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在香港的《星島日報》上,連載著一部自傳體小說。這部小說從9月開始連載,同年12月27日完結。
蕭紅
這部小說叫《呼蘭河傳》,是由民國才女蕭紅所作。而創作這部小說時,蕭紅正忍受著病痛。這本小說也成為她的絕筆之作。
蕭紅,原名張廼瑩。她文才斐然,被人譽為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然而蕭紅的作品得到的盛名並沒有給她一個幸福的人生,甚至於她的一生可以說是不幸又悲哀。在人生盡頭之時,能給她以慰藉的只有她回不去的故鄉。
“呼蘭”是她的家鄉,位於哈爾濱。蕭紅一生坎坷,唯有那童年時的記憶夢幻又美好。“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裡峰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太陽在院子裡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別高的。”
蕭紅孤獨地躺在病院,藉助筆下的文字,她恍恍惚惚又回到了記憶中的那段時光。
《呼蘭河傳》
從小時候起,蕭紅的骨子裡就藏下了對文學的熱愛。她於1926年從呼蘭縣乙種農業學校畢業,本想繼續讀書,可是卻遭到了父親的反對。
蕭紅生於地主家庭,家裡本有能力送她讀書,可是很不幸,蕭紅的父親只想讓她嫁人。而她的母親早已患病去世,只有一個不會為她說話的繼母。
年幼的蕭紅無力反抗,她被迫輟學,在家待了將近一年。好在她的祖父是疼愛她的,在祖父的支援下,蕭紅考入哈爾濱市的一個女子中學。也是在這個學校裡,蕭紅學到了許多東西。她閱覽群書,暢想著自己的美好未來。
可是事不遂人願,在蕭紅滿心求學的時候,她的父親已經給她訂好了一門親事。是呼蘭縣駐軍統領的兒子汪恩甲。這門親事遭到了蕭紅的拒絕,蕭,她一心向往的只有能夠學到更多知識的北平。
知道蕭紅不願嫁人,只想去北平讀書後,她的父親大發雷霆,怎麼也不同意她去北平。或許是有了一次經驗,這次的蕭紅沒有再向小學時那樣吵鬧。
她安安靜靜地答應了這門親事,卻在拿到嫁妝錢後離開了家。誰都不知道,原來她背地裡早已經做好離開的打算。
離家後,蕭紅在表哥陸舜振的幫助下,如願進入北平女師附中讀書。在北平附中的這個時期,蕭紅剪掉長髮,穿上西裝,隨心所欲地生活著。在新時代與舊時代的交替之時,她勇往直前,毅然決然地擺脫了舊時代的牢籠。然而蕭紅的一生坎坷也是從她離家開始。
蕭紅紀念館
蕭紅離家的訊息在呼蘭傳遍了大街小巷,人們紛紛指責她逃婚、說她跟人私奔,太過叛逆。不只蕭紅,蕭紅的家人也因此受到牽連。她的父親被冠以教女無方的罪名,只能降職到巴彥教育局任督學,他氣憤至極,不再給蕭紅寄生生活費。
沒有了生活費,蕭紅在北平寸步難行,她只能去求助曾幫過自己的表哥陸舜振。可不巧的是,這時的陸舜振也因為幫助蕭紅被家人責怪,面臨經濟封鎖,他只能回家。
蕭紅隻身一人,終究是抵不過生活的壓迫。於是,她選擇了回到呼蘭,接受自己的命運。這時候,蕭紅離家的事依然沒有得到平息,與她有婚約的汪家選擇取消與她的婚約。可這時的蕭紅跟汪恩甲已經來往了一段時間,她還給汪恩甲織過一件毛衣,汪恩甲也去學校看過她。
所以,當得知婚約解除時,蕭紅將汪家告上了法庭。這件婚事除了是父親強迫之外,蕭紅對汪恩甲本人並沒有多抗拒,她甚至已經默默將其看作是託付她終生的人。
在這件事情上,蕭紅逃了一次,就已經在各自程度上給她自己增加了難處。在法庭上,當法官問起時,汪恩甲的話出乎蕭紅預料,他說是他自己想要解除婚約。而實際上解除婚約的人是汪恩甲的大哥,只是汪恩甲為了家族的顏面才不得不撒謊。
蕭紅輸了官司,家族名聲更是比之前更差。不久,蕭紅被父親送到老家福昌屯,不是為了別的,而是要軟禁蕭紅。
在福昌屯,蕭紅無法讀書,更無法與外界聯絡,她失去了吸取知識的樂趣。只能在這裡觀察人來人往,這個偏僻山村的人們有著不同於外界的故事,他們的人生百態深深吸引了蕭紅。
《黃金時代》劇照
村子裡有人駕著馬車去外面,車上裝滿了大白菜。蕭紅就躲在車上離開了這裡。從此,她與家裡徹底斷絕了聯絡,一個人漂泊流浪,至死也沒能再回自己的家鄉呼蘭。
逃到哈爾濱的蕭紅身無分文,萬般無奈之下,她竟然又去求助了汪恩甲。這個驚人的舉動或許連汪恩甲也沒想到,不過汪恩甲竟也答應了幫助蕭紅,並且願意送她去北平讀書。
