:“不同於夏日短居,冬日小住給人以光榮的居民之感。”
由此,對人類而言,地中海並非一片完整的海域,而是系列小水域的組合——亞得里亞海、愛琴海、第勒尼安海等,每一片水域都有其自身迷人的魅力。往往海域越是狹小,其歷史影響就越是遠大,因為人類能夠掌控小片海域,並在其間留下活動痕跡。
閱讀如同一場外科手術:解剖四周環境及自身的旅行動機。
二 白袍神父博物館
普魯斯特寫道,地名是人們對“地表特定地點”注入思考的具象表達。帕爾馬讓人想到“袖珍而帶光澤”“泛紫色且柔和”;佛羅倫薩給人以“春之氣息”與“喬託的天賦”之印象;在來自西西里的希臘史學家狄奧多羅斯看來,突尼西亞令人想到白堊山丘上的一座白城。
景緻越美,你就越想要享盡其歷史沿革與文化底蘊:精神享受最終都會落腳於審美藝術。
遊牧民族對舒適定居生活的追求內化成了城市繁盛的推動力,雖為強勢王朝所攫取,但城市帶來了穩定,城市的繁榮得以延續。然而有了皇室權威就必然有奢靡,腐敗乘虛而入。團結一致的王朝從內部開始腐壞,個體忙於積聚財富與自身權威,朝廷政令的執行力大為減弱。由此,如同人有生老病死,朝代亦有興衰更迭。
第一次布匿戰爭(前 264—前 241)同第一次世界大戰類似,起因都是微不足道的爭端,但隨著利益結盟而錯綜交織且愈演愈烈。
突尼西亞之於古羅馬,正如印度之於彼時的大不列顛王國,都是“皇冠上的寶石”。
羅馬人帶著傳播文明的使命東征西伐,長久以來雄霸世界,但當他們因為成就而耽於聲色,那些文明程度不甚發達的蠻族終於窺見其虛弱而誘人的一面,並伺機攫取。
三 朱古達之桌
但是每趟旅途的共性深刻於我心:突尼西亞北部經過開墾的深紅色大草原、突尼西亞南部大塊鹽鹼化的粉色荒漠;刺骨之風肆虐、傍晚光線如同博物館般昏暗的內陸高原;破曉之時,身著卡夫坦長袍如同幽靈的其他旅人,他們放下長袖蓋住手臂,散發出香菸的氣味,傳來幾聲沉重的咳嗽;日出之後,巴士停靠在只坐滿一半的咖啡館旁,飄出茶、新鮮麵包、濃厚乳酪的味道,館內播放著聒噪的音樂,牆壁斑駁,威士忌酒杯裡只裝了三分之一杯苦澀的意式濃咖啡;剛煮熟的雞蛋可以為我的雙手取暖,要麼是從咖啡館買的,要麼是與我分享過葵花籽的某個友善乘客送的。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落敗的情景,如同一戰後的德國,陷入了本土的無政府狀態。德國軍隊撤回一貧如洗的祖國,組織了激進的工人運動,納粹黨即從中誕生。
山脈層巒交疊,同時又如被勁風颳去了衣裳一般光禿荒涼,深入阿爾及利亞的景色由此可見。冬日黃昏被籠罩在悲涼的黑暗之中。
近年來,我從諾列加、薩達姆、本·拉登等挑戰美國霸權者的身上看到了朱古達的特質。朱古達不應因為羅馬的政策愚鈍、政黨內鬥、統治衰弱而誤以為即便在利益受到威脅之時羅馬也不會出兵。
從臺地上眺望苔原般的平原,邊界上只有一座令人生畏的村落。天空呈現出深灰的底色,周圍都是深棕色的窪地,形似尖刀。眼前的場景完全是不折不扣的極簡畫風。疾風彷彿要把我切開,似乎要刮除地面上的一切,唯留歷史。
聖奧古斯丁是一名缺乏耐性的智者、一名搜尋者,以及一名詩歌涉獵者。他最喜愛的詩歌是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17歲的奧古斯丁來到迦太基,同街巷的惡棍混日子,身邊還拉扯著一個計劃之外的親生兒子。在迦太基及隨後的羅馬和米蘭,奧古斯丁的異教信仰先轉為摩尼教,後又轉為基督教,其思想觀念也隨
之轉換,如同當代一些西方知識分子會從馬克思主義遊離到自由主義,而後又遊移到新保守主義。奧古斯丁對於深夜激論的“趣味性”和“異見”熱衷不已,他將與摯友的高談闊論形容為如同“獨立的零星火花”匯入“一陣熊熊火焰,不再是零散的靈魂,而是一個整體”。
就在那個冬季,我戒掉了使用照相機的習慣。如此可以逼自己更用力地記錄細節,而攝影顯得被動簡單化。照片讓回憶變得過分簡單,會使人們忽略其背後以及周邊的景緻。
四 保羅·克利的伊斯蘭印象
柔和的光線灑落下來,一切變得溫和而清澈……色彩既深刻又溫柔地融入我,我感覺到它,它自然而然帶給我內心自信的力量。色彩佔據了我,我不用去追尋它,它將一直佔據我,我瞭然於心。那便是此刻欣喜的意義所在:色彩與我融為一體,而我是一名畫家。
