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2日大暑,“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啥意思?大暑後還熱嗎?
7月份的下旬到了,現在小暑節氣已經接近尾聲了,緊隨其後的就是今夏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了。暑就是熱的意思,而熱又有大小之分,即小暑和大暑,其中月初為小暑,而月中則為大暑。它是相對小暑而言的,要比小暑節氣更加的炎熱。在此時的天氣是高溫,且多溼,“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今年的大暑節氣是7月22日,那俗語“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是啥意思?大暑後更熱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大暑是24節氣中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緊隨其後的就是立秋了。而在大暑節氣期間也有三候之說: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指的是大暑節氣的時候,螢火蟲孵化出來了,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出來的。緊接著就是天氣變得悶熱了,不僅高溫而且還很潮溼,又悶又熱如同蒸籠一般。而在後面大雨也多了,經常會有瓢潑大雨。
俗語“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的意思也比較簡單,說的是大暑節氣的時候,如果還不熱,也就是要比往年涼爽,那最熱的時候就會在立秋以後出現,要做好秋後有“秋老虎”天氣的準備。也就是前面不熱,那不代表當年就不熱了,而是悶熱天推遲了。這句俗語其實很好理解的,也是有道理的。
在正常的年份,一般到了大暑節氣的時候,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一段時間。其正好處於中伏階段,老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三伏天中就數中伏這段時間最熱,而大暑節氣就正好交中伏,所以也是最熱的時候。但如果大暑節氣到了,卻很涼爽。那就表示炎熱的天氣推遲了,要到立秋以後的時候才會出現。
在農村裡還有另外一句類似的農諺“大暑展秋風,秋後熱到狂”,它的意思是說在大暑節氣的時候如同秋天一樣,不僅不熱,反而還有點涼爽,那到了立秋節氣以後,就會出現非常炎熱的天氣,也就是常說的“秋扒皮”。這些俗語都是古人的經驗總結,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依然有道理的。
大暑節氣雖然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會讓人熱得受不了。但是農民卻也樂意它熱才好。如果大暑節氣天氣比較涼爽,農民卻反而要擔憂了。因為“大暑無酷熱,五穀多不結”,也就是說大暑節氣的時候不熱,那像是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類似的俗語還有“大暑不暑,五穀不鼓”等。
另外古人還發現,大暑節氣和大寒節氣也有影響,“小暑大暑不熱,小寒大寒不冷”,小暑大暑節氣期間不熱,那小寒大寒節氣的時候也就不冷,而這樣是農民擔心出現的事情,因為“該冷不冷,不成年景”,這是反常的天氣,對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但是在大暑節氣期間,如果光是很熱卻不下雨,那就不是好事了。因為“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伏天雨豐,糧豐棉豐”和“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等。這個時候如果降雨多,那糧食收成就有保障。相反如果降雨稀少,那產量就會大大減少。這是因為大暑節氣期間的氣溫高,農作物的生長旺盛,也是最需要雨水的。雨水多,生長才旺盛,對農業有利。而降雨少,就可能出現伏旱天氣,這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長勢,產量自然會低很多。
根據往年的經驗,大暑節氣以後還沒有出伏,即便是到了立秋以後,過完處暑節氣了,依然還是很悶熱的,真正涼快下來則要等到9月底到10月初的樣子。而且村裡的老人說,今年的小暑節氣期間天氣涼爽,在大暑或者是立秋節氣的時候會相當的悶熱,在後面可能會有秋老虎天氣。你認為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