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古人云“時移世易”,隨著時代的變化,文字含義也會隨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帝王二字就是如此。

所謂帝王,是歷史學家對封建君主的泛稱,帝即指皇帝、王即指君王,在如今人們印象中兩者意思相差不大,都是代表最高統治者,但鮮為人知的是,“帝”與“王”意思其實大不相同,甲骨文揭開謎底,同時由此亦解釋了為何周朝稱王不稱帝的原因。

01:甲骨文中的“王”

所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古人也懂得這一道理,無論考古發現還是文獻記載,都證實上古先民通常以斧鉞代表權力,誰掌握了斧鉞,誰掌握了征伐與殺戮,誰便掌握至高無的的權力,可以稱王稱霸,於是造字時也模仿了這一形象作為權力的象徵。

甲骨文中的王字,就是一把大斧的斧頭部分的輪廓圖形(見下圖)。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楚國及吳越地區的“王”字上面還增加了鳥形,以表示美觀,但並未實際意義。戰國之後,王字逐漸線條化,到隸書、楷書階段時已經看不出大斧的形跡了。

先秦文字中,“王”與“玉”字形非常相似,區別在於“王”字中間一橫靠近最上面一橫(見下圖),保留了斧柄的殘餘形象,“玉”字中間一橫位於上下兩橫正中間(沒有右邊的一點),本義是用一根東西貫穿三塊玉的形狀。秦漢時期,隸書、楷書的出現,“王”與“玉”容易讓人混淆,於是就在“玉”的右旁加了一點以示區別。

透過王字的字形可知,“王”代表的是世俗權力,誰掌握斧鉞誰掌握權力,更進一步地說就是現任的實際統治者。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僭越稱王,導致“王”的含金量下降,於是封建王朝的“王”就成了次於皇帝的存在。

02:甲骨文中的“帝”

甲骨文中的帝字字形(見下圖),有兩種主流分析:一是認為像架木或束木焚燒以祭天,是“禘”的初始文字,由祭天而引申為天帝之帝;一是認為猶如花蒂,是“蒂”的初始文字,是古人對於生命誕生的一種崇高信仰,也可說是古人的一種生殖崇拜。

正常來說,“帝”的本義應該與先民的祭祀崇拜有關,因為甲骨文卜辭中所祭祀的“帝”,既指自然現象風雨雷電的天帝,又指歷代祖宗神靈。甲骨文卜辭中的“帝”,成了商朝祖先與天帝的結合體,就是商朝將自然屬性的天帝與祖宗神靈捆綁在了一起,作為祭祀的物件。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捆綁有著遠大的政治野心,是想要商朝統治萬世萬代,反對商朝就是反對混合體的“帝”。

學者研究甲骨文卜辭發現,殷代最高統治者稱“王”或“我”,死後成了先王稱“帝”,就是說“生前為王,死後為帝”。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指出:“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這個解釋一半對一半錯,對的地方在於,作為王的稱號,這是本義的引申了,“王”才能稱帝;錯的地方在於,帝不是王,而是死去的王升級為帝。

03:周朝稱王不稱帝

透過帝與王的本義分析可知,王是現世的統治者,帝是過去的統治者,因此周朝現世的統治者自然不可能稱帝,而只會稱王。但問題在於:一,周朝死去的統治者為何不稱帝呢?二,周朝統治者為何又自稱“天子”?

商朝的“帝”,不僅是天帝,還有祖宗神靈,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合而為一,反商就是反對天帝,因此準確地說是武王伐紂、而非武王反商,針對的是亂政失德的紂王。鑑於商朝帝者的特殊性,周朝自然無法稱帝,也根本無法使用,一旦稱帝的話,不僅政權合法性上存在問題,因為承認“帝”的地位,那麼推翻紂王之後就該歸政於殷商王族後裔,而且周朝祭祀的周帝又會與代表商朝祖先神靈的帝者混淆。

所以,周代以後戰國以前,“帝”字含義出現變化,不再是祖先神靈與天帝的結合體,而是逐漸專指道德修養和功德很大的人,秦以後成為“皇帝”簡稱。周代之後,宣稱祖先後稷是帝嚳元妃姜原的兒子,而商朝祖先殷契是帝嚳次妃簡狄的兒子,也就是說商朝只是帝嚳小妾後代,周朝才是正統。說到底,“帝”在周朝時含義的變化,非常耐人尋味,無非是在削弱商朝的影響力。

在“君權天授”的商周時代,周人如何確保政權合法性、“得國之正”呢?由於周朝統治者無法否定“帝”,但也無法使用“帝”,於是周朝統治者就創造了一個“天子”的概念,就是上天之子在人間代天牧民的意思,至於天子之位是有德者居之,並非殷商一家一姓之天下。因此,周朝現世統治者正式稱號為“周天子”,日常稱之為“周王”,死後的周天子迴歸王者本色。

綜上可見,帝與王的區別非常明顯,帝是王者死後為帝,王是現世的統治者,兩者初始含義大不相同,隨著歷史的發展,帝與王含義出現了重大改變,帝成了現世的最高統治者,王成了封建王朝次於皇帝的存在(人臣最高封王),相比最初含義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筆者認為,透過帝與王字區別分析,更讓人感慨的是漢字攜帶了豐富的歷史與文明的基因,幾乎只要讀懂每一個時代帝與王的字形,也就大概能瞭解古人對帝與王的認識,足見漢字的神奇,而與漢字相比,西方字母文字幾乎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漢魂唐風新解宋詞》04江南依舊稱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