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厚香 高希敏 楊秀英 王雪瓊 賈詩婷 陳宇佳 大連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遼寧 大連 116600
摘要:本研究以黔東南凱里地區的銅鼓村、小龍村以及凱里地區其他小村落140人為物件進行了 問卷調查。調查發現聚集區內的苗語使用較多,保護相對良好。大部分苗族人認為會說苗語是一件自 豪的事,但認為苗語和漢語是同等重要的交流方式。儘管苗族人對苗語的傳承有一定的危機意識,但 苗語的保護和重視度不足。基於調查本研究提出透過建立民族自信、增強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來提高 人們對苗語的重視度。
關鍵詞:凱里地區;苗語;使用現狀;保護;傳承
貴州省苗族人口眾多,黔東南苗語為三大苗族方言之 一。凱裡市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地級行政首 府,總人口54.31萬人,其中苗族人口28.35萬人,佔全市 總人口的63.3%,凱里地區(以凱裡市為中心輻射周邊多個 市鎮的區域)作為苗族聚集區保護相對完整[1]。本研究對 凱里地區的部分村落的苗語使用情況進行問卷調查,並對 調查結果進行考察分析,希望研究結果能夠引起更多的對 苗語的重視,從而對苗語的保護和傳承起到促進作用。
一、調查概要
(一)調查目的 本調查基於瞭解凱里地區苗語的使用現狀展開。
(二)調查時間、物件和手段 本研究於2020年7月對凱里地區的小龍村(凱裡市雷山 縣較偏僻的苗寨)、銅鼓村(凱裡市最大的苗族村寨,交 通便利,苗族文化得到重視與發展,具有代表性)和凱里 地區其他小村落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以15歲以上人 群為物件,以保證問卷資料的有效性。小龍村和銅鼓村採 用隨機挨戶走訪填寫問卷的形式,而其他小村落採取了線 上填寫問卷的方式。
(三)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包括以下內容:1、調查物件的年齡、性別、 民族、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況;2、會說苗語是否感到自 豪?3、是否會說苗語?4、日常交流方式是什麼語言?5、認為苗語和漢語哪個重要?6、周邊是否有教苗語的學校或者 開設的苗語課?7、是否上過苗語學校進行學習;8、是否 有閱讀過苗語書籍或有關苗語的書籍;9、後代是否會說 苗語?10、對後代不會說苗語是否覺得糟糕?11、是否要 求配偶是苗族?12、認為苗語的多種口音對苗語的發展是 否有影響?13、認為聚集區當地居民對苗語的重視程度如 何?其中,問題2、9、10、11、12以“民族”為“苗族” 的被調查者為物件。
二、調查結果
(一)調查物件基本情況 調查物件人數共140人,其中銅鼓村35人,小龍村35 人,其他小村落70人。銅鼓村35人中有33人為苗族,小龍 村35人均為苗族,其他小村落中苗族64人,非苗族6人。調 查物件的年齡中,31—40歲的中年人最少,佔4%。15—20歲 的青少年最多,佔42%,可見留守在聚集區內的中年人相對 少,有可能是走出村落出門謀生。小龍村和銅鼓村的資料 中調查物件多為“小學”和“初中”,受教育程度相對較 低,而其他小村落由於採用的是線上問卷,回答的調查對 象偏於年輕化,“大學生”人數最多。
(二)苗語使用的現狀 關於是否會說苗語,小龍村有1人、銅鼓村有2人、其 他小村落有8人是苗族但不會說苗語。在調查選項“日常交 流方式”中,45人使用苗語頻率較高,28人選擇用漢語交流,67人會根據會話場景選擇適合的語言交流,可以看出 聚集區內苗語交流密切,出村外則多使用普通話和地方方 言。關於“會說苗語是否感到自豪”,苗族調查物件132人 當中,除小龍村8人、其他小村落1人外,大部分苗族人都 認為會說苗語是一件自豪的事。
