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說起朱元璋,大家都會津津樂道他的政治生涯,從農民到天子,天差地別的差距實在難以讓人忽視,這也造就了朱元璋必定傳奇的一生。

朱元璋出身不好,先是貧苦農民家庭出生,後又因為生活所迫,剃度出家,這導致他的教育水平並不高。不少人提起他的時候,也總是喜歡以一種嘲諷的態度來看待他的文化。

但怎麼說呢,他一能打下這個天下,自己當皇帝,二能當穩皇帝,也有那個聰明才智去實施政策,而且正因為自己沒有很高的文化,他還十分重視文化學習。

和那些才子們相比,朱元璋自然是水平低於他們的,不過他對文墨也並非一無所知。

在戎馬生涯中,朱元璋堅持學習,經過努力後,不僅能識文斷字,還能寫通俗的口語文字,甚至寫詩作賦。

他有一本《御製文集》傳世,裡面收集了他所作的律詩、絕句等一百餘首,還是挺有意思的,雖然也有比較粗糙的寫作,但也不是全無可讀之處。

古代很多皇帝作詩會帶有一些目的性,比如用來賜贈給臣下。朱元璋特別看重大臣宋濂,曾為他寫過一首楚辭體詩:

西風颯颯兮金張,會儒臣兮舉觴。

目蒼柳兮嫋娜,閱澄江兮水洋洋。

為斯悅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

玉海盈而馨透,浮瓊斝兮銀漿。

宋生微飲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驟蹌蹌。

美秋景兮共樂,但有益於彼兮何傷。

這首詩的背景,據明初《雙槐歲抄》中的描述,是在洪武八年秋天的一場宴會上,朱元璋開玩笑,幾次勸不太會喝酒的宋濂“舉觴”,宋濂雖然連連推辭,但最後也都沒有逃過朱元璋的一再勸酒,喝得是“忽周旋兮步驟蹌蹌”。

可以想象這場宴會的氣氛應該是熱鬧活躍的,看來朱元璋還挺能整活的。

宋濂酩酊大醉之下字都寫不成樣了,反而是朱元璋揮筆寫了上面那一首詩送給宋濂,以表示“朕寵愛卿”、“君臣道和”、“太平之盛”。

還能寫楚辭體,可見朱元璋是真的有在認真學習,而且也頗有成果。

而在稱帝前,朱元璋也有不少詩作,比較著名的是那首《不惹庵示僧》: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漢,只恁嘵嘵問姓名。

這首詩呢,有人覺得它太俗,沒有什麼文學素養。當然,從詩的內容看,朱元璋在寫的時候,想必也沒想過要多講究什麼文學性,還是以抒發當下的自豪心情為主。

糙是糙了點,但不得不說確實挺霸氣。這首詩據考可能是在公元1363年所作,當時朱元璋和陳友諒經歷了鄱陽湖大戰,就是在這場戰鬥中陳友諒被亂箭射死,全軍覆沒,所有朱元璋才有“殺盡江南百萬兵”之句。

還有一首《徵陳至瀟湘》:

馬渡沙頭首蓿香,片雲片雨過瀟湘。

東風吹醒英雄夢,不是咸陽是洛陽。

“徵陳”是指徵陳友諒,這裡應該是朱元璋攻下洛陽後,回想起以前徵陳的情景所寫。

像這些詩都寫得勢勁力足,可以感受到朱元璋那殺氣騰騰、威風凜凜的遠大志向和英雄懷抱。

朱元璋的另一首《菊花詩》也是這樣的調調: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簡直霸氣到猖狂,這首和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不第後賦菊》十分相似: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很明顯朱元璋的《菊花詩》就是模仿的黃巢,不過朱元璋的要更加凌厲張狂,其橫掃萬物的氣勢比黃巢詩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另一首《早行》中,朱元璋則有不同的表現:

忙著征衣快著鞭,轉頭月掛柳梢邊。

兩三點露不為雨,七八個星尚在天。

茅店雞鳴人過語,竹籬犬吠客驚眠。

等閒擁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這首詩雖然平仄不是很工整,但對五更前行軍的場景描寫得相當生動,最後“社稷山河在眼前”一句,有些俗氣,但也同樣表現出朱元璋對重建山河的無比堅定的信念與決心,可見其氣魄。

還有許多這樣在行軍打仗時期的作品,雖從文學上來講不是那麼高雅,但都是朱元璋在實時情況下的真實心境,所以能感受到他的情感比較濃烈、真實,沒有風花雪月的悠閒感慨,而多是南征北戰的行軍生活,寫得豪氣十足。

宋濂曾給朱元璋的文集寫後序,他說:“仰瞻揮灑之際,思若淵泉,頃刻之間,煙雲盈紙,有長江大河一瀉萬里之勢。

除去溢美之詞,這裡說朱元璋才思敏捷,能寫詩,而且詩思來得快,通俗易懂,也確實是事實。

朱元璋的詩,總的來說就是粗且豪。“粗”取決於他的文化水平和人物性格,直接務實,簡單明瞭,但是文采稍遜,而這一點又用他的“豪”補回了一些,他不作無病呻吟的詩,而常描寫戰場和抒發遠大志向,所以給人豪邁之感。

雖然朱元璋的文采確實不算很行,但從一個文盲進步成這樣能詩能文的地步,不得不說一句厲害,何況他還是一邊行軍作戰一邊學習的。

朱元璋的詩,其實不用太糾結於從文采上去解讀,反而詩裡面的真實情緒、性格表現是比較值得探索的,這對了解朱元璋這個人物形象是有不錯的幫助的。

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為什麼《金色的瑪麗蓮.夢露》充斥著悲劇的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