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一、“立秋處暑好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是什麼意思?

2021年立秋是公曆8月7日14點53分,農曆6月29日,立秋已經過去三天。“處暑”是公曆8月23日5點34分,農曆7月16日,再過11天就是“處暑”。秋糧是否豐收,與立秋處暑的雨水多少大有關係。那麼,“立秋處暑好陣頭,三秋天氣雨水多”是什麼意思呢?

“陣頭”本意是指閩南和臺灣地區流行的一種民間技藝,有“車鼓、桃花過渡、牛犁、布馬、踩高蹺、宋江陣、八家陣、龍陣、獅陣”等各種行陣。俗語裡的意思是指下雨前的雷鳴電閃,降雨很大。整句意思是,如果立秋處暑那天降雨,秋天雨水就會很多。

二、“三秋”究竟多長時間?

關於“三秋”的解釋有很多。有人說“三秋”就是“三年”,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有人說,“三秋”就是秋天的“三個月”,有人說,“三秋”指秋天的第三個月,就是農曆9月。那麼,“三秋”究竟是多長時間呢?

“三秋”最早出自於《詩經.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其中“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就是現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成語的出處。從這裡看,“三秋”不是指三個月,也不是指三年,而應該是三個秋天,一個秋天是三個月,三個秋天是九個月,比三個月多,比一年少。當然,對於文藝作品的理解,不能用數學方法,這裡的“三秋”指時間很長,一個人思念她喜愛的人,感覺時間特別的長,一個是虛指。

其實,“三秋”有三種解釋:第一、指秋天的三個月,孟秋(農曆7月)、仲秋(農曆8月)、季秋(農曆9月)。第二、指秋天的第三個月,也就是季秋農曆9月。第三、三個秋天,實際上也就是三年,因為,古代莊稼大都是秋天收穫,一年收穫一次。“三秋”究竟指多長時間,要看具體語境。在“三秋雨水多”這句農諺裡應該指整個秋天三個月。

三、立秋處暑多雨好嗎?

那麼,立秋處暑雨水多好嗎?我們知道,莊稼生長有兩個階段,一是發芽長苗拔節階段,一個是開花授粉結籽飽滿階段。立秋和處暑兩個節氣應該是秋作物開花授粉結籽飽滿階段,具體說,立秋前後是秋作物授粉、結籽階段,需要充足的陽光和雨水,所以,立秋雨水多對秋作物開花授粉結籽大有好處,而處暑到白露節氣,秋作物已經結籽,前期雨水充足,現在只需要陽光充足,光合作用製造養分,讓籽粒飽滿就好,如果雨水太多,氣溫太低,缺乏光合作用,籽粒就不會飽滿,影響收成。所以,立秋前後雨水多對秋作物有好處,處暑以後到白露,秋作物最需要陽光,雨水多就不好了。

總之,“立秋處暑好陣頭,三秋天氣雨水多”,有一定道理,立秋雨水多對秋作物有利,處暑以後雨水多就不好了,影響秋作物子粒飽滿。

13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在祁連山下,一位農民寫下一個個動人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