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石器這一被遠遠低估的時代正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訴說著來自五千多年前的文明,它改寫了中國歷史,更改寫了世界歷史!
80年前的意外驚喜
良渚文明的發現震驚海內外,但很少有人知道為了挖掘出這顆蒙塵的珍珠,竟走過了80個漫長歲月……
良渚,指的是距今5300-4300年期間,在中國南方的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曾經存在過的一個文明,它是迄今發現的中國大地上最早的國家。以良渚古城為核心的遺址就是良渚文明的中心。而關於它的發現,還要回溯到1936年。
當時,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的一位館員施昕更,在對位於古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一件黑陶。他覺得,類似的黑陶在自己的家鄉良渚也曾見到過。於是不久後他就回到良渚,進行文物調查。
在他的主持下,良渚陸續出土了黑陶、石器、玉器等數百件文物。這一次“小”發現,正式掀開了良渚遺址的一角。然而,隨著次年抗戰的爆發,良渚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工作不得不被迫中斷。
當年梁思永、董作賓曾受施昕更之邀在發掘現場檢視過良渚遺址,並對這一發現的價值給予了高度肯定。
1939年,考察過良渚遺址的梁思永先生,經過一番比較研究,認為良渚遺址發現的陶器以黑陶為主,這一點和龍山文化有相似之處,便提出良渚遺址屬於龍山文化的杭州灣區。這個結論,統治了考古學界將近20年,一直到50年代末。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