在旅遊業越發蓬勃的年代,伊斯蘭世界向西方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而我們向伊斯蘭世界展示的同樣不是全貌,如此背景下,雙方相遇難免停留在表象上且充滿了誤解。後來多年間,每當在電視上看到阿拉伯年輕人面孔上浮現的屈辱或憤懣的抗議神情,我都會想到卡利爾以及我們之間的誤會。
蘇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歷史氛圍和人文氣息,這一點同凱魯萬一樣。如果說凱魯萬的特點是風沙、岩石和伊斯蘭文化,那麼蘇塞則是航海文明的混合體。
傑爾巴是非洲、阿拉伯以及希臘的混合體——睡眼惺忪、心不在焉、享樂至上。
循著林間小路,我們穿越靜謐的田野向突尼西亞前行。途經一座橫跨奎梅德傑爾達河的精美的羅馬橋,這座橋在現有的公路鋪設之前,連線著兩地,同時為貝
都因人提供轉換營地的場所。我記得,向下望著汩汩流水,如同看到天堂在腳下緩慢流淌。歷史遺蹟拉近了古今的距離,給人以置身久遠過去的感受。
五 灰之美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維吉爾的埃涅阿斯以其遠大理想鼓舞我們奮進;在和平安詳的年代,荷馬則更旗幟鮮明地向我們彰顯了英勇鬥爭的朝氣與活力。那個冬天,隨著我渡過的海域越廣闊,我對這兩本史詩的興趣就越發濃厚——傳奇故事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催化劑。
夜色下的海呈現出幾近墨色的深藍。兩座離岸小島——法維尼亞納島和萊萬佐島——在海面浮現,如同神話般引人遐想:在虛無縹渺的不真實感之中,它們不像真切的風景,更像人們心中的回憶。破曉時分柔和的光揭開了杏樹的面紗,露出樹上淡紫的杏花。勁風颳過,沙塵突然消失,一切呈現出大雨沖刷後的明淨。
歐洲展現在眼前,非洲已在身後。
旅行是孤獨的最佳形式,因為真正的探險不在於身體的磨難,而在於知識的汲取。
西西里島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也是地中海東西兩面的防波堤。西西里島不僅屬於歐洲和非洲,還是希臘和拉丁世界的交匯處。強大的地中海文明都曾佔據西西里,並留下足跡,其中有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汪達爾人、拜占庭人以及其他以法國諾曼人為代表的歐洲種族。
埃裡切山是常年被濃霧包裹的遺蹟,濃霧時聚時散,哥特式的正門也時隱時現。哥特式風格可以聖馬蒂諾教堂為例,過去是暗紅系,如今則在水浸煙燻下褪為粉色,諾曼或哥特式風格的牆面被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剝蝕。這裡是竊竊私語的地方:陽光明媚的地中海之心被囚禁在寒苦淒冷的黑暗之中。
六 緘默的神殿
鄉間的淺谷和山丘搭配,看起來好像一輛平緩起伏的雲霄飛車。嫩綠和亮
黃的橄欖園與麥田之間綴有水流湍急的溝渠,桃金娘和龍舌蘭夾雜在其間。沿途,我們聽著羊鈴叮噹作響。神殿隱約在遠方現身,彷彿一個秘密守護者的暗灰身影。居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藝術批評家伯納德·貝倫森稱之為“自然中混沌、漠然和無序之下的理性、秩序與智識的象徵”;歌德描述過“風在有如森林的石柱間吶喊……”的畫面。
對這段歷史有了更多的瞭解後,我禁不住想起在艾森豪威爾總統向越南共和國提供少量軍事援助後,約翰遜總統卻增派了50萬名美國軍人前往越南戰場。雅典在西西里的遭遇和美國參與越戰之間的偶合十分有意思。就在我前往地中海的半年後,美國灰頭土臉地從越南撤軍。而雅典的遠征軍也很快遭遇了難題。
七 陶之城
巴勒莫的部分地區存在大量塌陷的屋頂,一如阿爾及爾的卡斯巴哈 ,只不過阿爾及爾不同於巴勒莫,畢竟阿爾及利亞在狂熱伊斯蘭主義的影響後也接觸了社會主義……街道上,人們的臉上寫著快樂、感傷和渴望,彷彿情緒本身便是意義,而美是唯一的目的。巴勒莫洋溢著人性,似乎站在了孤寂的對立面。