汪恩甲將蕭紅安定在東興順旅館,蕭紅就在這裡住了下來。她以為自己的人生終於迎來光明,可是卻不知道以後的路會更加難走。蕭紅等著汪恩甲實現支援她去北平讀書的約定,可是等來的卻是汪恩甲失蹤的訊息。而這時,蕭紅卻已經懷上了對方的孩子。
她與汪恩甲在旅館同居數月,留給她的只有欠下的600元食宿費和一個未出生的孩子。
眼看著汪恩甲不見人影,旅館的主人開始向蕭紅討債,並把她關到一個雜物間,放話說如果蕭紅拿不出錢,等她生下孩子,就把她賣到妓院去。
蕭紅故居
蕭紅一生不知被軟禁過多少次,卻一次比一次處境淒涼。懷著孩子的蕭紅異常冷靜,她寫信向當地報紙《國際協報》的編輯裴馨園求助。在信上,蕭紅寫下自己坎坷的經歷。
蕭軍看望蕭紅時,本想放下書就走,可是隨即他就被滿屋的詩和畫吸引了。
“去年的五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季節。今年的五月,我生活的痛苦真是有如青杏般的滋味。”蕭紅將感受到的痛苦化為平淡的文字,讀來讓人咽喉生澀。
雜物間裡的詩都是蕭紅在髒亂的雜物間裡寫出來的。蕭軍找了個地方坐下,與蕭紅聊了起來。
兩人志趣相投,直聊到深夜。蕭軍深深感嘆於蕭紅的遭遇,臨走時,他把身上僅有的五毛錢給了蕭紅。這本來是他用來坐車的,給了蕭紅,他只能步行回家。
之後幾天,蕭軍經常去探望蕭紅。他為了幫助蕭紅四處奔走,幫她籌錢還債。在這樣的長久的接觸之下,蕭紅對蕭軍有了感情,她將蕭軍當作是自己身陷囹圄的依靠。
1932年,哈爾濱道外區一片汪洋,整個哈爾濱城被洪水淹沒。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反倒幫助了蕭紅。因為洪水,旅館老闆跑得不見蹤影,蕭紅也因此有了重獲自由的機會。
街道上有人駛船經過,蕭紅叫住船家尋求幫助。得到同意後她挺著大肚子從窗口出來,終於逃脫了這裡。
幾個月後,在哈爾濱的公立醫院,蕭紅躺在床上等待著肚子裡的孩子出生。這個孩子的父親汪恩甲已經不知所蹤,蕭紅認為自己一個人無法讓孩子好好成長。為了孩子更好地生活,她在孩子出生後就將其送給了別人。
沒有一個母親能這樣將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蕭紅此舉被人詬病。而在這之後,她一直惦念著自己的孩子。她發表過一篇文章《棄兒》,裡面記錄著她將孩子送給別人的場景。
蕭紅出院後,一直跟著蕭軍一起。兩個人一起進行著文學創作,並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人。蕭紅曾和蕭軍一起寫過一本散文集,名為《跋涉》。這本書揭露了那個時代下的黑暗,字裡行間是對日偽統治的控訴。
不久,蕭紅和蕭軍就引起了特務機構的注意。為了躲避迫害,兩人於1934年6月逃離哈爾濱,乘船到達青島。後來,又輾轉去到上海。這個時候,兩人的生活漸漸寬裕起來。
蕭紅的散文集《商市街》也是在這個時候創作完成。《商市街》裡是蕭紅對她和蕭軍曾經在哈爾濱生活時的回憶。
那段時光,雖然生活困苦,但因為有蕭軍的陪伴,蕭紅心裡覺得甜蜜又幸福。可是,兩個人能一起渡過難關,卻不能共享繁華。即便在這個時代,繁華不過是泡影。
不久後,兩個人出現隔閡。蕭紅本想分開冷靜一段時間,沒想到回來卻面臨著永久的分別。蕭軍彷彿已經對她厭倦了,時常把她一個人扔在家裡。
於是,兩人分開,蕭紅嫁給了日本人端木蕻良。而這時,蕭紅懷著蕭軍的孩子。歷史總是在不經意間重合,像是命運在暗中捉弄。
不久後,蕭紅經歷了第二次生產,而孩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生活的磨難和失去孩子的痛苦讓蕭紅身心疲憊,她在醫院被確診了肺結核。而端木卻忙於事務,將照顧妻子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朋友。
1942年1月22日,蕭紅病逝香港。這個才女的一生就此落幕。臨終之時,她孤獨寂寥,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於是想要盡力留下點什麼。
蕭紅在醫院同時進行著《馬伯樂》和《呼蘭河傳》的寫作,想要藉助文字追憶過去。
她一生任性叛逆,四處流離,從未在哪個地方長久停留。但在彌留之際,她懷念的還是她的故鄉。或許童年的美好可以緩解她遇到的痛苦和坎坷,又或許不能,只是越是難受之時,對不可多得的幸福就越是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