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白鹿原》
一句話形容:它譜寫了一首大氣磅礴的民族史詩。(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前兩年看了同名電視劇《白鹿原》,才買了這本小說,只能說實在經典。
我認為一部成功作品,只有在注入了目標和責任之後,才算成熟,才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而《白鹿原》做到了。
在這本書裡,無論是白嘉軒還是鹿子霖,是主角還是配角,每個人物都刻畫的栩栩如生,都有作為“人”真實的一面,這在很多小說裡是難以見到的。
作者小心翼翼地用筷子翻了翻這碗雜糧飯,努力地要將每一粒米都清清楚楚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大米,小豆,黑米,高粱,每一種米都有他自己的獨特的口感,都讓人細細品來,覺得精彩不已。而那一次次的時代變遷,就好比給這一大碗雜糧飯澆上了一層又一層的調味料。這一碗飯裡的大米也好,小豆也罷,誰都脫不了各種味道的洗禮。在不同調料的作用下,有的糧食始終吸收糖,有的卻不得不浸泡著醋。時代在不斷變遷,影響到的每個人也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他們的人生命運,也就像那一粒粒各種味道的米,被清清楚楚地端在讀者的面前,供你我細細地品嚐回味。
慢慢吃,慢慢咀嚼,嚥下。待你一口一口吃光了米,望著空碗,還捨不得放下筷子。
讀白鹿原,就是吃了一碗,八百里秦川平原上的雜糧飯。
現在我覺得,《白鹿原》的成功在於它思想和藝術的融合,完美地詮釋了這樣一部笑中帶淚的社會悲劇。山山讀完此書好幾年,回想起來還意猶未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