但是在這座教堂裡,宗教融合的場面仍熠熠生輝,而且在許多西西里的教堂內都不乏這樣的畫面。所以,在西西里那些金碧輝煌的拜占庭建築之下,我耳邊往往還會響起拉丁風格的音樂,眼前還能看見伊斯蘭風格的木結構,而這種木結構本身又兼具希臘與羅馬的雙重風格。地中海文明對人文的衝擊在於不同文明碰撞下藝術和文化的發展,這點在西西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正如阿拉伯國家突尼西亞燃起了我研究羅馬歷史的熱情,天主教氛圍下的西西里則引發了我探尋伊斯蘭曆史的渴望。在伊斯蘭的中東地區,人們見到的伊斯蘭一如現狀;而在西西里,我卻發現它在時光中獨善其身,真切的西西里之光都儲存在拜占庭和諾曼人的層層石塊之間。
八 西西里之行
一時間,我彷彿回到了中世紀的阿格里真託,眼前的雕像栩栩如生,如同我以往的短暫舊知浮現在眼前——在酒店大堂或車站攀談過的旅人,我與他們僅有幾分鐘或是幾個鐘頭的緣分,相交甚淺,但他們說的某些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當我對自身其他過往的印象如此模糊時,這些遺蹟古物卻總能引發我的回憶。
那個冬天的無數小確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午後微醺並躺下小憩的時光,背靠海港,陽光鋪灑在咖啡桌上……如此這般地中海的經典場景在冬日並不易得,由於天寒多雨,遮陽篷收攏,咖啡桌也歸置在室內,緊密地擠在一起。
就歷史的豐富程度而言,錫拉庫薩足以同雅典媲美,彷彿整個拜占庭或奧斯曼帝國的歷史都濃縮進了西西里的這座城邦中。
破曉時分、微暮之際抑或陰天午後,海港都會變成一個陰鬱的大盆,令我們想起這裡也是古往今來戰士們巨大的墳墓,他們的骸骨早已融入時光的灰燼。英雄人物、驍勇將士、政客名譽、帝國命運,都在誘人的虛無之中消失無蹤
九 哈德良行宮
希臘給世俗的羅馬人哈德良以靈感,正如歐洲為許多美國人帶來靈感。希臘人所缺乏的是水,但在這裡,哈德良讓它取之不竭。按照克拉克筆下哈德良的說法,一個人真正意義上的出生地便是“一個人第一次以智識審視自己” 的地方。青春則是“無影無形、混沌不清、未經雕飾的時期,脆弱而不穩定”。
而所謂故土,或許並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本書籍,抑或短暫的記憶。
十 戴克裡先宮
在西西里,北非頻頻致意;在南斯拉夫海岸,則有巴爾幹和亞洲的魅影。在西西里,混雜多樣的文明集中在考古遺址、教堂和博物館之內,現實生活又無可辯駁地屬於當代義大利。而在這裡,混雜多樣的文明無所不在,猶為驚人:那家旅店流露出一種完全脫離傳統的粗鄙,但其對面的廣場又是純粹的威尼斯式,帶有雙拱門和漂亮的紅土立面。斯普利特存在一種原始感,那是一個世界開始、另一個世界結束的氣息。
如果說哈德良是位崇尚浪漫主義的美學家,那麼幾乎一生過著軍旅生活的戴克裡先皇帝則是一個注重具體細節的實用主義者。哈德良的大理石半身像顯示著他沉思而專注的哲學家氣質;戴克裡先的雕像則流露出一種汽車集團總裁般的鐵腕人物氣勢。戴克裡先相對嚴肅而保守。儘管愛爾蘭評論家麗貝卡·韋斯特稱戴克裡先為“絕對強勢的軍官”,他仍是一名偉大的君主,也是一個謙遜的君主。如果將哈德良的智慧同傑弗遜相提並論,那麼可比肩戴克裡先的則是艾森豪威爾或杜魯門。
達爾馬提亞的全球化程序透過義大利這塊稜鏡展露無餘。如此的演變並未讓斯普利特失去原有的格調,反而令其迴歸了那種不同教派融合和多種文明共存的亞得里亞海本真傳統。
十一 杜布羅夫尼克的振興
達爾馬提亞好像美國的緬因州,不過前者更為平坦,陽光也更燦爛。二者擁有的迷人海岸和島嶼群同樣令人震撼。冬天的達爾馬提亞如同西西里,杏樹林開花,其間點綴著一些橄欖樹、龍舌蘭、無花果樹和菊薊。這裡的文化受到義大利和中歐哈布斯堡帝國的影響,還帶有更為混雜的土耳其和斯拉夫特性,讓人難以
歸類。
