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圖片

圖片

圖片

□簡雲斌 萬盛日報

  猶海龍(1868-1938年)是晚清舉人,參加過“公車上書”,擔任過民國版《桐梓縣誌》主纂,還當選過民國政府參議員,是萬盛歷史上少有的一位文化名人。猶海龍為人博學多才、德高望重、愛國恤民、為官清廉,身上鮮明體現了晚清民國時期先進知識分子的人格風範,堪稱本地一代名儒。其人其事,值得我們認真挖掘研究。

  一、猶海龍的生平

  猶海龍本名學湖,字海龍,號鏡涵,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農曆4月15日出生於貴州省遵義府桐梓縣夜郎裡上壩青龍莊(今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關壩鎮雙壩村)。

  猶海龍所在的猶氏家族,是一個文武兼重、書香濃郁的大家族。據《甕水猶氏文化志》記載,其先祖尤崇義本山西太原人,唐僖宗乾符元年奉旨入黔,拒南詔,平邊患,其子孫世居甕水(今貴州甕安)。北宋神宗熙寧年間(一說南宋寧宗嘉定年間),尤崇義嗣孫尤道明中進士(據猶氏族譜記載,今關壩鎮雙壩村尚書坪,乃尤道明年輕時讀書處),御對時皇上以“尤”字不佳,賜姓為“猶”,從此家族易“尤”為“猶”。明天順八年(1464年),猶道明後裔猶正威率家人從甕安遷至鮓水壩(或作“水鮓壩”,即今關壩鎮政府駐地興隆場),開啟關壩猶氏家族500多年基業。由於關壩猶氏家族人才輩出,鮓水壩被人稱為“猶官壩”,亦稱“官壩”,近時才改為“關壩”。

  猶海龍之父猶樟才,曾任關壩猶氏族長,好交友,樂善好施,卻疏於家業,猶海龍出生時,原本富裕之家已顯清貧。在家族耕讀傳統的影響下,猶海龍4歲多即入私塾唸書。他天資聰穎、勤學善思,六七歲已能吟詩作對,被人目為神童。24歲時,考中秀才,並與霍氏成婚,在夫人陪伴下夜夜苦讀。26歲時,即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考中舉人,調廣西某縣任知縣。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猶海龍赴京參加會試,正值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時局艱危,群情激憤。為救國救民,猶海龍積極參與康有為、梁啟超發起的“公車上書”,為遵義府參加“公車上書”舉子第一人。“公車上書”後,掌握實權的慈禧太后為籠絡人心,召見部分激進、有名望的舉人,猶海龍名列其中。返黔後,猶海龍廣為宣傳維新運動,成為遵義地區知名的維新派人物。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猶海龍任桐梓縣團總。辛亥革命後,猶海龍於1912年當選貴州省議員,後又當選民國政府參議員(因袁世凱復闢未赴任)。1913年,任桐梓縣第六區(後改為第十區)區長。時川黔毗鄰一帶匪禍嚴重,猶海龍為保衛桑梓,組建民團,並在青羊市桐梓街設團防局。1915年冬,率民團參與護國討袁之戰,為黔軍作先導。此後,多次率民團與襲擾家鄉的土匪周旋。1924年秋,在抵抗施秉清、匡級五匪幫時,民團被打敗解體。

  1927年5月,猶海龍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黔軍)第三師出征湘西,被師長猶國才任命為湖南芷江縣縣長,僅3個月,即隨軍返黔,居桐梓縣城。其後,在周西成、猶國才等桐梓系軍閥的支援下,潛心編著《桐梓縣誌》,並參與修訂《續遵義府志》。1931年,猶海龍回家鄉上壩青龍莊定居。1938年3月,病故家鄉,終年70歲。

  二、猶海龍的著述

  猶海龍熟讀經史,擅長詩文,又瞭解新學,一生著述不少,但由於年代久遠,資料散落,目前保留下來的只有以下一些:

