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山廟碑上記載的應是《隆中對》內容
“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和劉備有一番對話,描述了一個戰略遠景,這番對話收入到了《三國志》中,就是後來的“定三分草廬決策”。透過研究《豐山懷古》中的廟碑資訊,發現“隆中對策”竟然和豐山有一定的關係。
一、《隆中對》內容並非諸葛亮首創
一般認為,《隆中對》就是諸葛亮的作品,但早在《隆中對》出現之前,《隆中對》中的核心觀點已經在東吳出現了。建安五年,東吳的孫權與魯肅在合榻對飲時,魯肅就對孫權提出了與諸葛亮《隆中對》內容相似的治國對策,這番對策名叫《榻上策》(也有學者稱為《東吳版隆中對》)。從時間來看,《榻上策》發生在建安五年,《隆中對》發生在建安建安12年,《榻上策》比《隆中對》整整早了7年。從內容上來看,《塌上策》與《隆中對》雖然立場不同,但都判斷出將出現“三分天下”,但最終會走上一統的瞻望。但兩者不同的是,兩個對策中的“三分天下”的人物有所不同。
既然《榻上策》在前,《隆中對》在後,會不會存在諸葛亮參考了魯肅的可能呢?應該是存在這種可能的。一來諸葛亮與劉備會面時,《榻上策》已經出現了7年了,其核心觀點是有可能流出的;二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正是在東吳當差,兩兄弟聯絡時有可能會交換個人的政治觀點。當然,這裡談到這個問題,並不是對著作權提出質疑,只是要證明這個決策早就出現了。
二、《隆中對》是經長期深思熟慮的結果
根據《隆中對》的戰略,諸葛亮建議劉備首先要奪取荊州、益州,實現“天下三分”,再聯合孫權,伺機北伐曹操,將荊州之軍以向南陽、洛陽,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實現統一大業。應該說,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非常有水平、有見底的戰略目標。
關於《隆中對》何時誕生的,僅知道這是在三顧茅廬發生時,諸葛亮對劉備談出來的。這樣一個精彩的戰略思想,是諸葛亮一時興起、脫口而出、自由發揮出的作品嗎?顯然不是的,這番對話一定是諸葛亮在躬耕南陽期間,經過了長時間深思熟慮、反覆研判後,逐步梳理出的一個成熟方案,而不是一時興起就指出來的。
三、豐山廟碑記載了《隆中對》
關於《隆中對》的誕生地點,此前從未見過有人研究過這個問題,只知道是諸葛亮在躬耕南陽期間形成的戰略思想,連一個躬耕地都講不清楚,更別說《隆中對》誕生於什麼地點了。
金國時期(南宋),元好問在《豐山懷古》中提到,自己在豐山之上看到了一塊唐代開元年間的廟碑,從廟碑中分析的相關內容來看,發現豐山廟碑還是和《隆中對》決策有一定的關係。
《豐山懷古》中有“炎精昔季興”,意思就是諸葛亮曾在豐山上判斷出“火紅的漢朝將第三次興起”,也就是西漢、東漢、蜀漢,劉備將在未來建立蜀漢政權。元好問對“季興”還有一句原注“孔明自謂漢室季興”,說明這個說明就是出自諸葛亮。那諸葛亮又在什麼時間講出過“漢室季興”呢?查閱當前已知的諸葛亮的作品中,沒有發現明確出現“漢室季興”的表述,但在《隆中對》中可以找到相似的記錄,原文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裡的表述的是“漢室可興”,雖然意思差不多,但還是有不同。為何元好問不在作品中直接寫“漢室可興”,而是寫了一個與史料記載意思相近但表達又不同的“漢室季興”呢?結合元好問在《豐山懷古》中提出在豐山的廟碑出現了與諸葛亮有關的記載,可見“漢室季興”這句表述應該就是出自豐山之上的這塊廟碑。
據此判斷,豐山“廟碑”中記錄的內容應該就是講諸葛亮在躬耕南陽期間,與友人一起登上了豐山,而且在此與友人一同討論過《隆中對》的核心思想,並做出了“劉備將使漢朝第三次興起”的判斷。廟碑中記載的諸葛亮相關的內容,就是收入了今天《隆中對》的內容,這與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是完全吻合的。
多年之後,元好問在豐山上看到了廟碑記載的內容後,創作了《豐山懷古》,留下了諸葛亮躬耕南陽的線索。雖然今天已經看不到這塊廟碑了,但從《豐山懷古》留下的線索中,還是可以看到諸葛亮躬耕南陽的影子。