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端午節了,

又一個緬懷的節日。

此時,聽聽大提琴,

正適宜……

有本書叫《活出生命的意義》

是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寫的

約四年前我看過這本書,

弗蘭克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

他的父母、妻子(懷孕中)、哥哥

全都死在毒氣室裡的情況下,

只有他和他妹妹存活下來……

猶太集中營,人間的煉獄。

九死一生的地方!

只是,離開集中營後,

無論是生活工作還是在他的書中,

他很少談及那“死亡工廠”裡

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苦難與摧殘,

而更多地是探討人如何堅強活下去的意義;

作為一個心理學家,

他更多是幫助處在困境中的人,

如何繼續走下去。

他在書中談到,

人們在剛進入集中營時是恐懼的,

很快就會變得冷漠、遲鈍、麻木,

然後迅速退化到人類本能階段:

像動物一樣活著,最原始地活著。

比較肉體的摧殘與隨時的死亡,

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

精神的侮辱和尊嚴的踐踏……

他提到:經常

“不得不恭聽一個對生活一無所知的人,

對自己無知評判後怒髮衝冠”,

最後被一拳打翻在地……

面對這樣的現實,

他選擇的了幽默和樂觀,

他甚至建議一位外科醫生,

兩人每天編一個好笑的故事講給對方聽。

他常常去設想:自己重獲自由後,

該如何站在講臺上,

把“集中營心理學”講給觀眾聽。

他常說的一句話是:

我只害怕一樣:

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

細細體會這就名言,

會生起一股莫名的力量。

端午節、離騷、屈原、

風骨氣節、家國情懷、

上下求索、雖九死而未悔……

這些詞彙都會如潮水般湧入腦海,

也構成中國人精神圖騰的核心品質!

此曲來自我國著名

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李維女士,

在她琴絃裡,

流淌充滿英雄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情懷,

還有濃濃的悲情與悲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今日之中國,

還遠沒到驕傲和安逸的時候。

周圍群狼環伺,復興遭遇打壓,

經濟內卷,青年“躺平”,未富先老,

產業升級正遇瓶頸期,

漢奸公知興風作浪……

一切的一切,

都期待我們繼承遺志,砥礪前行,

直到最後的勝利!

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大觀園”記|生命的覺悟:從人情世故的束縛到內心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