  1. 民國版《桐梓縣誌》。由猶海龍、侯樹濤、趙元雋主纂,50餘萬字,用文言文寫成。本書修纂於上世紀20年代末期,1930年出版。其時,以周西成為首的“桐梓系”貴州軍人集團奪取了全省的統治權,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個領域實施了一系列新政,創修《桐梓縣誌》,即為其文化領域舉措之一。繼周西成之後任貴州省主席的毛光翔在《序》中說,“甚欲勒成一書,為各縣倡”,使“黔中八十餘縣……得桐梓為先路之導”,明確提出了立書之旨。修志工作雖為軍閥推動,但在猶海龍等飽學之士的努力下,《桐梓縣誌》得以功德圓滿,質量很高,是民國年間貴州縣誌的範本。這本縣誌也是桐梓縣第一本完整保留下來的縣誌(之前修過6次,均亡佚),它繼承了傳統修志的纂述體例,在很多方面又有創新,如首次在縣級志書中設立“交通志”,擴充套件“實業志”的記述範圍,設定了馬(公)路、郵政、電報、電話、電燈、礦業等篇章,充分體現了猶海龍等人的時代眼光。這本縣誌翔實記述了桐梓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變遷,堪稱桐梓歷史百科全書和鄉土教材。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萬盛1955年建區前一半以上轄地屬於桐梓縣,《桐梓縣誌》中很多內容涉及今萬盛地域,為研究萬盛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2. 參與編修《續遵義府志》。該書情況不詳。

  4. 部分詩文作品。猶海龍的詩文生前未結集印行,生後散失較多,實為憾事。目前僅見《礦產論》《磨子洞記》《天門洞記》《劉羅坪記》《桐梓縣誌緣起》《黔北聯中學校紀念碑》《志銘書屋》《重修百歲坊賦並序》《關口三星橋碑記》9篇散文,《爬抓溪》《堯龍山》《壽星臺》《贈大村同宗十六韻》《數典七律八首》12首詩歌。這些詩文,有的記錄家鄉山水風物,有的感時諷世,有的自抒心境,有的追溯家族淵源,文筆洗煉,功力老到。特別是《爬抓溪》《堯龍山》兩首,筆力雄健,氣象不凡,有李白《蜀道難》之遺韻。

  對於萬盛文史研究界來說,由於本地歷史人文資料嚴重缺乏,猶海龍這些遺著彌足珍貴,當繼續蒐集整理、深入研讀,以期踵武先賢,厚植本土文脈。

  三、猶海龍的人格風範

  猶海龍作為一個跨越晚清、民國兩大時期的舊式知識分子,一生抱負遠大、閱歷豐富,可惜身逢亂世,未能盡展其才,令人深感嘆息。但他身上展現的學識修養、人格風範,足稱本地名儒、鄉賢楷模,是萬盛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文人代表,值得後人景仰學習。

  1. 愛國愛鄉,擔當有為

  猶海龍青少年時,正值滿清朝政腐敗,列強入侵,他以“處逆境而有作為,搏烏雲而期鷹揚”(學湖自語)為座右銘,刻苦學習,立志奮發。中舉後不以功名為念,積極參與“公車上書”,並推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他大力擁護孫中山三民主義,撰文表示:“陳腐更生為新生,落後讓位於先進,國有希望了!”當袁世凱竊國稱帝后,他在各種場合發表演說,聲討國賊。他還親自組建民團,參與護國討袁行動。他為保衛家鄉不被匪擾,多次率民團與土匪作戰。作為一個文化人,在亂世能有這樣的擔當作為,這是很罕見的。

  為激勵家族子弟,他送長子猶振新赴黃埔軍校學習。猶振新於黃埔一期畢業後,不幸因病早逝,當靈柩從廣州運回家鄉安葬時,猶海龍帶孝出迎。有人問:“為父者何以為子帶孝?”猶海龍慨然答道:“國為大,家為小,我是致敬黃埔,致敬為國家建功立業者!”

  “七七”事變後,日寇侵略中華,猶海龍義憤填膺,不顧年高體弱,奔走宣傳抗日救國。他還爬上高梯,在當時的桐梓縣第十區區公所牆壁上,奮筆寫下“還我河山”4個大字,以此感召民眾。

  他對軍閥混戰的時局深表不滿,在《爬抓溪》一詩中,借自然界的惡劣隱喻世道的不公,希望改變這個世界:“我不知爬抓溪之陵谷如何深,橋高水底千百尋;又不知爬抓溪之山坡若干級,上了黃巔樹又要歇……錘鑿有五丁,隨刊有神禹。鞭石有祖龍,拔山有項羽。大呼強有力者一齊來,打銷不平都自今日始!”