達爾馬提亞好像美國的緬因州,不過前者更為平坦,陽光也更燦爛。二者擁有的迷人海岸和島嶼群同樣令人震撼。冬天的達爾馬提亞如同西西里,杏樹林開花,其間點綴著一些橄欖樹、龍舌蘭、無花果樹和菊薊。這裡的文化受到義大利和中歐哈布斯堡帝國的影響,還帶有更為混雜的土耳其和斯拉夫特性,讓人難以
歸類。
我俯身細看不計其數的屋瓦——地中海真正意義上的建築靈魂,展現出法國畫家埃德加·德加所謂的“時間的耐心磨合”。如同巖上的化石,顯示了季節的痕跡:溼冷的冬和灼熱的夏,織就了令人難忘的精妙色調。這裡呈現出栗色、土黃和閃亮的赭色,都是長期海風潤澤和真菌滋生的結果。
在那個寒意陣陣的早晨,史特拉頓大街的戶外咖啡館賓客滿座,唯有室內還有位子。人們身著時髦的錐形大衣,配著墨鏡,在蒼白的陽光下伸長脖子,花上一個鐘頭品嚐濃咖啡。這裡是地中海,外表即是一切,風度常常重於溫度。
十二 燭火搖曳的魔力寶盒
古希臘人是小城邦的產物,一切都呈現出一種個體化傾向,而羅馬雕像則顯示出一種群體社會內未經誇飾而又強勢輸出的價值觀念。安德烈·馬爾羅寫道:只有和西方社會所熟悉的裸體相比較時,希臘雕塑才顯得色情;但是和印度古代塑像相比照,我們才能看清希臘的裸體雕像散發出的抽象的自由理念。
在車流中閃避穿梭,終於衝進卡普尼卡瑞亞教堂的我已上氣不接下氣,那種感覺好比穿越無形障礙從一個世界到了另一個世界。黑暗中一切都彷彿失了焦,內心世界則隨著嫋嫋松香和蜂蠟燭火搖曳起來。
同斯普利特的列柱迴廊一樣,同我在那個冬天看過的一切遺址一樣,對我而言,這些教堂的真正迷人之處在於探險般的體驗。它們如同在一片黑暗中噼啪作響的燭火下的魔力寶盒,置身其中的我感到自己孑然一身,沉浸於另一種不同的文化。在突尼西亞,我見到了羅馬;在西西里,我見到了希臘;在希臘,我見到了拜占庭。而在拜占庭,我則被引領到一個迷人的書香國度。拜占庭讓我明白,寫作並非週報日報乃至副刊增刊上的低成本勞作,而是一場藝術、歷史、文學和治國才能的探險。
十三 文學中的拜占庭
美國作家保爾·福塞爾在《海外:英國文學中的戰時遊記》中寫道:“探險者找尋的是不為人知的事物,旅行者找尋的是歷史中思想者所發現的事物,觀光客尋找的則是生意經和大眾傳播藝術為他們準備的東西。”如此看來,探險屬於文藝復興,旅行屬於 19 世紀中產階級的時代,而當公眾需要從單調的工作中獲
取片刻解脫,觀光旅遊則讓我們進入“我們的無產者時刻”。
西方文明越來越普世化,世界也將同質化。我們有生之年將見到這幅全球場景的多元性大打折扣……
那時旅行創作的環境也許比現在更為有利,有一個原因便是沒有電視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電子產品,讓那些接受過古典教育的人有了更多的閱讀時間,以打磨才智,如此其中部分人能夠以精妙的語言進行思想交流。
一個民族的歷史塑造了它的民族性格,在變革和衝突的時期,民族性格重新確立。在意識形態的外殼之下,俄羅斯和希臘一樣,是一個東正教的東方國家。 這一事實將如何重見天日呢?
歷史不是由最聰明的人推動的,而是由那些最堅定的人推動的,那些最堅定的人往往並不完全理性。但他們在理性上的缺失卻在用激情加以彌補。
十四 摩里亞半島與新柏拉圖主義
古典學者艾迪斯·漢彌爾頓寫道:“希臘人的獨特在於能在透徹洞察世界的同時發現世界的美。”這也是為什麼現實主義同浪漫主義是最為穩定而合理的伴侶:參見歐里庇得斯的劇作以及果戈理、康拉德的作品,其中巴洛克式的人物及景色皆是通向悲傷結局的媒介。
像普列松這樣的新柏拉圖主義者希望透過一種高於個人的神秘秩序來加強希臘的民族性,而亞里士多德主義者似乎更傾向於都市社會中的個人權利。
辯論的結果與兩方的意圖都相反。儘管這場爭論從未得到解決,但它在整個希臘古典思想的興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最終在馬基雅弗利和其他文藝復興思想家的作品中開花結果。普列松並沒有透過異教復興東正教,而是徹底摧毀了中世紀“基督教世界”概念程序的一部分,取而代之的是科學和世俗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