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泰國潑水節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幾千年前的審美標準,一如往昔的煥發著蓬勃生機。

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認同是源自於基因的,就好像生物的外貌、體形、壽命、生命構成、生存環境等,與生俱來。審美是基因的自帶屬性,只是同其他很多尚未為人們所認知的“屬性”一樣,潛藏在基因的某一個角落,就在那裡,只是現階段的人們“看不到”。

人們的審美也會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

唐朝以胖為美,而楚宮多細腰,表面上是“意識形態”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實際上仍是個人的審美髮生著作用,只是這個作用範圍被放大了。“意識形態”的本質是人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已經很清楚明白了,只是人的意志的作用範圍和時間延度存在區別而已。

兩個時代對美的差異認同儘管是個人的因素,但也並非“一意孤行”的個人意志。“雲想衣裳花想容”、“楚腰纖細掌中輕”,胖瘦肯定不是單純的片面,兩位美女放到今天也毋庸置疑絕對是傾城之姿、驚世之容,只是青菜蘿蔔,各有千秋。與其說胖瘦是兩個朝代審美的標準,還不如說兩位美人定義了各自時代的胖瘦標準。

人們源於基因的對美好的認同,不會出現“背道而馳”的分歧,只會出現“齊頭並進”的選擇。決定人們審美的,還是隱藏在基因中的資訊。

不同種類的生命有不同的認同標準,不同型別的基因,蘊藏差異的對應資訊。從區別外貌來講,不知道企鵝看人是什麼感受,人們透過“企鵝臉”來辨別特定某一隻企鵝的話,將會覺得自己是“臉盲”(某位大佬可能說的是實話,也許真是其他因素促成一樁姻緣)。憑藉外貌,人們可以輕鬆從幾十億張不同的“人臉”中識別目標,但從幾十萬只企鵝中辨別出目標物件,基本不可能,而這對企鵝來說不是很難。

基因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是無時不刻不進行著變化的。受到壽命和技術手段限制,這種變化非常緩慢,甚至無法發現,用“潛移默化”比較恰當。

人類發展的突破,可以從基因更加入微級別的研究著手,去發現基因“儲存”各類資訊的位置、容量、方式,“加速”觀察變化的原因及過程,從而進行積極的人工干預,應該是人類適應日益變化的生存環境、保持不被自然淘汰的努力方向。

現在時不時冒出的各領域的“天才”,也許是陰差陽錯的原因導致了基因“儲存”的受益者。

(圖片源於網路)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從當代審美到現代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