  可見,猶海龍是一個有著強烈家國情懷的文化人,他身上那種愛國愛鄉、擔當作為的精神,今天依然是鼓舞我們奮發進取、建設萬盛的力量源泉。

  2. 思想開明,與時俱進

  猶海龍雖然長期浸淫於舊學之中,但思想開明、眼界宏大,不像一般鄉村腐儒那樣封閉保守、坐井觀天。他注重接受先進思想和新鮮事物。如在《贈大村同宗十六韻》詩中,諄諄囑託同族青年子弟:“世界開文化,爭競及先期。讀書不遠遊,天將以管窺。持家無實業,發展竟依誰?敬告青年輩,無徒守舊為。”告誡他們當今世界處於開放和競爭時期,如果不讀書、不遠遊,就不能認識這個世界,如果沒有實業發展,就不能立身持家。

  在《礦產論》一文中,他對家鄉的煤、鐵礦產資源進行了研究,指出:“倘工廠宏開,是實業蒸蒸,族人知趨向矣。安得有研究新法者,為宗祠一提倡之。”這等見識,對於一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鄉村士紳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猶海龍還送族侄猶鳳歧去貴陽講武堂學習軍事。當猶鳳歧因父母要為他包辦婚姻時,求救於猶海龍,猶海龍鼓勵他走出封建婚姻枷鎖。後來,猶鳳歧在猶海龍的支援下,投奔延安,積極投身革命,成為一名中共高階幹部。

  3. 樂善好施,清正愛民

  猶海龍不管是在家耕讀,還是出仕為官,一直體恤窮人,深受百姓愛戴。民間流傳著他的幾個故事:

  “三日一蛋”——說的是猶海龍年輕時赴貴陽考舉子,因家裡不富裕,僅帶了20個鹹鴨蛋以備路上當下飯菜。在松坎歇息時,路遇一老人餓得奄奄一息,便將鴨蛋全部送與老人,老人硬還給了他一個。於是,猶海龍便用這個鹹鴨蛋拌了三天飯。

  “舉人不識數”——說的是猶海龍中舉後,家境稍好,凡窮苦鄉鄰向他借了錢歸還時,他總要慢吞吞點數,然後退回一些錢,告訴對方還多了,拿回去養家。有人誤會他“舉人不識數”,其實他是有意資助困難者。

  “珍珠翡翠湯”——說的是猶海縣當了知縣,一天晚上正用餐時,鄰縣知縣來拜訪他,見桌上只有清水燉糯苞谷籽,湯裡沒油珠,只飄著幾片菜葉,大為驚訝,問猶海龍吃的是什麼?猶海龍微笑著掩飾尷尬,答曰“珍珠翡翠湯”。來客十分欽佩,於是二人共品“佳餚”。

  “縣太爺親試藥方”——說的是猶海龍在廣西作官時,瘟疫流行,他為了拯救當地百姓,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中醫知識,採草藥配製藥方。為試藥性,他與夫人主動染上瘟疫,然後服藥驗證,以此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當猶海龍離開廣西時,當地百姓特地送上“萬民傘”以表敬意。

  可見,猶海龍有仁者之心,具大愛之德,愛民濟貧,清廉高潔,這種品格與襟懷,應該大書特書。

  4. 情繫桑梓,德潤後人

  猶海龍告老還鄉後,十分關心家鄉的教育事業,將故居青龍莊和祖屋老房子捐獻出來,開辦了兩所學堂,讓家族子弟和周圍鄉民子女都有上學之處。他還擔任桐梓縣第十區學校第一任校長,在亂世中守護著家鄉一縷文脈。

  為了方便群眾出行,他聯合本地士紳,捐資修建了火燒橋、三星橋等公益設施。他還撫孤恤寡,親手養大孤女“猶三”,併為其擇婿安家。

  他在本族中以身作則,教化族中子弟。在猶海龍的言傳身教下,關壩猶氏家族合族和睦、家風淳厚、子弟上進,湧現了猶鳳歧、猶學江(猶海龍之弟)、猶禹九等一大批知名人物。

  猶海龍去世後,與其弟猶學江合葬於原上壩村魚塘灣四塊橋,2011年因建煤電化園區,遷至雙壩村石灣角小棺山。一代名儒雖早已離我們而去,但其道德文章、精神風範,足以澤潤桑梓,感昭後人。

  歷史上,萬盛出現的文化名人甚少。唐宋溱州時,雖有一些朝廷貶官來到溱州,但幾乎沒有留下活動的痕跡,無法深入研究。目前,相對有分量的本土歷史文化名人,除了劉子如,猶海龍算得上一個。由於萬盛建區前轄地分屬兩省三縣,儘管猶海龍在貴州特別是桐梓的名氣很大,但在今萬盛反而不大為人所知。我們應將猶海龍作為萬盛著名鄉賢、一代大儒進行挖掘宣傳,如,透過整理編印其詩文集,將其人其事納入鄉土教材、鄉情陳列館等,讓猶海龍這位本地鄉賢為萬盛人所熟知和銘記,其人格風範得到發揚廣大,以進一步增厚萬盛人文資源。

1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劉逸生:讀書與讀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