在對待苗語的態度方面,調查物件中9%的人認為苗語 重要,15%的人認為漢語重要, 76%的人認為苗語和漢語 是同等重要的交流方式。對“周邊是否有教苗語的學校或 開設的苗語課”的情況,74%的人回答“沒有”。同村人 的回答不一致,根據筆者實地走訪確認小龍村沒有苗語 學校和開設苗語課,銅鼓村的幼兒園開設過簡單的苗語課程。
(三)對苗文的瞭解 調查物件中上過苗語學校的人僅有17人。沒有閱讀過 苗語或有關苗語的書籍的人佔調查物件總人數的88%。在凱 裡地區其他小村落,部分大學生為了研究需要閱讀過有關 苗語的書籍。
(四)對苗語的重視程度 調查發現苗族後代中出現“只能聽懂”、“不會說也 聽不懂”苗語的現象,其中小龍村4人、銅鼓村4人、凱里 地區其他小村落6人,說明苗語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得到充分 的傳承。
表 表
苗族調查物件當中,56%的人“不會”要求配偶是苗 族。各民族間的通婚會影響家庭成員說苗語的情況,可能會 導致苗語漢化。但保守地要求配偶是苗族並非是保護苗語的 根本解決方法。關於苗語的多種口音問題,33%的苗族人認 為苗語的不同口音對苗語的發展“有”影響。其原因可能是 因為苗語口音不同而選擇用漢語代替苗語的話會導致部分 苗語丟失[1]。在聚集區內關於人們對苗語重視程度的認知當 中,認為“重視”的人僅有37%,而11%的人沒有太大感觸, 而認為“忽視”的人達到51%,苗語的重視程度令人堪憂。
三、考察分析
不利於苗語傳承的因素
1.重視度不夠 在凱里地區苗族村落分佈較為分散,在同村內基本上 全部用苗語進行交流,但走出村外因交往人群複雜、苗語 侷限較大,對外交流普遍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尤其在青年 人間突出,在說苗語方面和後代教育問題上保持著無所謂 的態度,無形當中忽略了對苗語的重視。
2.現今無完備的文字載體,全憑口授 在苗族聚集區很少有人知道苗文的存在,幾乎沒人見 過苗文,更不用說會書寫,調查中發現部分中老年男性小 時候上過苗語學校。目前凱里地區的大部分地區全部是通 過口口相傳教育子孫後代來傳承苗語,面對開設苗語課程 的各種壓力,凱里地區基本沒有開設苗語相關課程。但是在聚集區內基本都用苗語交流,傳承相對完整。
3.語言環境的變化使苗語使用機會變少 民族間通婚現象已成為普遍,為了方便交流和後代的 教育等問題,出現了不是苗族卻會說苗語,是苗族也居住 在聚集區內但不會說苗語的“假苗”現象增加。因為服飾 不一、苗語口音不同、說法不一致而選擇用漢語或者凱里 方言交流也成為常態[2]。
四、建議及解決方案
首先創新文化形式。可舉辦書寫和苗歌大賽、農民 畫、跳蘆笙、刺繡交流等活動,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其次 將民族文化與流行元素結合。利用新媒體將苗族歷史、文 化、習俗等透過採訪、回憶錄、故事等方式分享。宣傳苗 族銀飾工匠精神,將苗族的蠟染、造紙與流行元素融合形 成個性化民族特色。再次可以打造苗語課堂和增加苗族文 化體驗。學校方面開展苗語學習和苗族文化體驗,定期帶 領學生到聚居區體驗苗族文化。
參考文獻
[1] 貴州省凱裡市年鑑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凱里年鑑 2002》[M].貴州人民出版社m2003,(07).
[2] 胡曉東.從語言使用態度看黔東苗語的母語生態—— 以黔東南州白午苗族村寨的調查為例[J].原生態民族文化學 刊,2011,3(04):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